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伴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68例分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9卷 论著摘要
作者:毛继康 沐贤友 张文贤 任爱勤 张德余
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心肾内科)
我院1990~1997年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伴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68例,经常规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心绞痛无缓解,加用他巴唑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性46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60~75岁,平均(64.7±3.7)岁。冠心病病史4~18年,平均3年;否认甲亢及心房颤动(房颤)病史;并存高血压28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8例。
2.临床表现:主要以不典型心绞痛、不典型甲亢(消瘦、多汗、怕热、纳差、淡漠、抑郁、失眠、多梦)为临床特征。X线检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增宽18例,左室增大26例,心脏大小正常42例,心脏搏动减弱64例、增强4例。入院2周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甲状腺功能异常68例,其中TT3增高48例,平均(5.16±1.57)nmol/L〔正常值(1.77±1.00)nmol/L〕;TT4增高36例,平均428.0 nmol/L〔正常值(113.9±40.5)n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平均(4.25±1.68) mU/L〔正常值(3~10)mU/L〕。ECG:窦性心动过速16例,阵发性房颤8例;心肌缺血前壁46例、下壁16例、高侧壁6例;ST段下降0.1~0.25 mV,心绞痛发作时有明显动态变化。
3.治疗和观察方法:给予消心痛10 mg每天3次,肠溶阿司匹林0.3 g隔天1次;血压增高者心痛定5~15 mg每天3次,心率>120次/min者氨酰心安12.5~25.0 mg每天2~3次;有心绞痛反复发作者5%葡萄糖250 ml加硝酸甘油5~10 mg(20~40 μg/min)及肝素钠1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7~14天为1个疗程。在上述治疗1个疗程无效时加用他巴唑10~15 mg每天3次,半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1次,1个月观察疗效。随访期间每1个月复查甲状腺
功能1次,治疗1~3个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消失,心电图明显好转;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二、结果
心绞痛常规治疗68例均无效;加用他巴唑治疗后显效4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他巴唑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χ2检验,P<0.01)。他巴唑治疗2周后,TT3降至正常者5例,TT4降至正常者3例,其余患者TT3下降,平均为(3.45±1.32)nmol/L,TT4为(232.0±53.0)nmol/L,治疗前、后TT3、TT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为t检验,P<0.01)。
三、讨论
不典型甲亢引起心绞痛主要由基础代谢率增高,心肌对缺氧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因舒张压低、微循环障碍、心动过速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1〕;另一方面,由于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血中儿茶酚胺显著增加,使微动脉痉挛、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及供血不足〔2〕。老年人甲亢心血管症状突出的原因是老年人心血管储备能力下降、隐性心肌缺血率增加、机体房颤阈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3〕,是阵发性房颤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伴不典型甲亢常引起误诊、误治,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因此治疗上除常规应用扩冠、抗凝、β受体阻滞剂外,必须加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使基础代谢率降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才能使心绞痛消失。
张德余(进修生)
1,Tajirij,Masked. Thyroid dysfunctio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pn Heart J,1986,27:183.
2,徐爱华,李锐松,秦正誉.甲亢患者血液流变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0,2:107-108.
3,杨萍,崔易声,周方钧.老年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血管表现.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6,4:212-213.
(收稿日期:20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