艾叶补阳又祛邪
艾是一味良药,尤其艾叶外用具有特殊的治病保健功效。
艾灸不仅能治病,且能延年益寿。比如唐代孙思邈就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后来寿龄过百。针灸学认为,常灸足三里、气海、肚脐(神阙穴)等穴,有温阳培元、强壮体质、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研究证实,艾灸能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促进肾上腺等分泌,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老人即使无病,常灸这类保健穴能起强身健体效果。
艾即“艾叶”,常生于路旁、山沟、荒野。俗话说“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是说艾有防病保健之功效。《孟子·离娄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是说对于大病、重病,要用三年以上的陈艾来进行艾灸治疗才有好的效果。古人强调“艾以陈久者良”,故艾又俗称“陈艾”。针灸所用的艾条,也是以陈艾为主要原料,常用于灸治虚症、寒湿痛证等。中医认为,艾无论外用还是内服,它都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止血安胎等功效。不过艾外用更多,除了艾灸外,民间常单独使用艾叶煎汤蒸洗用。有的将艾叶点燃作烟熏,据说这样可治皮肤病或起到杀虫灭毒之效果。
古人说艾能“祛邪气”,是指它有预防某些传染病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熏不失为一种对居室进行消毒杀菌的好方法。实验证明:用艾叶1~5克/平方米烟熏0.5~1小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人型H37RV)、绿脓杆菌等14种皮肤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梅雨季节、流感多发季节,如在室内每周熏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有一定防病作用。
另外,艾叶气味清香,如用其水浸剂或艾叶油外涂皮肤或嗅鼻,除具有上述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能起到平喘、镇咳、祛痰、消炎及抗过敏等功效。李时珍在用艾上累积了两条宝贵经验,值得后人借鉴。李氏云:“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夹入袜内。”今人有用艾叶制成艾枕艾袋和艾垫者,用之临床,也多效验。
菖蒲除湿又止痒
端午节常用的药用植物还有菖蒲,多生于湖、塘边;因带浓烈刺激土腥味,有人又俗称“臭蒲”。
端午前后空气湿热,蚊虫滋生,多种因素易致人体瘙痒。在民间,水菖蒲常用来煎水熏洗治疗湿疹、疥癣等皮肤病,具有明显的止痒、消肿、止痛作用。
方法:水菖蒲200克(鲜品加倍),加水2000毫升,煎沸10分钟左右,去渣,滤取煎液,候温,稍凉时用煎液反复熏洗或涂搽患处15分钟。洗后不用水冲洗,将药物保留在皮肤上,一般洗浴1~2次即能止痒。如再加少量花椒煎水洗,效果更佳。
中医认为,水菖蒲除湿健脾、杀虫止痒。唐《本草图经》云:“治疥瘙,水昌蒲,捣末油调涂”。《安徽中草药》载:“治过敏性皮炎,白菖蒲粉,醋调外搽。”临床应用证明,水菖蒲煎洗治各种顽固性皮肤瘙痒效果极佳。瘙痒成因复杂,但细菌、真菌感染,以及过敏因素等引起的瘙痒最常见。药理研究发现,水菖蒲富含β-细辛脑、樟脑等成分,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7种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加之水菖蒲成分对皮肤有较强的镇静、安抚功效,煎水熏洗,用以治疗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风疹块)、神经性皮炎等引起的瘙痒,效果显著。且试验证明:水菖蒲煎液浓度越高,其止痒效果也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