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的诊脉 现分述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2-12-31

  《内经》是古代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综合产物,反映在诊脉上,就是以切脉的不同方法为主导的、诊脉、察病的不同体系。之所以称它们为不同的学说,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因同为诊察疾病的脉诊,而其方法却不同;其二,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诊察全身疾病,而不需融合,而且它们之间具有矛盾性、排他性;其三,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内容。总结《内经》的诊脉,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现分述之。

  脏腑经脉遍诊脉法

  脏腑经脉遍诊法是《内经》诊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素问·大奇论》详细地论述了心脉、肝脉、肾脉、肺脉、脾脉的大、小、缓、急、沉、涩、滑、结所出现的各种病证,指出五脏脉表现不同主病不同,同时也指出:“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明确提出太阳、太阴、少阴、阳明脉弦急所主的各种病证。这就在五脏脉之外又提出了膀胱与胃的脉象变化。而众所周知,《内经》并无寸口各部分属脏腑之论,如果这样那必然就有某些其他部位可以诊察心脉、肝脉、十二经脉等。这些部位实际上就是各条经脉的“动脉”之处,《内经》中也明确记载了诊察动脉来测知各条经脉的情况,如《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王冰注:“不应常动,而反动甚者,动当病也。”说明《内经》认为正常情况下膀胱、胆的动脉搏动程度不及阳明胃经,若其动甚则为异常。但这并非说十二经中只有肺、肾、胃经搏动,而其余不动,只是强调肺、肾、胃三脏腑较之他脏搏动剧烈,在十二经中的重要地位。这实际也正提出了十二经动脉诊察法的注意点。另外《难经·一难》更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说明《难经》以前确有诊察十二经动脉之法,而《难经》则提倡十二经动脉中独取手太阴动脉寸口之法,这实是一个飞跃,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并无诊察十二经动脉之法。可见《内经》时代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有一定的脉象表现,而根据这些脉象表现就可以测知脏腑经脉的病变。

  三部九候法

  三部九候与脏腑遍诊法所不同的是,它运用了天地人的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缩影,而分成上中下天地人九个部分,认为这九个部分可以反映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的情况,地分九野,人脉亦有九处,以天人相应。具体所候部位见表1。

  这较脏腑经脉遍诊法精简而富于理论,更前进了一步,另外又由于切诊部位较之简单,故这一方法在《内经》时代相当盛行。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审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素问·八正神明论》还提出能否按三部九候脉指导诊治,作为判断医生技术水平的标志。可见三部九候法作为《内经》脉学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当之无愧的。三部九候候病的方法主要是观察脉与形体是否相应、上下左右相失与不相失、上中下三部相互调和与不调和,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春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说明上中下三部脉象互相调和则不病,反之,形气相失,参伍不调,上下左右脉不相应,至数错乱,不可数者则谓病甚或死证。另外,这一方法的每候之脉还反映相应部位的病变情况,临证时还要根据九候脉象,察其是否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如果脉失其常,而见到独大、独小等则为病脉,视其出现的部位,来判断病位、病性和预后。

  人迎、寸口对比脉法

  人迎为足阳明胃经所主,寸口脉为手太阴肺经所主,《灵枢·四时气》篇说:“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人迎为阳经之脉主表,旺于春夏;气口为阴经之脉主里,旺于秋冬。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迎寸口与四时相应,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正如《灵枢·禁服》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可见人迎寸口对比脉法,一是把人迎、寸口与春夏秋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春夏人迎微大、寸口微小,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微小,否则为病脉,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详见表2。

  另一种方法就是人迎与寸口的脉象对比。历代注释,大多认为它是以人迎和寸口两处的脉象同正常人比较,即可确定病变发生在何脏腑经脉。如人迎脉比正常人大一倍(即经文所说一盛),就表示病在少阳;寸口脉比正常人大一倍,就表示病在厥阴等。也就是说,人迎脉是同正常人的寸口作比较,寸口脉是同正常人的人迎脉作比较。人迎寸口对比法的第三个运用方法是通过诊察各自的脉象来区别病在内在外,如《灵枢·五色》说:“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可见这种脉法是可以诊察全身表里内外、十二经脉病变的。

  独取寸口法

  《内经》提出独取寸口法,其理论基础在于肺有“主治节”之功能、“朝百脉”之性质,又同脾胃密切联系的特点。《内经》认为,诊察寸口脉,主要是察脉之长、短、迟、数、滑、涩、浮、沉、细、节律不整等,分析它的主病及多种病脉合并的临床意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就论述了多种寸口脉太过与不及以及其主病,来辨别病位、病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虽然提出“独取寸口”,但并未解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及其脏腑经脉脉位配属问题,寸口脉诊手法也不全面。其中对于《素问·奇病论》“尺脉数甚”的理解,一些注家认为是寸口的尺部脉数,如张琦注:“脉数为热,尺脉数甚是肾热也。”而若据《难经·十三难》“脉数,尺之皮肤亦数”的论述,此“尺数”仍可理解为尺肤数,就此而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的“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也可以理解为“寸”是寸口,“尺”是尺肤。当然也有多数注家在注“尺不应”时,作为尺部脉不应。因此对于《内经》中是否已将寸口分为寸部和尺部尚有分歧见解,有待进一步探讨。而《难经》却解决了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及其与脏腑经脉配属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独取寸口”,使之更加完善。因此,可以认为《难经》是这一派别的继承者,它也正是察局部以知整体的代表者。由于种种原因,《内经》以后,这一派逐渐取代了脉诊其他学说而占了主导地位,但随之而来的,这一派中对于寸口寸关尺三部分属脏腑脉位又出现分歧,尤其是小肠脉位,如《脉经》认为在左寸,《景岳全书》却指为右尺,《医宗金鉴》则定在左尺,此类分歧很多,难以枚举。说明在这一派别中又有一些新的小派别。这也正说明了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在争鸣中前进。

  《内经》中还有一些脉诊法,如人迎趺阳和参脉法、颈脉诊水肿法、少阴神门诊妊子法以及足踝上五寸诊法等,这些或因为它们是属于脏腑遍诊法中某一部的具体运用而仅能诊察相应脏腑的情况,不能独立诊察全身病变;或因为记载太简单、缺乏理论、实际运用也较少(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足踝上五寸诊法)而没有得以保存及流传,这些诊法也只能称之为一种方法,均不能称之为一种学说。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以切脉的不同方法为主导的、诊脉察病的不同体系,实为《内经》脉学的各个派别,也是《内经》时代中医脉学的各家学说。

Tag标签: 内经(7)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