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均甫(1901年~1977年),河南省洛阳市人,“平乐郭氏正骨”嫡系传人。曾任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科负责人、兰州中医学会会长。郭均甫6岁入私塾,少儿即喜读中医典籍。16岁拜在通晓中医内外科和针灸、正骨的郭鸣岗、王宏基两位老先生门下。后又投师于当时享有盛誉的郭耀堂攻正骨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郭均甫深得郭氏家传理法方药和正骨绝学的真髓。青年时代,郭均甫就开始独立行医,先后到过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行医,1944年,到兰州开业行医。新中国成立后,郭均甫精湛的正骨医术在兰州已声名鹊起。1956年,应中医专家张汉祥之邀,创立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科。1959年,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将祖传秘方“展筋丹”“消定散”“珍珠生肌散”“损伤散”等,全部献给了国家。郭均甫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50余年,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新的正骨手法,概括为“摸、离、推、按、端、托”六字诀,他重视药治,根据受伤部位、时间、经络循行和脏腑证候用药。其配置的外敷药“消定散”,消肿止痛,疗效显著。内服药“损伤散”,外用药“折伤膏”对促进骨折愈合有显著疗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展筋丹”和治疗老年病的“人参归鹿丸”等在临床上都有很好的疗效。郭均甫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被誉为“圣手婆心”,是甘肃乃至西北现代中医骨伤科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主要著作有《中医伤科学》《中医骨伤科讲义》。
金品三(1906年~1988年),河南郑州市人,民革党员,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医学会甘肃肛肠学会名誉会长。1930年起,金品三随伯父金其秀学习中医外科。1933年取得医师证书,先后在开封、郑州、许昌、西安、兰州等地行医。1956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将私人诊所的药品及设备贡献给医院,为创建和发展痔瘘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金品三从事中医外科和痔瘘科临床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对中医外科和痔瘘疾病的诊治颇有研究。他采用“三品一条枪”(脱管锭)治疗骨结核、骨髓炎、复杂性肛瘘效果显著,肛门侧切搔刮术治疗直肠脱垂和脱肛很有独到之处,肛门矫形术治疗三度肛裂曾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他发掘和改进的外用药“古墨膏”“松硫膏”用于灭菌消炎止痛,内服药“清脏丸”清热润便,效果甚好。他研制的“万灵丹”治疗腹泻,“皮肤灵”治疗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牛黄珍珠散”治疗扁桃腺炎和喉炎等均有显效;自制的瘘管弯刀及银烙铁、三棱针等手术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金品三为甘肃痔瘘专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4年由省政府颁发了“老中医药人员”荣誉证书。《金品三医案选》入编《中医医案医话集锦》及《中医医论医案医方选》等著作中。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针灸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中药炮制及质控研究技术工程中心、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甘肃省传承基地等。2014年,医院又申请建立了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首选中药汤剂
针对目前过度医疗、输液率高的实际情况,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提出的医疗理念是:“合理用药、规范输液;首选口服、慎用针剂;辨证用药、综合治疗;突出特色、提高疗效。”
医院倡导在药物使用上以口服为主,尤其注重发挥中药汤剂的作用。煎药室采用传统手工煎药和现代机器煎药两种方式,煎好的中药汤剂用保温杯送到住院患者床头。对门诊患者或需要带药回家的患者,医生建议患者尽量在医院煎药,以保证按照处方要求规范化煎服中药,医院将煎好的中药汤剂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方便患者携带和储藏。为了提高中医药汤剂的疗效,医院采取多种方法向患者介绍中医药煎服知识,指导患者服用。
推广手法治疗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传统手法治疗的优势和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倡导“能保守的不手术、能口服的不静滴”。医院专门成立了宋氏正骨科,传承骨伤科宋贵杰教授首创的宋氏理筋手法,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各种骨科疾病;在甘南舟曲泥石流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该院医务人员采用正骨手法及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保住了一位年轻患者的双腿;经过创新后在该院临床使用的“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效果;针灸脑卒中科在“郑氏温通针法”基础上,采用温通针法治疗脑血管病。
为了提高临床科室的治疗效果,医院成立了针灸治疗科,向全院住院患者提供针灸辅助治疗。医院还推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院学针灸”活动,每周开办针灸学习讲堂,编写学习手册,让全院医护人员了解针灸、推广针灸治疗。
使用院内制剂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有10万级的符合国家GPP标准的制剂室,目前有中药院内制剂60多种,这些特色制剂正在院内临床广泛使用,其中19种制剂被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推荐在全省调剂使用。在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伤员救治中,该院的院内制剂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医院研发的针穴外敷药袋等产品也在逐渐推广。
