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中和与中医学的关系 “阴阳” 与 “中和” 均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哲 学思想, 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影 响着国人对事物与世界的认知, 对中医学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围绕 “阴阳” “中和” 思想与中医 学基本理论展开, 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阴阳释义 “阴阳” 二字均有俗称“耳刀旁”的部首,左 “阝” 乃由 “阜” 字演变来的, 其本意是土山。 作为部 首亦有山的含义, 造字如陆、 陵、 陡、 险、 阡、 阻等。 《说文解字》谓之 “阴, 水之南, 山之北也” , “阳, 高 明也” 。 “阴阳” , 本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 向日为 阳, 背日为阴。 《诗经》 中 《大雅·公刘》谓之 “既景既 冈, 相其阴阳, 观其流泉。 其军三单, 度其隰原” [1] 。 “阴” “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相互对立 又相互联系的非常重要的范畴, 它们的根本意义指 的是物体对于日光照射的向与背。 向日为 “阳” , 向背 为 “阴” 。 “阴” “阳” 作为哲学概念, 最早出自于《易 经》 中, 该书虽然没有运用过 “阴” “阳” 这两个字, 但 在其论述八卦组合中, 所使用的两个符号 “--” (阴 爻) 、 “—” (阳爻) , 故有 “ 《易》 明于阴阳” 之说 [2] 。 阴阳与中医学 古籍中有诸多对哲学中的阴阳与中医学中的阴 阳之间关系的阐述, 在《淮南子·说林训》提出 “黄 帝生阴阳” [3] 。 高诱注之为 “黄帝, 古天神也。 始造 人之时, 化生阴阳” [4] 。 张守节正义引皇侃曰: “乾者 阳, 生为息; 坤者阴, 死为消也” [5] 。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 学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交互、 结合而生的产物, 它是 运用中医学中 “阴阳” 的概念, 即它们相互对立的属性以及其存在的统一关系, 如互根互用、 此消彼长、 相互转化、 对立制约等, 认识人体、 认识生命, 解释 人体及生命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 健康状态, 从而 达到最终能够用其指导对疾病的诊疗、 对病证的辨 识, 期望探索从保健养生到防病治病的一系列规律 的一种方法论。 《素问·天元纪大论》谓之 “阴阳者, 天地之道 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 府也” [6] , 其中对于阴阳的应用, 一方面从哲学的角 度出发, 另一方面还把阴阳学说中的一些内容与中 医学进行了紧密地联系, 赋予医学意义, 使阴阳学说 成为中医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 《黄帝内 经》较早形成了对阴阳学说概念在哲学层面与中医 学的整合, 产生了流传至今的经典的中医学阴阳学说 理论。 图解中医阴阳中和 “十二消息卦” 见于西汉象数易专家孟喜的卦气 说中, 其起源可能更早。 孟喜用《易经》来解释一年 四季的节气变化, 从 《易经》六十四卦之中选出12个 具有特殊阴阳结构的卦表示一年12个月的阴阳消长 过程 (图1) 。 元代胡一桂所作 “文王十二月卦气图” [7] (图2) , 本孟喜十二月卦说而来。 只是其图采用朱 熹以黑白块替代卦爻原本符号的方法而作, 所以视 其阴阳消变化颇为直观。 明代何孟春所著的 《易疑》 “龙马真象图” [8] (图3)似从胡一桂的《易学启蒙翼 传》 中的 “文王十二月卦气图” 发展而来。 图1 西汉孟喜 “十二消息卦” 图2 元代胡一桂《易学启蒙翼传》 “文王十二月卦气图” 图3 明代何孟春《易疑》 “龙马真象图” 明代韩邦奇所著的《易学启蒙意见》有 “圣人之 心” (图4)和 “维天之命” (图5) 两图 [9] , 内有 “圣人 之心浑然天理” 出自朱熹《论语集注》; “维天之命 于穆不已” , 出自 《诗经· 周颂·维天之命》 , 即此谓天 人合德, 人与天命自然之合一。 图4 明代韩邦奇《易学启蒙意见》 “圣人之心图” 图5 明代韩邦奇《易学启蒙意见》 “维天之命图” 明代来知德曾学习周易29年而著《易经集注》 , 是南宋朱熹之后集理、 象、 数于一身的易学大师。 