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医高校拔尖人才,怎么教大于教什么,学的好大于学得多,多实践大于多考试。
•优化整合课程旨在整合中医常规课程与中医经典内容,通过提高原有评价体系要求及配套激励机制以实现教学目标,是“中医+”思维内部学科整合的重要体现。
•吸纳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搭建更多教学平台是以多种手段、途径服务中医高校拔尖人才的教育教学,是“中医+”思维整合外部资源的重要体现。
笔者曾在文章《中医药行业需要“中医+”思维》中初步提出以教育教学为出发点的“中医+”思维运用模式,旨在倡导中医药行业进一步因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内涵本质,以契合学科特性的思路和方法使其发展能在回归本色、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良性循环、长久持续。近年来,多所中医药高校逐渐将“中医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提上日程,笔者认为以“中医+”思维指导教育教学有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从“医学精英教育之辨”谈起
一直以来,在医学教育领域总有不少声音指出,医学教育理应是精英教育,是少数高考中的“翘楚”,甚至是其他专业大学毕业后的“人中龙凤”才能有资格学习的一门学科。这一观点在中医学教育领域更是格外响亮,很多人认为中医学博大精深,更是需要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资格置身其中。笔者并不否认精英教育在一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也承认许多国家在医学领域内采取精英教育模式的确起到良好效果,更认同对于一门关乎性命、联系生死的学科来说,能够进行精英教育再好不过了。但事实是,就目前而言,仅以简单的精英教育模式概括整个医学教育模式是不现实、不合理也不可取的。
就国情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域广褒,不同地区之间有着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在不同地域建立专科及本科以上教育机构以承担相应地区所需求的社会服务性就必然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一线城市,经济增速快、发展水平高,相较而言,其地方医疗系统汇集了全国顶尖的医疗资源,他们的医疗系统相对来说并不需要充实过多的医学人才,因此可以小范围、小规模的招收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进行培养,其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一线城市乃至更高平台输出医学力量,因此其医学教育往往可以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城市中还有不少地域发展水平比较滞后甚至较差,因此当地本、专科院校为了承担社会服务就不能够单单指望培养规模较小的医学精英来保障整个地域的医疗卫生水平,就需要大批量、大范围招收并培养医学力量来服务基层,因为基层巨大的医学需求迫使地方院校扩大招生,这时候精英教育显然不能适用。
不同学校要承担不同的社会服务性,不同学制要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医药类大学应遵循实际情况、契合自身条件来合理定位教育教学方式,以多样的教育模式满足社会需求。近来不少中医药高校逐步采取的方式值得借鉴:在统一招收的中医药学生里公开选拔拔尖人才,以相对优势的医学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有利于中医传承、医学发展的精英人才。这一做法类似而不完全等同于精英教育,为医学领域集中了更为优秀的人才,并配套更为优势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医学发展。下一步如何培养中医药拔尖人才,使之最终既体现出拔尖优势又避免揠苗助长,值得我们思深思。
培养拔尖人才的根本原则
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中,不少中医高校已经展开试点并从中总结出不少思路与方法,如辽宁中医药大学郭晓冬等从学习经典、坚持临床、基层实践、名师导教等方面提出了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等以知识、能力、素质为线索构建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结构,湖北中医药大学对于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拟定了具体的培养方案等,湖南中医药大学也从2012年开始着力构建中医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少中医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也面临很多问题:一是拔尖人才评价体系不清、社会定位不明;二是拔尖人才研修课程明显加多而学习效果并不显著;三是传统与现代的中医教育方式存在取舍之争。针对这三大问题,笔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三点根本原则。
一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首先,中医高校拔尖人才仍属于高校教育范畴,对其培养理应契合中医药高校教育要求,如就本科阶段而言,评价体系仍应以医学本科教育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根本宗旨,其未来输出社会的定位也当因大学承担的社会服务目标而定,此谓“有教无类”,即培养过程中无需过分强调其“拔尖人才”身份。可以在原本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严要求、高标准的引入选拔及淘汰机制,也可以在向社会输出过程中根据评价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推荐方式,但无需另设标准和重新定位而使得原有高校教育评价体系及社会定位混乱。
“因材施教”则是指结合拔尖人才的自身优势及特性向临床、科研、理论、教学等多方面培养,为中医药发展服务。
