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避讳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12-27

    你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薯蓣,但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山药。其实,薯蓣才是山药的本名。历史上,不少中药和薯蓣有着相同的命运,因避讳被迫“改姓换名”。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不可直呼或直书皇帝的姓名,否则就有掉脑袋的危险。因此,如果中药名称与皇帝姓名字同或音同,都需要改掉。

    山药最早被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名为“薯蓣”。到了唐朝,唐代宗名为李豫,“蓣”与“豫”同音,于是“薯蓣”就成了“薯药”。后来,“薯药”为了避宋英宗赵曙之讳,改名为“山药”,沿用至今。

    还有一种比山药更为常见的中药,也因避讳而更名,那就是黄瓜。《本草纲目》中把黄瓜称作“胡瓜”,因为它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引进中国的。结果到了后赵时期,胡羯族的石勒当政,下令避讳“胡”字,遂把“胡瓜”改称为“黄瓜”。

    玄参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和山药一样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玄者,黑也。”因此玄参又叫黑玄参。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名玄烨)登基后,改“玄”为“元”,“玄参”成了“元参”。

    和玄参“同病相怜”的还有玄明粉。这种粉末是从芒硝中提炼出来的,又称“风化硝”。由于避康熙皇帝之讳,更名为“元明粉”。

    避讳除了改字外,还有一种做法是缺笔,也就是少写一个笔画。恒山就享受了这一待遇。恒山又叫常山,因产于北岳恒山而得名。后来了为了避宋真宗赵恒之讳,“恒”字的最后一横不可写出来。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