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对阳气运行转输的调节作用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1-05
•王居易指出,俞募穴所在部位的皮脉肉筋骨缝隙之间的解剖构造,以及内在的气血运行状态,与俞募穴功能有很大的关联。
 
•由于背俞穴对阳气运行转输有调节作用,所以背俞穴还可以调节元神之府的异常,治疗很多精神方面的疾患。
 
•募穴主要控制脏腑代谢物交换渗灌,其功能既有补又有泻,将代谢产物及时疏泄转输到六腑,与此同时帮助营养物在脏腑的正常输布。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元代滑伯仁《难经本义》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认为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
 
古人在运用俞募穴诊断和治疗脏腑病证方面积累了很多临证经验。历代医家大都认为,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相同,二者既可单独使用,又可配合运用,即所谓“俞募配穴”。俞募穴也可互参协助诊断疾病,谓之“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但对于俞募穴治疗脏腑病证在功能特性上的差异,却并未作出讨论。
 
笔者在跟随首都国医名师王居易教授学习期间,对于腧穴的特性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思考。王居易认为,腧穴的功能与其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必须从古籍文献、腧穴结构特点与临床实践多角度全面认识腧穴功能。下面对俞募穴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文献记载
 
“俞”是流过的意思,背俞穴是气血流动之处,为脏腑的经气在体表转运、输注的部位。《灵枢·背俞》云:“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五脏之腧,皆在于背。”详细记载了背俞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明代张景岳《类经》注:“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腧。”
 
募穴,“募”是汇集、聚结的意思,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对募穴有记载,但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共10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对于二者的区别,《难经·六十七难》写道:“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王冰认为“胸腹曰募,背脊曰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认为六腑病证多取募穴,而五脏病则多取背俞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而眼病多取肝俞,肾虚取肾俞等。但其中更深的治疗机理在文献中并未阐明,留下了理论空白。
 
分布与解剖特点
 
背俞穴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按脏腑位置高低就近输布;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肺募中府,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者;有在他经(肾募京门,脾募章门,大肠募天枢)者;其余都分布于任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
 
腧穴的功能与其经络所属有关,但分布于躯干部的腧穴,其经络特异性却并不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俞募两类特定穴。古今大多医家认为俞募穴功能与其距离脏腑的位置远近有关。王居易则更进一步指出,俞募穴所在部位的皮脉肉筋骨缝隙之间的解剖构造,以及内在的气血运行状态,均与俞募穴功能有很大的关联。
 
腹部主要是腹壁和腹膜两类结构。
 
腹壁由三层扁肌构成,分浅中深三层相互交织,中间有腹直肌,形成封闭腹腔的腹壁。腹部肌肉比较疏松,可以随腹腔压力大小膨胀紧缩,腹壁脂肪组织容易堆积,导致腹肌松弛。腹膜是由结缔组织支持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濡润脏器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腹腔脏器的血液、淋巴和神经组织经由腹膜与外界相连。
 
腹膜形成的重要结构有大网膜、小网膜。其中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呈“围裙”状悬挂于横结肠和小肠之前,内含脂肪、血管、淋巴管等,对体内的细菌异物有强大的清除保护作用。腹膜与古代医籍中提及的“膜原”“膏肓”似有密切关系。
 
人体背部骨性结构是脊柱和胸廓。为保持脊柱的直立支撑头部,其力量主要由竖脊肌承担,背腰部肌肉致密,是全身肌肉精华集中之处,脂肪分布很少,且少有淋巴组织。背部有脊柱脊髓,脊柱两旁的内脏神经节呈节段性分布,支配相应内脏器官。
 
比较腹部和背部的解剖特点不难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腹部没有骨性结构,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组织结构比较柔软疏松,脏器的血液、淋巴组织液借由腹膜与外界相联系,具有阴液“募集、汇集”的物质基础。而腰背部则有脊柱支撑,肌肉发达,肌腠紧实致密,是阳气转输、运行的解剖基础。
 
功能特性
 
募穴分布于阴经,阴受气于五脏。
 
募穴往往靠近相关脏腑的淋巴管,与脏腑淋巴的汇集和大静脉的出入、回流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器以及各类组织都通过淋巴液、组织液得到滋养,同时排出代谢废物。淋巴流动是慢慢汇集以及缓慢流动,不像动脉里血液流动,属一种自然缓慢移动,类似灌渗。且腹部空间大,为液体流动交换提供了空间场所,所以一旦人体代谢出现异常,往往首先表现为腹部脂肪的堆积。
 
背俞穴位于膀胱经,为卫阳运行出入的重要部位。
 
背部是人体阳气较集中的部位,阳主动,可行阳、散阳、通阳,因此所有背部腧穴都具有行气温阳的作用。气的范围广泛,而背部腧穴有温阳行气作用,气率血行,温煦全身。背部腧穴主要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督脉两侧,是阳气最旺盛的经脉。当人体感受寒邪,阳气被郁时,正常的空气对流都会使其脊背拘紧,甚至引发肌肉痉挛疼痛。
 
临床应用
 
背俞穴
 
由于背俞穴可使脏器的阳气达于外,是卫阳出入运行的重要部位,所以背俞穴是治阳虚、气虚的重要穴位。背俞穴也是外邪入侵的部位,所以背俞穴主要是在宣发卫阳之气,保证相应脏腑气化所需的阳气供应。《伤寒论》中所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是由于外感伤寒,则阳气未达。背部易受外邪侵袭,导致阳气闭郁影响脏腑功能。由于各个脏腑对外邪敏感度不同,因此不同腧穴,功能不同。由于背俞穴对阳气运行转输有调节作用,所以背俞穴还可以调节元神之府的异常,治疗很多精神方面的疾患。
 
募穴
 
募穴主要控制脏腑代谢物交换渗灌,即将代谢产物及时疏泄转输到六腑,与此同时帮助营养物在脏腑的正常输布。所以募穴功能既有补又有泻。比如章门穴就具有很强的促进脾运化作用,用于因脾胃运化障碍而出现的乏力、周身沉重等症,具有明确疗效。针刺中极穴可以显著改善膀胱周围血液循环,促使膀胱储尿排尿功能的加强。
 
经络医学理论认为,任何腧穴均具有不同于其他腧穴的特性,这种特性与其所属经脉的循行及所联系脏腑器官有关,更与其自身的组织结构有直接相关性,腧穴流注的“高下浅深”形成了腧穴功能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针灸临床医生要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理论命题,否则中医针灸学可能会陷入“经验穴”“特效穴”的怪圈,极大影响针灸学术体系的发展。(王红民  北京市盲人学校)
Tag标签: 背俞穴(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