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朱熹的话,正是印会河先生的写照。
印会河先生说过:“辨证施治就是要分而辨,分而治,尤其沉疴重病,往往虚实错杂,辨应分层次,治应分阶段。”“欲治病者,必先识病名。欲识病名,必中西结合。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辨治重点在于认识疾病的病源和特征,从而选择主方、主药。如发热咳嗽,可见于感冒、肺炎、肺脓疡、肺结核,外感需解表;肺炎需清热解毒;肺脓疡要消痈排脓;肺结核需杀虫抗痨。病各有各的特性,治则有同有异,辨则有辨病、辨因、辨位。”
印会河先生的父亲印秉忠是清代名医,江南孟河学派创始人费伯雄的第三代传人。他耳濡目染,锐志求学,值日寇侵华,家乡沦陷,他弃学就医。1940年即开业,济世活人,1954年后在江苏省中医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1957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先后担任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组组长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1984年至1994年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专家室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编过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学基础》三、四、五版教材。
印会河先生学术思想开放。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印会河先生治学不仅确具创见,而且敢于发表不同见解。1984年,印先生主编的《中医药研究》杂志一期上,发表“治医勿盲从,勿以伤寒为唯一”的论文,引起学界震动。
印会河先生上世纪70年代撰写《中医内科新论》,当时有若干家出版单位欲出,但印先生给笔者打电话,告之决定交笔者作责编,负责将其首版推出。早年印先生的女儿在小学读书,是家姐的学生,印先生之妻孙启基师母又和家姐来往甚多,笔者先父患疾,印先生常自北门仓26号的平房宅第骑车来诊。孙启基师母是一个出版社的编辑,人很和善,夫妻笃深,在印先生晚年患病卧床的多年中,师母日夜陪护,以医院为家,极尽精心,很是感人。
印会河先生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也是其对中国医药最大的贡献,除了统编的中医教材以外,就是印先生在其善抓主症,而且经验系统、有条理,可操作、可重复性强。印先生的“三十八集验方”,可谓中医临床甚为宝贵的巨大财富。如清解表热方、除痰降火方、化瘀通气方、化瘀通气排水方、三金排石汤诸方等等,都极有临床价值。为医者当悉心、细致摹习之。
印会河先生是在2000年6月下旬出门诊突发脑梗死,当时78岁高龄。当天甚热,等笔者接到通知,印先生已入昏迷。2011年春,印先生病情恶化,9月底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经过3个多月的最后治疗,终至不治。10月间,笔者赶赴医院探视,并由师母给了我们合影,昔年与印先生一起在五台山度暑假并肩骑骆驼,晚上一起席地烧烤羊腿的情景,依依都在,而印先生于2012年1月10日,驾鹤西游。恩念三春沐,轻抚墓壁寒。庄罄今可击,寝息尚难忘。乌鹊悲鸣,不胜惜哉!
印会河(1923年~2012年)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一个中医世家。是我国第一批中医教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曾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中国北京‘同堂杯’中医药工作60年特殊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