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启蒙时期, 在长达1 800 多年的历史中, 中国祖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文化学术的繁荣, 医学领域也快速发展, 为《黄帝内 经》成书提供了许多文献书籍以及思想基础和临床 经验。 在此之后, 历代中医理论中大部分的根本思想 来源于此。 王庆其 [1] 在其书中言: “文化是沃土, 是根 和源, 其所奠定的中医学术体系是大厦……两者密不 可分, 学脉相连” 。 “脾为谏议之官” 中蕴含的人文思 想, 尤其是先秦时期的人文思想值得论述。 “脾为谏议之官”的内涵 “脾为谏议之官” 出现于《素问·遗篇》 中, 曰: “脾者, 谏议之官, 知周出焉” 。 以五脏的生理功能 及意义与君臣地位相比附, 脾为谏议之官, 协助心君 调节人的情志、 智慧活动 [2] 。 《类经》 曰: “脾藏意, 神 志未定, 意能通之, 故为谏议之官。 虑周万事, 皆由 乎意, 故智周出焉。 若意有所着, 思有所伤, 劳倦过 度, 则脾神散失矣” [3] , 正是说明这一点。 除此之外, 亦有学者认为, “脾为谏议之官” 有补助胃腑以消磨水谷之意 [4] , 但笔者认为在原文语境里, 这样的解释 未免牵强。 “脾为谏议之官”的思想探源 “脾为谏议之官” 出现于《刺法论》和《本病 论》中, 由宋代刘温舒所补, 学者们大多认为属于伪 书, 但是十二官相使的内容在《素问· 灵兰秘典论》 中就有所记载, 只是其中脾与胃两者一同被比作 “仓 廪之官” , 这样十二官便缺少一官, 脾胃所对应的官 职实际上还有待推敲。 在最早注释《黄帝内经》的梁 朝全元起注本中便有名为《十二脏相使》的内容, 且 《素问·奇病论》中有提到过《阴阳十二脏相使》这 一篇名, 田永衍等 [5] 认为此篇疑为《灵兰秘典论》的 祖本。 而脾官职的论述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为 “谏 议大夫” ; 在《中藏经》中为 “谏议之官” ; 在敦煌出 土的《张仲景五脏论》中为 “大夫” [6] 。 此3部书年代 均在王冰之前, 所以, 笔者认为《灵兰秘典论》中脾 胃官职的论述或有脱字, 或随时代变迁经文辗转而 有差异, 而脾的官职最早在《黄帝内经》 《阴阳十二 脏相使》 中的 “脾者, 谏议之官, 知周出焉” 。 先秦人文思想对“脾为谏议之官”理论的 影响 1. 先秦时期 “谏议之官” 的文字内涵 谏议者, 谏诤也。 《周礼 ·司谏》曰: “谏, 犯正也, 以道正人 行” 。 《广雅》中言: “议, 谋也” 。 旧时指对君主、 尊 长的监督, 劝诫, 有纠正之意, “脾者, 谏议之官, 知 周出焉” 。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 《易· 系辞上》 ) , 脾需虑周人体万事方能助心君完成调节情志的作 用。 在先秦著作中, “官” 字有诸多含意, 可做官职、 官府、 官能、 器官、 施用、 取法等。 在《黄帝内经》的 引书中有 《比类》一书, 可见在当时类比的手法已然 成熟, 所以此处, 结合《黄帝内经》以及《素问·遗 篇》语境来看应当是将脾比作谏议大夫这一官职。 如 此看来, 先秦时期文字的发展为 “脾为谏议之官” 的 产生奠定了基础。 2. 君臣等级制度对 “脾为谏议之官” 产生的影 响 先秦时期, 从夏商到秦朝建立, 中国从分散逐 步走向统一, 随着秦朝的建立, “谏议大夫” 一职也 由此设立, 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有谏议的行为, 《吴越 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中记载: “子胥力於战伐, 死 於谏议” , 并且在这一时期也有类似的官职名曰 “司 谏” , 深入人心的等级制度, 其思想渗透至各行各业 的每一个角落, 医学亦是如此, 人们常常将医人与医 国相比, 用国家的官制比喻五脏六腑的功能和地位。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直接将 人体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同型比较, 揭示了机体器 官协作的重要性 [7] 。 正是先秦君臣等级制度的发展为 “脾为谏议之官” 思想的萌芽创造了社会大环境。 3.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思想与“脾为谏议之 官” 儒家崇尚等级制度,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其政治学主要阐述了君臣关系, 官民关系。 