二是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拔尖人才是通过公开、统一选拔出来的一批素质较高、学风优良、热爱中医的优秀人才。对于他们的培养,一些院校简单以增加课程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比如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汤头歌诀》《内经知要》《药性赋》《濒湖脉学》《脾胃论》《医学心悟》《医宗金鉴》等大量经典学习。中医学本来就是课程最重的学科之一,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药相关课程,还要学习西医学相关课程。拔尖人才虽然相对优秀,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消化如此多课程。经典固然应当学习,但没必要全部纳入课程,可把对于经典的掌握纳入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拔尖人才课余主动掌握经典,而非单纯以加课程的方式揠苗助长。
三是将传统与现代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中医学生的培养方式争论已久,有言“传统中医教育能使学生文化功底深厚、临床根基扎实、临证思维纯正”,有言“现代中医教育能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习标准规范、知识系统专业”。但二者均有不足,中医传统教育教育对象少、考核方式单纯,不能满足目前规模较大的教育需求;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借鉴了较多的西医教育模式,能系统化培养大批人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不少学生中医理论基础薄弱、传统文化功底较差。笔者认为在培养拔尖人才的过程中务必打破两种教育的藩篱,实现优势结合、结构互补,实现优势最大化,并从中摸索出新的、更为科学的中医教育培养模式。
优化整合课程创新教育方法
“中医+”思维旨在从教育教学出发,实现中医学内部学科的进一步整合,以及外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让中医药学发展回归本色、夯实基础并谋求良性发展。这一思维具体运用到中医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优化整合课程,提高评价要求 在现有的相对成熟的中医高校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不需加设更多课程。经典学习是中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完成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优化现有教学方式,如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等必修课的基础上融合《汤头歌诀》《内经知要》《药性赋》《濒湖脉学》《脾胃论》《医学心悟》《医宗金鉴》等相关中医经典展开教学。同时,对于拔尖人才的评价设置高标准、严要求,不单纯要求学生在精力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更多,而是要求其对于原本的教育内容要掌握得更扎实、更优秀,并建立奖励机制促使学生主动自觉且广泛地研习经典、涉猎文献,高效、合理地实现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
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目前中医高校的教学方法依然停留在讲授、演示、实验、参观、实习等常规模式,对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创新教学手段探索较少。笔者认为拔尖人才教育教学应打破这一现状,引入更多创新方法,如引入现今较为流行的PBL教学方法,以问题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引入中医药科研、临床、理论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有效驱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又如引入反转课堂式教学,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课堂上以学生授课的方式核验学习成果等,使拔尖人才能够通过主动学习、参与教学而教学相长,其知识掌握会格外牢固。再如针对中医药急需的跟师临证,可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选取理验具丰的导师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临证案例,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导入课堂,老师边诊边讲解,使全班同学实现跟师临证的学习效果。
搭建培养平台,开放教学资源 中医药未来发展方向众多,临床、科研、理论、教学等均需要大量的人才攻坚克难。因此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掘不同学生的优势特性并予以引导培养。
针对现阶段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学生传统文化功底薄弱,对中医知识、思维掌握不透、理解不深,不少学生因临床、科研、教学机会少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笔者建议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更多设置目的、性质不同的培养平台并开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建立中医药文化教学基地、开放名医工作室、开放中医药实验室、建立中医学理论研究基地、建立中医药远程教育平台、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开创学术交流论坛等,提高拔尖人才的参与性,也能有针对性地发掘人才优势,协助其提早确立主攻方向,最终实现拔尖人才的培养价值。 (作者何清湖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