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 人们对于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治疗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然而现有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始终难以摆脱西方心理学的桎梏, 为此, 李良松教授提出中医心质学的理论, 并将心理、道德、品格、心质、灵性、民族、宗教纳入中医心质学说体系。中医心质学说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 根植于中华千年丰厚的文化宝库。这一概念的提出完善了现代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的缺漏, 也意味着对心质现象的解说将不再是西方理论的舶来品。
中医心质学概念的确立
1.中医心质学的概念中医心质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研究人类心质特征、心质类型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 分析心质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运用心质分型指导疾病治疗、预防及养生的一门学科[1]。心质的概念是指人的完整生命过程中, 人于生命产生时便拥有的禀赋悟性、后天通过教化而获得的品德修养以及受环境所影响产生的情感情绪等多方面综合影响造成的固有特质, 是人类处世行事的个性倾向与行为特征。
2.心质的内涵和层次心质的内涵主要包括心灵质、心识质、心意质三大层次[2], 其中心灵质的内涵可分为3个方面: (1) 禀赋:包括人的天性、本能以及灵感; (2) 智慧:此处的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 是悟性以及人的觉悟能力; (3) 元神:包含了现代所说的灵魂、魂魄等概念。心识质的内涵可分为3个方面: (1) 品质:包括道德、修养、品行等方面; (2) 意识:包括思维、想法、心理活动等方面; (3)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判断等方面; (4) 个性:包括能力、性格、气质。心意质可分为两个方面: (1) 情志:包括情感和情绪; (2) 意志:包括志向与欲望。
中医心质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心质学是建立在古代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发展之上, 是对其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三者在历史发展上, 既是一源三歧, 又有伴行演变、相互借鉴, 并最终独立发展。
1.心质学的萌芽《易经》和《尚书》所表达的思想深刻启发了后世关于心质学的研究。《易经》对于八卦的阐释, 也包含了对于不同性格人群的描述, 可谓是中医心质学分类的雏形。《尚书·皋陶谟》中曾提出九德:“宽而栗, 柔而立, 愿而恭, 乱而敬, 扰而毅, 直而温, 简而廉, 刚而塞, 强而义”[3]。按性格及才能将人分为九种类型, 是心质分型的早期雏形, 对后世心质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昭公·二十五年》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 生于六气”[4]。《左传》最早提出了情绪的分类, 六情说成为心质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可看做是心意质最早的论述。
2.心质学的发展先秦时代,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于人的分类方法和原则。孔子从德行方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从智能的角度将人划分为上智、下愚和中人;性格方面将人分为了狂、狷和中行3种:“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5]。针对人不同的心质差异,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为心质学的初步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也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年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管子》继承了老子学说并将其拓展到心质领域,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是“欲利六情说”, 把情质分为“忧乐、喜怒、欲利”, 其六情说是老子“不可见欲”思想的延伸, 也是道家对人性的深刻观察。而之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则遵循了不同的逻辑。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出现, 它既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也对中医心质学的主要论点和基础理论做出了初步探索, 无论是心神质上对于禀赋、魂魄和形神的讨论, 还是心识质上对于思维方式、气质人格的描述以及心意质相关的九气论, 都是心质学得以发展前进的基石。除此之外, 《黄帝内经》提出的五态人和阴阳二十五人学说, 是我国古代心质学最早的、最为系统的人格分类, 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国时期魏国刘劭的《人物志》是古代罕见的关于类型划分和才性鉴定的专著, “心质”二字连用最早就出现在《人物志》中:“故心质亮直, 其仪劲固;心质休决, 其仪进猛;心质平理, 其仪安闲”[6]。《人物志》可视为心质学历史的第一本专著。在心灵质上, 刘劭认为“物生有形, 形有神精;能知精神, 则穷理尽性”;心识质上, 他提出“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为五物, 五物生“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五质, 五质又生五德;在心意质上, 则提出独特的六机论。在三层次的构建之后, 刘劭着手在不同方面进行心质分类。在材理上, 他提出“明有四家”;在才能上, 他提出“八能”“八材”;在性格类型上, 提出“十二体别”, 并分别指出其优缺点。按未来发展又提出“三度”“十二流业”。另外, 他还提出了“九偏”, 论述刚略之人、抗厉之人等九类人的性格得失。随后, 刘劭的重点转到心质测量上。他在开篇即提到“九征”:指通过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9个方面, 来观察人的心质特点, 而具体方法则是“八观”和“五视”, 其基本原则是“观其感变, 以审常度”。他列举了7种需要重点鉴别的类型, 即“七似”, 同时也总结了容易犯的错误, 即“七谬”。借助《人物志》一书, 刘劭几乎构建出完整的心质学体系, 虽然将其运用在人才鉴别领域, 与医学实践多有不适, 但对于如今中医心质学分类的科学建构无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佛教的传入及道教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另一重要事件。魏晋时期的玄学风尚, 使得形神关系的讨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轮回和魂魄概念的传播和演变使得人们重新对天赋和秉性进行思考。唐代之后, 三教融合的特点愈发明显, 之后的心质学发展开始印上佛道思想的烙痕。