重视 “孝” “忠” , 并把其中之 “谏亲” 推至臣道 “谏君” , 所谓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 “谏君” 正是 “忠 君” 的表现, 要求 “君有过则谏” , 以忠于君主、 利于 君主为前提, 以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 “从 道不从君” 为准则 [8] 。 这种等级思想同时也渗透入医 学之中, 臣使之官的形成, 反映了儒家 “内圣外王” 思 想对脏腑理论形成的影响在人体 [9] 。 掌管 “谏君” 作 用的臣子即为脾。 脾为 “谏议之官” , 主运化, “具坤 静之德, 而有乾健之运, 故能使心肺之阳降, 肾肝之 阴升” [10] , 如谏之臣, “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 , 上 以为君, 下以为民, 君、 臣、 民协而共荣, 天地交泰, 冲 和不息。 道家以 “道” 为核心, 与自然为伍, 主张道法自 然, 讲究 “通天下一气耳” ( 《庄子·知北游》 ) , 而 中医直接将其作为构建相关理论的指导思想, 《素 问·生气通天论》中从生理、 病理等各个医学层面体 现了这一点。 实际上, 在先秦时期, 道家对于 “脾为 谏议之官” 这一理论思想仅有 “天人一体观” 有主要 影响, 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 脾的生理功能和特点与“谏议之官”的关系 1. 脾主运化为脾行“谏议”之职提供物质来 源 《医旨绪余·问十二经脏腑命名之义》云: “ 《卮 言》 : ‘脾者, 裨也, 所以为胃行水谷……又脾属土, 天高而地下, 尊卑之义也’ ” [11] 。 裨, 有辅助之意, 助 胃运化水谷, 并输送至全身, 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 质, 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黄帝素问直解·卷 之五》有云: “磨运输散, 犹谏议也, 藏意藏智, 智之 周也, 又土灌四旁也” [12] 。 脾运化水谷精微, 为 “养于 四旁” 提供物质来源, 为脾主思藏意提供物质基础, 是脾行 “谏议” , 知身之周不可缺少的环节。 2. 脾主思藏意是行 “谏议” 功能的基础 “脾 者, 谏议之官, 知周出焉” 。 《备急千金要方 ·脾脏脉 论第一》云: “脾主意。 脾脏者, 意之舍。 意者存忆之 志也, 为谏议大夫, 并四脏之所受” [13] , 意是思维活动的开始, 《灵枢 · 本神篇》 中云: “心有所忆谓之意,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盖脾主思故也” 。 纪立金 [14] 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是脾主思的物质基 础; 而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起到调衡情志的作用。 从中 医心理学角度讲, 脾主思藏意主要体现了人的统摄 力, 即为 “谏议之官” [15] 。 故脾主思藏意与 “脾为谏议 之官” 直接相关, 而脾主运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 血生化之源则为其提供了物质来源; 脾为气机升降 之枢纽则, 气机升降有常, 情志调衡, 脾主思功能畅 达, 是脾能够公正, 不偏不倚的反映问题, 则 “谏议” 之德具 [16] , 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因所论》所 言: “脾者, 谏议之官, 公正出焉” [17] 。 脾为气机升降 之枢纽是 “脾为谏议之官” 必须具备的品质, 脾主思 藏意是脾行使 “谏议” 功能的基础。 3. 脾位中央以灌四旁是脾行 “谏议” 的作用机 制 《素问· 玉机真藏论》云: “脾为孤脏, 中央土以 灌四旁” , 脾位中央,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能利用其 运化的功能将水谷精微输散至全身各个脏腑, 濡养 四肢百骸, 通利九窍。 《中藏经》 言: “脾者, 土也, 谏议之官……消磨五谷, 寄在其中, 养于四旁, 王于 四季, 正王长夏” [18] 。 脾五行属土, 能 “知之周” 而行 “谏议” , 旺四季, 养四旁, 服务于君主, 使机体气血 充足, 正气旺盛而不受邪。 