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医李中梓 巧愈疑难杂症的故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5-18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是江南一带的名医。他医术高超,用药十分精准,民间流传有很多他巧愈疑难杂症的故事。

相传,有一个青年人得了伤寒,连续拉了五六天肚子,心烦急躁,不想吃饭,偶尔还出现 “翻白眼”的症状,情况十分危急。已经请了郎中,吃了止泻药却仍不见效。于是,家里人赶了几十里路,慕名来请名医李中梓到家中诊治。

李中梓认真诊病后,只给患者开了大黄、厚朴、枳实共3 味药。患者家属一看药方,心里直犯嘀咕:大黄是一种泻药,尽人皆知,患者拉肚子当然应该止泻了,怎么反而用泻药呢?但是又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抓药了。服药 1剂后,当晚又拉了两次,次日清晨竟然止泻了,第3天患者痊愈如初。

用泻药能冶好腹泻,是不是很神奇啊?其实,这种奇特的治法是中医“反治法”中的一种——通因通用,早在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通因通用的冶法。具体地说就是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的疾病。有泻下症状,而仍然用通下方法治疗,这是因为有些病人体内有郁热食积,用平常的止泻方法反而将郁热食积留于体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用泻下药将体内的郁热食积排出体外,泄泻自然会逐渐停止。

与通因通用相对的“反治法”是塞因塞用。塞因塞用前面的“塞”是壅塞、充满之意,后面的“塞”是补益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症。比如许多老年人患有便秘.但是吃了多种泻下药仍没任何效果,这就要考虑是不是气虚引起的便秘了。气虚无力推动,粪便在肠道壅滞,不能及时排出,故而便秘。同时伴有排便时努挣,感觉无力排便,平时少气懒言、肢体倦怠、自汗等。此时就可以用塞因塞用的方法,可选择补气的补中益气丸或者四君子丸,来消除肠道的闭塞不通,一般吃3~5天后.均可收到良效。另外,还有些中老年人经常腹胀,有时胀得根本不想吃饭,同时还伴有消化不良、咯白痰、四肢乏力、面色偏白等症状。这类患者千万不能用常法来消食,而应该用塞因塞用的方法,服用参苓白术丸、六君子丸等健脾益气的中成药来“补一补”,一般服用几天后腹胀即可消除。

中医治病,讲究“用药如用兵”。就像军事家指挥作战。都是根据敌情调兵遣将灵活部署作战方针的。好的中医大夫治病,总是力求准确断症、灵活组方、对症下药、随证加减。这就是为何前文中患者腹泻后服用泻药,仍然能把病治好的根本原因。 (金德恒)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