3.心质学的繁荣与曲折隋唐时期儒释道三家均取得长足发展, 各家思想家分别在心质学不同方面做出了贡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 探讨了心质问题的病因病机, 还记述了变蒸学说, 从医学角度对人的心质发展做出阐释。之后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继承和发展了这些观点, 尤其是对于胎教的重视, 如《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提出的文王胎教, 对后世颇有影响。韩愈发展了性三品论, 《原性》篇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并由五德以不同方式搭配而成, 以此构成了基本人性观;后他又把三品论延伸到了心意质层面, 与七情相配合提出了情三品, 由此将情的先天因素纳入讨论。
宋代理学兴起, 北宋五子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心质学进行了阐释;张载提出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知二元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的“性二元”学说。南宋时期医学家陈无择提出七情理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中论及:“神静则宁, 情动则乱, 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者不同, 各随其本脏所生所伤而为病”[7]。书中以七情为主, 在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相当深入的认识[8], 并创出了“七气汤”“大七气汤”等方剂, 为七情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元代至近代之间, 心质学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需要来自境外的思想补充新鲜的血液, 在中外交融的浪潮里, 清初回族学者刘智尤为重视。他保存在《天方性理》的心质学思想相当独特。在书中, 心识质被分为10种, 即:“性有十德:五为外照, 五为内照。曰视、曰听、曰言、曰臭、曰触, 是谓五党, 分于心而发之于表;曰忆、曰虑、曰记、曰悟、曰总觉, 是谓五力, 分于智而寓之于脑”。在此基础上, 又将心意质分为10种, 即:“心七层, 而其清有十:喜也、怒也、爱也、恶也、哀也、乐也、忧也、欲也、望也、惧也”。关于心质发展, 刘智提出了六品论, 认为继性、人性、气性、活性、长性、坚定性六品, 在发展和显露上分别有不同的次序。可以说刘智的情质论是古代关于心质学的总结和扩展。
中医心质学的应用
1.中医心质学的分型中医心质学通过对人心质特点的归纳、分析, 最终总结出心质的8种分型, 具体如下: (1) 阳刚质:具有沉稳、刚毅的特点; (2) 阴柔质:具有温柔、内秀的特点; (3) 内敛质:具有害羞、讷言的特点; (4) 外张质:具有冲动、张扬的特点; (5) 敏感质:具有多疑、易感的特点; (6) 滞缓质:具有迟缓、稳重的特点; (7) 矛盾质:具有纠结、犹豫的特点; (8) 圆融质:具有玲珑、周全的特点。
2.中医心质学的治法中医心质学的治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不同心质类型人群的正常波动、异常状态和疾病阶段进行特异性治疗的方法, 包括中药、针推、祝由等[9]中医方法, 以及音乐、禅定、行为、情景疗法等其他方法;二是对于整体状态进行的综合调节, 以“九疗七修”体系尤为完整具体, 既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亮点, 又契合临床实践, 成为中医心质学治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九疗七修”治法涵盖了中医心质学心灵质、心识质、心意质3个层次的内容。九疗包括医药、禅定、心法、饮食、真言、针灸、礼乐、瑜伽、情境9种疗法;七修则包括德明修、素明修、内明修、艺明修、花明修、诗明修、香明修, 通过修道养性、饮食守法、潜心内守、勤修六艺、品味花草、诵习真言、品香悟道等方法调整内心、修养心质。通过九疗七修的综合调养, 不同心质类型的人心质均可得到稳定和提高。
小结
中医心质学从传统文化中走来, 既有厚实的文化遗产, 又有新颖的理论体系, 对当代社会日益迫切的精神需求将发挥重要而持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良松, 徐峰.中医心质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2]李良松.中医心质学教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
[3]尚书.孔颖达, 王世舜,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2
[4]春秋·左丘明.左传.郭丹,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6
[5]论语译注.杨伯峻,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7
[6] 三国·刘劭.人物志.梁满仓,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8
[7]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
[8]张增乔, 徐晓艳, 司徒君倚, 等.中医情志脉象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 (8) :3523-3525
[9]马艳苗, 梁琦, 李艳彦, 等.祝由医学心理学探微.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10) :4623-4625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何广益 李良松 梁壮 张诗晗 王德辰 徐睿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