对于 “四旁” 的病变, 国医 大师路志正亦重视对脾胃的调理, 如风湿病、 痹病、 中风以及他脏的病变等, 并强调 “持中央、 运四旁” 学术思想的重要性 [19] 。 故笔者认为脾位中央以灌四 旁是 “脾为谏议之官” 的作用机制, 亦是脾行 “谏议” 的中心环节。 4. “脾为谏议之官” 的作用表现 “脾为谏 议之官” 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脾主统血, 脾主四 时以及脾为之卫3种形式上。 《难经·四十二难》 曰: “脾……主裹血, 温五脏” 。 《难经经释》 对 “裹血” 的解释为 “统之使不散也” [20] 。 脾主统血有脾主生 血、 统血双层意思, “脾为谏议之官” 属土, 位中央, 运四旁, 表现为上服务于君主, 中协同群臣, 下荣养 百姓, 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 营运周身, 并统 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脉外, 监督心主行血功 能正常, 不至于行血太过或不及, 这是其在统摄血液 方面的表现。 《灵枢 · 五癃津液别》中指出: “五脏六 腑, 心为之主……脾为之卫” ,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 化之源, 能濡养全身脏腑百骸, 为人体提供正气, 抵 御外邪, 这正是脾行 “谏议” 的职责所在, “谏议之 官” 有监督、 纠正的作用, 彭松林等 [21] 认为, “脾为谏 议之官” 与人体免疫监视有重要关系。 《脾胃论·脾 胃盛衰论》 中说: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2] 。 脾的 功能正常, 能达到 “未病先防” 的效果, “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 在临床实 践中固护脾胃是十分重要的。 “脾为之卫” 是 “脾为谏 议之官” 在免疫机制上的作用表现。 《素问· 太阴阳 明论》 言: “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不得独主于时也” 。 脾五行属土, 位居中央, 能兼木、 火、 金、 水四气, 兼心、 肝、 肺、 肾四脏, 以四时配四 脏, 故脾土不独主一时, 而透于四时之中, 故在《难 经》和《金匮要略》中有“四季脾旺不受邪” 的说 法。 脾主四时是 “脾为谏议之官” 在四时五脏理论中 的体现, 虽然也有脾主长夏的说法, 但是在与脾主长 夏相关的文献和古籍中, 与 “脾为谏议之官” 的理论 相关甚少, 是否能表达脾主长夏这一生理特点还有 待探究。 综上所述, 先秦时期的人文思想对 “脾为谏议之 官” 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 先秦时期文字含义的发 展为 “谏议之官” 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君臣等级制度 的社会环境为 “脾为谏议之官” 的发生创造了 “十二 官” 的大环境; 儒、 道两家思想丰满了 “脾为谏议之 官” 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脾主运化为脾行 “谏议” 之 职提供了物质来源; 脾位中央, 以灌四旁是脾行 “谏 议” 功能的作用机制; 脾主思藏意与智是 “脾为谏议 之官” 的功能基础; 脾主统血、 主四时、 脾为之卫等 是 “脾为谏议之官” 的作用表现, 但是 “脾为谏议之 官” 能否表达上述脾的生理功能特点还有待继续深 入探究, 如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暂时尚未发现其 与 “脾为谏议之官” 有关的根据; 脾在体合肉、 实四 肢、 主口唇等与 “脾为谏议之官” 联系的相关论述也 较少。 并且 “脾为谏议之官” 在哲学方面、 相关疾病 以及与十二官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 善, 这对现代中医在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以及精神 系统的研究上均有启示。 研究 “脾为谏议之官” 的相 关理论, 综合其所在的历史背景因素, 有助于从多方 位完善脾脏象理论, 拓展 “脾” 的现代研究思维。 作者:王熙婷 王佰庆 王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