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自然医学学科本质的三大认知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2-05
作者简介:唐农,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名中医等。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扶阳法重点研究室主任、广西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执行会长、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
 
唐农

人体阴阳本体结构
 
人体阴阳运动的一致性和交感性
 
人体阴阳运动的一致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体生命在内,归根结底乃是阴阳二气构成。而天地万物与人的阴阳有千千万万个层次,我们怎么认识呢?《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话给了我们启示。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此处“其要一也”,就是指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最终的总趋势却是可以用一对阴阳来体现的,即包括人之生命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运动终是一阴一阳的运动,此为天地阴阳运动的一致性。
 
明代吴昆曰:“其要则本于一阴一阳”;清郑钦安曰:“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医法圆通·序》),就是这个意思。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所谓“象”,即表现出来的形象、征象。
 
由于阴阳运动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又通过象表现出来,因此,中医学对人的生命状态从整体上以一阴一阳进行描述与判断便成为可能。

阴阳分离图
阴阳分离图
阴阳分感图
阴阳分感图

 
人体阴阳运动的交感性
 
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个观点是需要十分强调的,这就是人体阴阳运动的交感性。即人体生命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于,阴和阳这两种性质对立与作用相反的力在运动中能够相互感应而交合,或说阴阳二气能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也叫作阴阳交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个“阴阳者”,是交感状态的阴阳。
 
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
 
基于阴阳交感性的人体阴阴本体结构
 
阴与阳要能够相交相感,二者相互的结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目前一般看法是:阳在外,阴在内。这种看法带有习惯性,并有模糊性,其原因与不能具体、客观认识阴阳关系的“体”和“用”有关,也和不能正确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有关。
 
我们知道,阴和阳有着各自的驱动本性,即阳属热属明,其运动是向上、向外的,而阴属寒属暗,其运动是向下、向内的。按照阴阳这一驱动本性,如果人体一阴一阳运动时,其相对的始动位置是阳在外,阴在内,那么,阴阳运动后二者就会走向分离,这有悖于生命生存的先决条件——即阴阳运动后能够相交相感;只有阳在内、在下,阴在外、在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后的阴阳才会按照各自的驱动本性,自然地走向交感,走向对立统一。“这种能够走向交感的内阳外阴的相对位置结构,我们称之为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这也是人体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阴阳结构,我们称为阴阳关系的‘体’。”
 
从下面示意图我们可以对人体阴阳的“体”,即其本体结构关系一目了然。
 
这种本体结构,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内阳外阴”,而是运动变化的,这就有了一个阴阳关系的“用”的问题。这个“用”主要体现在:阴阳运动开始后,阴阳各自按其本性,阳向外向上、阴向内向下自然驱动,即阴阳的“用”主要体现在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走向。
 
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显然是指阴阳的“用”,即阴阳的运动过程。
 
对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补充说明
 
对于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我们可以借助《周易》中泰卦和否卦来形象地说明。泰否二卦是《周易》六十四别卦中象征生命状态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卦象,其均由八经卦中的乾卦和坤卦构成。八经卦代表天地间最基本的八种物象,即“☰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八个经卦经过相互重叠,生成六十四个别卦,表示天和地各自的八经卦通过相互作用,生成了天地中的所有物象,这所有物象可用六十四别卦象征之。
 
乾经卦(☰):代表天,代表阳,主动主升,向上向外;
 
坤经卦(☷):代表地,代表阴,主静主降,向下向内。
 
泰卦(见PDF):上坤下乾,坤属阴主降,乾属阳主升。给上一个时间展开,可以直觉判断到此处泰卦中,乾坤二者各按其阴阳属性,乾趋上,坤趋下,二者走向交感合和,故泰卦中反映出的天地阴阳的走向为交合。因此,《周易·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
 
否卦(见PDF):上乾下坤,乾属阳主升,坤属阴主降。给上一个时间展开,可以直觉判断到此处坤卦中虽然同样乾趋上,坤趋下,但在这里二者却是走向相反离决的,故否卦中反映出的天地阴阳的走向为不交。因此,《周易·彖传》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内阴而外阳。”
 
所以,对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认定,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直觉来形象地感受。试想,在一个个体内,阳在外,阴在内,给上一个时间,阴阳一动则自然分离;而内阳外阴,给上一个时间,阴阳一动则自然交感,属性使然。
 
因此,正常人体生命状态的阴阳的本体结构就是内阳外阴,就是泰卦所体现的阴阳关系;而人体异常的生命状态,或者说疾病状态,便是趋向内阴外阳即否卦所体现的阴阳关系。疾病发生发展的轻重程度,是由人体的“内阳外阴”状态向“外阳内阴”状态偏离超过常态的不同程度所决定的。
 
清代黄元御认为:“阳自至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阴能守则阳秘于内,阳能卫则阴固于外。阳如珠玉,阴如蚌璞,含珠于蚌,完玉以璞。”(《灵素微蕴》)
 
《庄子·田子方》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是说,阴阳关系的要害,在于阳气能够秘藏于内。阳气始终能秘藏于内,生命便能存在,这是生命的真相!
 
