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供职于中医药高校,单位家属院里住的几乎全是中医药工作人员,使我从小耳濡目染于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久而久之,我对一些中医药名词俗语和药食两用之品产生了兴趣。比如,端午挂艾叶、重阳插茱萸等。近来,有人送来一些铁棍山药,全家或煲汤、或煮粥、或烹炒,着实享受了一段美味时光。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不仅仅满足于享受美味,还对山药的来龙去脉进行一番探究。特别是对山药之“山”到底是哪座山,这些山川名胜在山药的生长、进化、使用等方面都有哪些关系,也进行了一番思考与推测。
关于山药之名,有许多传说,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古代某小国因为被人围困,靠吃山药度过困厄,最终胜利,因此物在山中被发现,称之为“山遇”,后发现其不仅可果腹,且药效显著,故更名为“山药”。山药之名还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本草纲目》中的阐释:山药原名“薯豫”,因“薯豫”犯唐代宗李豫之讳,改为薯药;后又为了避宋英宗赵曙之讳,改称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但也有本草学家质疑这种说法,认为唐宋时期一直存在山药与薯蓣的称谓。如唐代韩愈的“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温庭筠的“一笈负山药,两瓶携涧泉。夜来风浪起,何处认渔船”。宋代陆游在《游近村》中写道:“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落石瘦生根。”苏轼在《闻子由瘦》中写道:“士人顿顿食薯蓣,荐以熏鼠烧蝙蝠。”
山药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该书上品草部曰:“薯豫,味甘温,一名山芋,生山谷。”但《神农本草经》并未指出因何又名山芋,山谷指哪个山谷。山药作为植物始载于《山海经》,《山海经·北山经》指出:“景山,其上多草、藷薁(音诸于)。” 这里的“藷薁”即是“薯蓣”,亦即《神农本草经》所说的“山芋”,今人所谓之山药。文献记载,《山海经》中的“景山”位于现今河北省武安市境内,属南部太行的东支。可见古时山芋所生之山谷应指景山之山谷,隶属太行山脉。
山药主产于黄河流域地区,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以“怀山药”为道地。怀山药作为四大怀药之一,历来受到中医药学家和养生美食家的推崇。所谓“怀”指的是怀庆府,原辖地主要为现今河南省焦作市、新乡市、济源市一带,总体属于太行山区南部,与《山海经》所记载的景山相距大约一百余公里,其气候、地理等条件极为相似,应属于同类药材主产区。
此外,在全国著名的四大药市中,太行山周边就汇聚了河北安国、河南禹州两个著名药市。众所周知,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物品的运输和交换是非常困难的,早期的集市贸易必然具有就近取材、就近运输、就近交易的特点。由此可见,安国、禹州两大药市的形成,应当与其紧邻太行山脉、具有得天独厚的道地名贵药材形成的资源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山药名称之演变已属难考,但之所以以山为名,一定与其产于山谷、山中、山地、山坡有关。山药之“山”或为太行山,这或许对考证药材的道地性有一定的意义。(王坤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