《易经集注》中将河图与太极相结合, 创“太极河 图” (图6)与 “梁山来知圆图” (图7) [10] , 与韩邦奇 《易学启蒙意见》中的 “圣人之心” 和 “维天之命”以及何孟春《易疑》中的 “龙马真象图” 相似, 似乎 有传承关系。 来知德谓之 “孔子系 《易》 首章至 ‘易简 而天下之理得’ 及 ‘一阴一阳之谓道’ 、 ‘易有太极’ 、 ‘形上’ 、 ‘形下’ 数篇, 以至于 ‘幽赞于神明’ 一章, 卒归于 ‘义’ 、 ‘命’ , 皆不外此图神而明之。 一部《易 经》 , 不在四圣, 而在我矣……故图于伏羲、文王 之前’ ” 。 图6 明代来知德《易经集注》 “太极河图” 图7 明代来知德《易经集注》 “梁山来知圆图” 清代胡煦创 “循环太极图” [11] (图8) 。 胡氏自注 此图称 “此图成于庚寅三月夜寐时。 注想阴阳回旋, 相须互根之妙。 以两手四指交互之, 而得此图之意, 爰亟起而图之” , “以定其两相依附、 根阴根阳之理; 又阴阳皆旋始而旋终, 莫非流行不息之用” , 声明了 其原创性, 但是确实构图与 “来知德版” 太极近似, 但着重强调了循环之义。 以上先贤诸图的共同特点是在图的中央位置有 圆心存在, 但并未对其作更多的解释。 阴阳动而成 旋, 旋动生之, 此圆心为 “由二生三, 阴阳所育之中 和” , “中和” 旋而调之, 起到 “以三调二” , 动态调节 阴阳关系的作用。 因此, 本研究提出其上述诸图的圆 心即为 “中和” (图9) 。 图9 中医阴阳中和图 “阴阳育中和”对中医学生命观的影响 阴阳育 “中和” 的思想对中医学生命观具有奠 基性的影响。 老子谓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 生万物, 万物负阴以抱阳, 冲气以为和” [12] 。 何谓道? 《吕氏春秋》认为 “道” 是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不可为状, 不可为形, 不可为名” 的, 如果一定要形 容 “道” 就是 “太一” , 而 “太一” 可 “化于阴阳” [13] 。 《素问· 六节藏象论》 亦称: “三而成天, 三而成地, 三而成人” 。 可见, 从 “一生二” 到 “三生万物” “成 天” “成地” “成人 ” 中的重要一环是 “二生三” 。 何谓三? 《道德经》中 “二” 为 “阴” 与 “阳” , “三” 为 “阴” “阳” “冲气” , 且 “冲气以为和” , 就 是 “一与言为二, 二与一为三” [14] 。 《中庸》中程子 谓之 “不偏之谓中” , 子思明谓之 “发而皆中节之谓 和” [15] 。 这里的 “中” 字是在传统的阴阳学说中被忽 略的, 它非阴、 非阳, 不偏不倚, 但又确实存在, 且界 限含糊, 可以理解这个 “中” 的内涵即是阴阳交融产 生的。 “和” 也是如此, 老子谓之 “天地之气, 莫大于 和” , 因为 “和” 具有 “阴阳调, 日夜分” 的功能, “生 与成, 必得和之精” , 阴阳二者交接, 才能产生 “和之 精” [16] , 这就是文子所说的 “神明接, 阴阳和, 万物 生矣” 。 《素问·宝命全形论》谓: “帝曰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天地合气, 别为九野, 分为四时, 月有 小大, 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 吟, 敢问其方” , 明确了 “人生有形” 的三要素——“阴” “阳” “合气” 。 隋代杨上善注之为 “万物负阴 抱阳, 冲气以为和, 万物尽从三气而生, 故人之形不 离阴阳也” [17] 。 《道德经》 以 “冲气以为和” 解释《黄 帝内经》 “合气” , 并分步阐释: 首先 “从道生一” 这个变化过程叫做 “朴” , 然后 “一分为二, 谓天地 也” , 之后 “从二生三” 的过程就是 “阴阳和气” , 在 “三” 的基础上 “分为九野、 四时、 日月乃至万物” [18] 。 《太平经》的观点与此相同, 为 “天地与中和相通, 并力同心, 共生凡物” [19] 。 可见, “三” 是 “以为和” 的 “三” , 为 “以为和” 的 “冲气” “天地合气” “阴阳和气” “阴阳之秀气” , 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阴阳交接而成的 “中和” 之气。 因为 “阴阳者, 要在中和, 中和气得, 万物滋 生, 人民和调” , “中和之气者, 盖人受天地之中而 生, 禀阴阳之秀气, 莫非所谓中和也” [20] , “人禀天地 中和生, 气之正者为诚明” [21] 。 “中和调阴阳”对中医学诊疗思路的影响 “中和调阴阳” 的思想是中医学的基本诊疗思 路。 首先, “中和” 具有调整阴阳关系的重要作用。 “中和之气” 生于阴阳, 且作用于阴阳, 和气既是阴 阳交并激荡变化的根据, 又是阴阳之界分, 是 “阴 阳相错, 而变由生也” 。 就 “中和” 和 “阴阳” 的关系 而言, 司马光概括为 “故阴阳者, 弓矢也。 中和者, 质的也” , 二者之间是一种弓箭与箭靶的关系, “不 可偏废” , “不可远离” 。 荀子谓之 “中和者, 听之 绳也” [22] , 董仲舒谓之 “和者, 天之正也, 阴阳之平 也, 其气最良, 物之所生也” [23] , 将 “和” 作为 “阴阳 之平”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 “阴阳者, 天地 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 明之府也” , 均强调了 “中和” 是调和阴阳的准绳和 依据。 其次, “阴阳失中和” 是导致疾病的原因。 阴阳 相交产生 “中和之气” , 即冲气。 人体内的阴、 阳、 冲 气三者 “和” 则内邪不会生成, 外邪不会侵袭。 如果 阴、 阳两者失 “和” , 当冲气尚能调和阴阳时, 会有 一些生理变化而不会产生病理变化, 这就是冲气发 挥的 “中和” 之功, 但当冲气不能调和阴阳时, 即阴 阳失衡超过一定限度, 冲气无法调和, 导致失中、 失 和, 从而产生疾变, 即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 夏” , 而因此采取 “和” 的方式这是《素问·生气通天 论》 中所言的 “是谓圣度” 。 第三, 中医诊疗强调调和阴阳。 《素问·阴阳别 论》提出 “和本曰和” 的纲领, 前一 “和” 字为调和 之意, “本” 指阴阳, 后一 “和” 字为和的状态, 指出 中医的治疗应调和阴阳使其和谐。 明代医家张景岳 认为医生诊病施治, 必须先审阴阳, 因为这是 “医道 之纲领” , 阴阳的情况掌握无谬, 治疗用药就更加 精准。 而复杂的医学理论,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 “阴阳而已” 。 各种治疗方法在张景岳看来, “损其 有余, 益其不足, 抑其太过, 举其不及” 都是 “大要归 诸中和而已矣” [24] 。 何瑭的《医学管见》 亦指出: “主 于大补大攻, 非中和之道” [25] 。 因此, 攻补要恪守 “中 和” 之道, 正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言: “谨察阴 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 “阴阳致中和”对中医学健康目标的影响 阴阳二者交互呈现出一体的 “中和” 状态, 是中 医学追求的健康目标和思维模式。 董仲舒在《循天 之道》中指出: “能以中和养其身, 其寿命极” [26] , 人 体达到中和的状态才能延年益寿。 《礼记·中庸》提 出: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 《礼记正义》 注为 “致, 至也。 位, 正也。 育, 生长也。 言人君所能 至极中和, 使阴阳不错, 则天地得其正位焉。 生成得 理, 故万物其养育焉” [27] , 阴阳、 天地等相对的事物, 各居其位, 交互向荣, 万物才能获得生养。 “中和” 的状态是 “两” (阴和阳)回归所组成 的 “一” ( “道” “太极” “太一” 等) , 当把 “阴” 与 “阳” 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圆圈, “所以济物之两 而明道之一者也” [28] , 这个圆圈的理想状态就是 “中 和” , 折射在中医学中是一种健康的理想状态。 在人体中有无数个阴阳可分, 《素问·金匮真言 论》指出人体的阴阳, 外侧、 背部、 六腑为阳, 而内 侧、 腹部、 五脏为阴。 《丹溪心法》谓之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29] , 《类经》谓之 “全失中和而无胃气, 故 死不治” [30] , 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 “中和” 状态对健 康的重要性。 综上可见, “阴阳育中和” 对中医学生命观具有 奠基性的影响, “中和调阴阳” 是中医学的基本诊疗 思路, “阴阳致中和” 是中医学追求的健康目标和状 态。 “阴阳” “中和” 与中医学基本理论紧密相连, 既 有 “阴阳” 对 “中和” 的作用, 也有 “中和” 对 “阴阳” 的反馈, 并共同影响着中医学传承与发展。 作者:宋欣阳 陈丽云 严世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