《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句话所预示的阴阳相对位置与上述的阴阳本体结构是相应的,如“阳秘”这个“秘”应该在内,于是这句话很好理解:如果阴气平和,阳气能够固密而不外泄,不超出阴的正常约束,人的精神与生命就存在。这个阳气固密于内其实就是一个内阳外阴的结构模式。如果阴与阳分离了,精气就断绝了,生命就会走向衰败,而只有阴在内、阳在外的结构关系,阴阳才走向分离。这个结论请不厌其烦地记住,非常非常重要。
 
阴阳体用关系的进一步说明及其与五行的相关性
 
如上所述,我们把人体阴阳关系的“体”定位为“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提示的就是阴阳关系的“用”。即是说,阴阳关系的“用”是以“体”为本,阳从内主升向外,阴从外主降向内。正常情况下,阴阳的“用”是有一定范围的,这就是“常态”,脏腑阴阳即是通过正常的升降出入这个“用”来协同完成各自的功能。但不管阴阳怎么“用”,“内阳外阴”乃阴阳关系的基本结构。
 
这个基本结构扩大到至高点,就是五行中“火”的状态,或说是“长”的状态,但这个“火”不管怎么热怎么长都有相应的“阴”与“阳”相持衡;这个基本结构缩小到至低点,就是五行中“水”的状态,或说是“藏”的状态,但这个“水”不管怎么寒也仍有相应的“阳”与“阴”相持衡,亦即这个至低点仍蕴含有“火”有“阳”在内。阴阳交感从最低的“水”升到最高的“火”,升到一半就是“木”的状态,或说是“生”的状态;阴阳交感从最高的“火”降到最低的“水”,降到一半就是“金”的状态,或说是“收”的状态。阴阳二气的交感从升的状态转向降的过渡,即是“土”的状态,或说是“化”的状态。这就是在阴阳二气交感的背景下,五行“木火土金水”及其气化状态“生长化收藏”的由来。因此,五行的实质即是阴阳二气在五方中不同方位的不同交感状态而形成的位象,用则有异,体则一也。
 
一句话,“常态下的阴阳运动不过是在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范围内的盈缩消长而已。”
 
阴阳关系有体有用,体用是一源的。但中医对生命现象的考察,其立场应侧重于体的强调,“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质上就是强调“内阳外阴”这个体,但中医对阴阳之用也是非常重视的,所谓明体达用,知常达变。
 
中医辨证论治实质
 
关于“阴阳和”与阴阳的本位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这里有一个“阴阳和”与“阴阳不和”的问题。什么是阴阳和呢?阴阳和就是阴阳由“体”而“用”的完善状态,即阴与阳不管如何升降,二者的交感均须遵循“阳密乃固”与“阴平阳秘”的原则,它们的“根”必须很好地保持在阳在内、阴在外的相对位置的正常范围内;阴阳不和呢?即反过来,指阴阳在升降中超出了常态,其根离开了阳在内、阴在外的相对位置的正常范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阴外阳的“否”象,就会生病。上述阴阳这种正常的相对位置,我们称为阴阳的本位。即就阴阳的相对位置而言,阳的本位在内在下,阴的本位在外在上。因此,概括地说,阴阳和是指阴和阳处在其本位的位置上,斯时人是无病的或健康的;反之,阴阳不和便是生病的。
 
中医正气与邪气的原典定义
 
“正气”与“邪气”的目前定义
 
中医的一个大法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么,弄清“正气”与“邪气”的确切含义就非常重要。
 
现版《中医大辞典》关于“正气”的定义:“①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②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如此解释正气可谓语焉不详。对于邪气的定义亦是如此,如《中医大辞典》定义邪气:“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正与邪原典定义的给出及理由
 
关于“正气”与“邪气”的定义,《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其曰:“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基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我们对这个“位”的认识,应该放在阴阳运动的背景来考虑。根据对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认识,此“位”应该是阴阳运动的本位。因此,“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处于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当其位’,即为‘正’,或曰‘正气’;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超过了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非其位’,即为‘邪’,或曰‘邪气’。正邪这一定义极具原典性与权威性,应视为中医学的一个根本观点。”
 
从正邪的原典定义看辨证论治的实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而其中的“证”就是阴或阳不同程度地超出了常态,偏离了各自在其本体结构中的本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性质的概括。阴阳“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而言,其将阴或阳偏离本位所表现出来的异常气化状态、或曰所形成的“证”分为六种异常位象,这六种异常位象便形成了《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病基础。《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通过“观其脉证”(这个“脉证”就是阴阳的象),判断所“逆”是六经病中的何经病,然后“随证治之”。或者说,中医即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脉症为依据,对阴阳正邪进行判断,并通过辨证来调整阴阳,调整其“逆”状态,设法使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的“逆”的阴或阳回归到各自的本位,保证气血通调,使机体自然痊愈。因此,辨证论治的实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依据所得脉证,判断阴或阳所“逆”何经,所“逆”何处,然后扶正祛邪,或曰改邪归正。
 
