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对痞论述甚详,以方测证,大致可分为热痞、寒热互结痞、寒热错杂痞、气痞、痰痞、悬饮痞、水痞、协热利痞等。
•痞作为症状与胀、闷、满等,作为病机与郁、滞、阻等,作为病证与结、瘕、聚等的区分度不高。痞作为一个概念,其清晰性、准确性、必要性都还有不足。
“痞”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在中医学中或指症状,或指病机,或指病证。临证常用常见,历代论述颇多,但观点杂乱,所识不一,影响学用。兹对其作一梳理阐释。
痞之含义
《说文解字》释“痞”为“痛也。从疒否声”,徐铉注解为“病结也”。《广韵》则将其定义为“腹内结痛”。可见“痞”的本意为“疼痛”。
痞与否古时通义。否(pǐ),在六十四卦中有一否卦,《周易》指为“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因而否意为“闭塞不通”。受此影响,痞在中医学中大都以此为义。在《黄帝内经》中,痞与否通用,或单用,或与近义词组成词组,基本上都反映了上述词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阴所至,积饮否膈”等。《伤寒论》对痞进行了明确界定,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
后代医家都依此作了进一步阐释,如巢元方认为“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成无己指出“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李东垣云“夫痞者,心下满而不痛是也”;朱丹溪谓“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张景岳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
现代辞书如《辞源》《汉语大词典》及《中医名词词典》等,均释“痞”为“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故训汇纂》更是直言“痞”为“闭也、塞也、隔也、不通也、窒也”。由是可言,关于痞的“疼痛”之意已弃而不用。
痞之证机
气机阻塞不舒而成痞。根据病症、病机、病位及轻重等,历代文献中有痞满、痞胀、痞结、痞积、痞块、痞气、痞逆、痞利、痞块、痞硬、痞塞、胸痞、心下痞、痞疾、痞膈、痞蹇等名称。
历代医籍对痞之相关病证的记述较为混乱,如《难经·五十六难》云:“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伤寒论》对痞的论述甚详,通过以方测证,所述痞证大致可分为热痞、寒热互结痞、寒热错杂痞、气痞、痰痞、悬饮痞、水痞、协热利痞等。《中藏经》载有“上、中、下痞”,谓“上痞者,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者是也”;“中痞者,肠满四肢倦,行立难,难食已,呕吐冒昧,减食或渴者是也”;“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八痞”,却未列出具体名称,基本表现是“其病腹纳气结胀满,时时壮热是也”。《类证治裁》述痞为“病在胸膈气分,而外不胀急,但不知饥,不欲食,脉缓弱或虚弦”,并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
有“痞积”一病,《医林绳墨大全》中指“过食生冷,油腻所引致之痞块”,《医衡》中指“疟后痰结或血裹,肝气痞积于胁下者”,《验方新编》中指“凡腹内瘀血凝结,疼痛时发时止”者。此外,《症因脉治》载有“胸痞”,谓“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证治准绳·女科》中载有“妇人痞”,谓“由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搏,积于腹中,牢固不动,有可征验……得冷则发,冷入子脏则不孕,入胞络则月水不通”。《幼科指南》中载有“痞热”,认为“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古今医统大全》载有“痞癖”,谓“腹中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小儿病癖由乳母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
关于痞之成因,《伤寒论》言“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指出本无实邪而反下或本属太阳表证却误下,致里虚邪陷而成痞。《保命集》言:“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丹溪心法》云:“痞者……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皆土之为病也……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化为痞者;有湿热太甚为痞者。”《景岳全书》认为:“虚寒之痞……皆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也。”《临证指南医案》则提出:“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脘膈痞闷,不饥食减,大便不爽,乃气滞于上。”
许多医家都认识到痞应与结胸、胀满、积聚、癖等加以区别。如成无己言:“结胸者,邪结在胸中……痞者,留邪在心下。”朱丹溪认为:“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者,是痞也。”张景岳云:“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林佩琴曰:“心下满而硬痛为结胸,满而不痛为痞。痞则闭而不开,满则闷而不舒。”冯楚瞻在鉴别瘕、痞、癖时曰:“瘕者,是因伤血得之,其状胸膈烦闷,痛引少腹,时或攻筑,上抢心胸,虽不阻食,渐成瘕结,又曰血结……痞者,是因伤气得之,其候心腹膨胀,肚大胁满,痛引腹胁,住在左肋,面黄肌瘦,倦怠无力,久而不治,渐成痞块……癖者,是因积得之,其症如肠癖之疾,便利无度,似痢非痢,似虫非虫,或下鲜血,肚腹干痛,心胸满闷,久而不治,则顽结不散,有类痞状。”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言:“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又在《幼科释谜》中引龚信语:“癖块者,僻于两胁;痞结者,痞于中脘。皆乳哺失节、饮食停滞、邪气相搏而成也。”
目前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列有“痞满”一病,定义为“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因病位在心下(胃脘部),故又可称为胃痞。常见病因有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临证常见分型有邪热内陷型、肝郁气滞型、痰湿内阻型、饮食停滞型、寒热互结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
痞之辨治
治痞须辨虚实。张景岳对此有着精当的认识:“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关于痞之治疗,历代医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张仲景对痞的论治,为后世作了很好的示范。其思路清晰,随机应变,远非单纯的理气消痞,具体可概括为:一者清泻热邪、散结消痞,方选大黄黄连泻心汤;二者扶阳固表、泻热消痞,方选附子泻心汤;三者清上温下、补虚消痞,方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四者温阳化气、利水消痞,方选五苓散;五者和胃降逆、化痰消痞,方选旋覆代赭汤;六者涌吐痰实、宽胸消痞,方选瓜蒂散;七者攻逐水饮、开郁消痞,方选十枣汤;八者温中解表、降逆消痞,方选桂枝人参汤;九者和解少阳、开郁消痞,方选小柴胡汤;十者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选大柴胡汤。
李东垣治痞也有独到之处,如对伤寒误下致心下痞,提出当先“截散其邪气,使不至于痞”,用方可选《南阳活人书》中的桔梗枳壳汤。而对杂病致痞分为五大证类,列方二十余首,如治气滞不利之人参顺气饮子、木香化滞汤、枳实消痞丸等,治虚寒之厚朴温中汤、沉香温胃丸等,治饮食所伤之枳术丸、草豆蔻丸等,治实痞之大消痞丸、三黄枳术丸、枳实导滞丸等。
叶天士治痞则另辟蹊径,常在运脾和胃的基础上,加杏仁、桔梗、枳壳以宣降肺气而助脾胃升降。若有痰热内阻者,则加瓜蒌、枇杷叶等以肃肺气而化痰热。林佩琴总结指出:“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
此外,刘宗浓对“喜行利药以求速效,临时通快”,张景岳对治疗虚痞的“妄用消耗”现象都提出了告诫。
综上所述,痞的基本特征是气的“闭塞不通”,可谓“不通则痞”。尽管历代相关论述很多,现今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规范、整理,但作为症状与胀、闷、满等,作为病机与郁、滞、阻等,作为病证与结、瘕、聚等的区分度仍嫌不高。因此,痞作为一个概念,其清晰性、准确性、必要性都还有不足。(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