名医坐诊带教
2012年,经省卫生计生委批准建设的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已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运行两年多,在提高医院中医诊疗水平、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目前有近20位名老中医坐诊、带教,在缓解群众“找名医看病难”的同时,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新一代中医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中西医优势互补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直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针,近年来积极加强与综合医院的合作,为医疗、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医院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多学科、深层次的战略合作。第一阶段先进行医师多点执业注册、专家认定、互派专家会诊、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院内制剂调剂、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医院希望通过与综合医院的全面合作搭建一个平台,让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碰撞,用简便验廉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首批合作科室涉及中西医结合介入医学科、耳鼻咽喉颈外科、风湿病科、内分泌科、儿科、老年病科、肺病科、推拿康复科等20多个科室。
此外,医院还与北京空军总医院合作,联合中国医师协会设立了睡眠中心西北培训基地,在睡眠医学方面开展中西医结合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培训范围包括甘肃省和青海省。
在中医界,有一大批女性专家凭借自身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爱戴,李妍怡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不仅医术高超、坚持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还带出了一个中医特色浓郁的科室和一支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团队。
终圆梦:师从名医创名科
1950年出生的李妍怡,从小就有从医的梦想。1978年她考取了甘肃省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之后分配到甘肃省中医院工作,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医生的梦想。进入省中医院后,李妍怡得到了知名中医专家窦伯清、裴正学和夏永潮的悉心指导,很快成长为新一代的名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名中医、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等一系列的荣誉和职务先后落到了李妍怡的头上,也让她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
在李妍怡的带领下,脑病科于2006年正式独立建科,2007年又建立了卒中单元。脑病科多年来坚持“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专科专病的特色与优势,采取中药针剂静滴、中成药及汤剂内服、中药煎剂保留灌肠、中药热敷、熏洗外敷、针灸、拔火罐、蜡疗、隔物灸、小针刀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神经功能障碍,形成了一套中医特色突出的抢救、治疗、康复、预防为一体的脑系病证的治疗模式,实现了专科独有的诊疗特色。
接地气:坚守临床第一线
作为科室主任、知名专家和甘肃省中医院首席名医,科研行政事务繁重的李妍怡并没有脱离临床一线,每年门诊3000人次以上,每周在病房大查房1次,还要每周在分院出诊1天。在李妍怡看来,坚守临床一线就是“接地气”,在接地气的基础上注重科学研究、经验总结和传承,才能带动和提升科室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近年来,脑病科的年门诊量和住院人次逐年上升,床位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逐年增加,平均住院日逐年减少,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强素质:人才科研双丰收
2012年,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被确定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同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验收。
作为研究生导师和师承指导老师,李妍怡毫无保留地传授医术,多年来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1名,指导师承学生3名。同时她也重视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一方面是造血,支持年轻医生进修学习、读研读博,为科室人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一方面是输血:从各大高校和医学机构引进高学历人才,使科室人员学历层次提高、职称结构优化。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脑病科39名医护人员中,有甘肃省名中医兼省级师承指导老师1人,高级职称9人,博士硕士学历7人,硕士生导师2名,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强、技术水平高、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近40年来,该科共争取到科研立项3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8项,其中获奖科技成果13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8部。其中“中风膏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5项获得厅级科技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