中医治愈疾病最高理性
 
中医治愈疾病的经典线索
 
伤寒论》第58条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何谓“调”?《说文》:“调者,和也。”
 
如前所述,阴阳和是人体无病或健康的保证;此处则强调阴阳和是疾病自愈机制的根本条件。因此,对中医治愈疾病奥秘的揭示,必须抓住阴阳和不放。
 
中医治愈疾病的最高理性
 
中西医疾病命名要素不同说明什么
 
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22500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即ICD-10),西医病名以病原体、解剖部位、病理、理化因子、流行病学等要素命名。而中医对疾病的经典命名只有六种,即《伤寒论》所描述的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虽然,以今天的立场而言,上述六种病对人体复杂的疾病现象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但这六种病的命名充分反映了中医认识疾病的典型思维,并且时至今日临床仍然适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概括今天林林总总的疾病现象,所以中医有“六经钤百病”之说。这其中道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关系到中医治愈疾病的最终合理性。
 
中医对于疾病本质的再认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段话是说天地四时阴阳(亦即前述的三阴三阳)乃是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万物之“根”,人与万物以天地阴阳的变化为根本、共沉浮。倘若人的阴阳与这四时阴阳这个“根”的变化相悖逆,生命将在本源上受到戕伐,就会生出苛疾、甚至死亡;而如果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相顺从,即人体阴阳必须处在正常的内阳外阴的本位上,处在“正气”的状态上,便能生存,便会苛疾不起,人体生命的这种状态即曰为“得道”。
 
中医自愈机制的最高理性
 
前面已经谈到,中医治病依靠的是自愈机制。自愈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和”,即说,不管什么病,也不管多少病,只要把阴阳调和了,病必自愈。
 
如果要归根究底,追问中医自愈机制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我们作出如下回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人体苛疾不起,是因为“得道”,何谓得道呢?《周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故得道者,答案仍然是实现一阴一阳之和也。《道德经·二十五章》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可以明确下来,如果人体阴阳处于完善的“和”的状态,就能合同于道,就能“道法自然”。
 
“自然”的确实含义又是什么呢?“自”指自在的本身,“然”为当然如此。《道德经》所给出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是道的本来属性,它根本不需要另外效法谁,道本来就如此,法尔如是。”
 
《易传·象传》又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本性是行健的、生生不息的,而“天法道,道法自然”,故可以说,君子以之、即以道这个自然之性而自强不息。
 
综上所说,中医自愈机制的最高理性是:只要人体阴阳处于“阴阳和”的状态,气血就处于通调的状态,人体就能够启动“道法自然”的机制,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康复或“行健”的境界,这也是中医最具精华的思想。如果你觉得这个道理仍然勉强,就姑且作为一个公理来看吧。其实,整个现代科学体系又何尝不是建立在若干公理之上呢?
 
中医方药是如何实现疾病治愈的
 
先从《伤寒论》反映三阴病虚寒本质的三条典型条文入手。《伤寒》第317条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论》第370条曰:“厥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89条曰:“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此三条文仔细一读,就发现都有“里寒外热”的性质,说明什么?
 
寒为阴,热属阳,“里寒外热”意味着阴胜格阳,火不归源,形成较严重的与正常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相逆的内阴外阳的格局及种种相应症状。针对这一情况,四逆汤用附子干姜温化在内的阴寒,用较大量的炙甘草收藏在上在外之浮阳,并使归源之火封藏,以此来恢复三阴经内阳外阴的局面。
 
还可以自主设想一下,在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中,阴阳二气处于相互交感的气化运动过程。如果,在外的阴超过了对阳的正常约束,或曰超过了阴自我的本位而向内侵袭,便会成为阴寒之邪。如果阴邪的侵袭只在表面,这就是表证,或称太阳病,代表方为麻黄汤和桂枝汤;如果阴邪的侵袭进一步深入到半表半里,就成为半表半里证,或称少阳病,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如果阴邪再进一步向内深入,就可以造成里虚寒证,或称三阴病,代表方为四逆汤。反过来,如果在内的阳向上向外的升发超过了阴的正常约束,或曰超过阳自我的本位而越位了,成为阳热之邪,就会造成热证,或称阳明病,代表方为白虎汤或大承气汤。所以,三阳病也好,三阴病也好,所用方药其旨就是恢复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以维持生命能够道法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形成如是观:原典精神的中医学就是建立在人天相应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医学,这意味着对中医任何问题的讨论,必须始终以人天相应为背景。如此,才能保证结论的品质与有效性。(唐农)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