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安全性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1-06
不管是马兜铃酸致肝癌事件,还是强生爽身粉(含滑石粉)致卵巢癌风险案件,或是云南白药乌头碱超标事件,每次和中药安全性有关的消息一出来,都会惊动大家敏感的神经。
 
我们杂志也专门发文向大家科普了古人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使用、如何防范和解除(☞中药的“毒”,你害怕了吗?),依然有读者对中药安全性问题心存疑虑,并建议能给出循证医学的证据,而不是简单的经验性的反驳。
 
这个读者很敏锐,如何解决中医药是否有效、安全的问题,需要循证医学的数据来给予证明,那我们中药科研届有没有在做这样的工作?
 
很庆幸因为在编辑部,每天都能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最新研究出来的成果,今天就要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来自科研一线专家的研究论文,讲的就是几味临床应用广泛,其潜在安全性引起业内关注的中药饮片——补骨脂、槟榔、决明子、苍耳子、山豆根,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暂且以补骨脂为例。
 
补骨脂
补骨脂,又名破故纸、胡韭子、胡故子等。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历代本草并未见到有关补骨脂的毒性记载,只有《雷公炮炙论》“……性本大燥,毒”,但这里说的“毒”是功效还是毒性,无从考证。
 
概览历代本草,补骨脂性温燥,历代医家均认为阴虚火旺者忌服,并提出不宜与甘草并用,其相关毒性记载并不明确。
 
而现代文献中显示近年来,有关补骨脂及其制剂相关的安全性病例报告屡有报道,目前临床报道的与补骨脂及其制剂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光毒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反应和肝损害。
 
分析显示导致这些安全性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患者体质:过敏体质的患者口服及外用补骨脂制剂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等,肝损伤也与患者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品种混淆: 临床上有出现将曼陀罗子和补骨脂混淆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二者在外形上相似,容易造成两药相互混淆。
 
与剂量、疗程、配伍、炮制的相关性:长期大剂量使用补骨脂对肝组织、肝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其毒性作用与疗程的相关性并不明确。补骨脂经过炮制、配伍后可减低其毒性作用,并有一定增效作用。临床中应根据所需疗效的不同,选择补骨脂的炮制方法,比如:雷公炙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优于其他炙品。
 
制备工艺: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补骨脂毒性与提取方式的关系,醇提及水提的毒性对比有进一步待深入研究。
 
既然分析发现补骨脂在上面这些因素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问题,那大家最关心的是从哪些途径能够预防控制风险呢?
 
专家建议:
一、加强补骨脂品种及质量监控
为避免用药过程中补骨脂品种混淆引起的不良事件,应注重饮片真伪鉴别和质量。
 
此外,各产地的补骨脂的各有效成分含量,因其地理因素、环境因素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建议将不同产地间的补骨脂药材进行药物成分分析,以了解不同产地补骨脂的质量及成分特点,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二、医师临床合理用药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医师临床用药时选用标准炮制后的药材以减少毒性,尽量避免配伍甘草等可能加重毒性的药材,初次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用药并加强用药监测。
 
用药后应避免日光照射、定期监测肝功能,过敏体质和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充分发挥疗效规避用药风险
 
建议加强补骨脂毒理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其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和增效减毒措施,优化炮制方法,进一步明确药物剂量、药效、毒性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有效消除其安全隐患。
 
同时,建议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相关制剂的安全性监测与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补骨脂制剂进行全面系统的用药情况及安全性考察,获取符合中药特点的用药和安全性信息,客观地评价其安全性问题。
仅从补骨脂一味中药就可以看出,要让中医药人抬起头来堂堂正正和别人谈起中药安全性问题来,还需要从药材鉴定到临床使用到用药方式到后期研究配套,通过社会各方面协同合作,做出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总有一天,社会会公正地来看待中药安全性问题。
 
因为篇幅的问题,槟榔、决明子、苍耳子、山豆根这几味中药饮片就不展开解释了,推荐大家都来关注《中国中药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特别关注专题——《中药饮片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专题 》,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张力研究员团队花费数月研究得出的最新结果,本专题选取临床应用广泛且其潜在安全性引起业内关注的5个饮片:补骨脂、槟榔、决明子、苍耳子、山豆根,分析现有研究及不足,提出风险特点、可能影响因素和风险防控对策,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临床合理使用和构建中药药物警戒体系提供了思路。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