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颈椎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颈椎病牵引角度临床观察

颈椎病牵引角度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0年第2期第8卷

作者:高翔 袁有凤 徐永先

单位:高翔(空军杭州疗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袁有凤(空军杭州疗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徐永先(空军杭州疗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关键词:牵引;颈椎病;角度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205(2000)02-00 33-02

  颈椎牵引治疗是公认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甚速,尤其在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报道较多,而侧重牵引角度问题报道较少。我们于1992~19 98年对356例门诊颈椎病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重点对牵引角度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取得较 确切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356例,其中不同角度牵引组(A组)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 ;病程6个月~12年,平均8年半;神经根型78例,颈椎型10例,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5例, 交感神经型3例。垂直位牵引组(B组)254例,男122例,女132例;年龄25~70岁,平均44岁 ;病程3个月~25年,平均9年;神经型189例,颈椎型24例,脊髓型12例,椎动脉型20例, 交感神经型9例。两组神经根型患者均占75%以上。主要症状及体征为颈痛,肩臂手指麻木或 疼痛,椎旁压痛,颈肌紧张痉挛,颈椎棘突不正,压颈试验及上肢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表 现为骨质增生,颈椎曲线变直,椎间隙变窄等。

  采用自制可调节角度颈椎牵引架,用枕颌帆布带进行坐位牵引。A组牵引角度根据增生部位 和生理曲度情况,选择1~30°[1](表1)。牵引重量男性从6kg开始,逐渐增加到1 0kg,最大为15kg;女性从5kg开始,逐渐增加到9kg。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1次,20次 为1疗程。B组除牵引角度为0°不变外,其它方法剂量同A组。两组共有84例辅以理疗与按摩 。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无效 :牵引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显效率比较,χ2=4.81,P<0.05,差异有显著性,前后病情无变化。

表1 各型颈椎病不同角度牵引分布(例)

牵引角度 神经根型 颈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型
1~5 0 2 0 5 1
~10 0 2 2 0 1
~15 0 3 4 0 1
~20 9 2 0 0 0
~25 37 1 0 0 0
~30 32 0 0 0 0

  2 结果  A组显效82例占80.4%,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B组显效173例占68.1%,有 效7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6%。 A组疗 效明显优于B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颈项痛,肩臂麻痛、椎间孔压迫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等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 著性(P<0.01),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X线片见两组骨质增生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但生理曲度,椎间隙等,于治疗后A组改善较B组明显(P<0.05)。两组神 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最佳(表2),其显效率比较,χ2=4.42,P<0.05,差 异有显著性,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表2 两组颈椎病疗效观察(例)

类型 显效 有效 无效
A组 B组 A组 B组 A组 B组
神经根型 74 160 4 29 0 0
颈 椎 型 6 12 4 12 0 0
脊 髓 型 1 0 5 12 0 0
椎动脉型 1 1 3 16 1 3
交感神经型 0 0 2 6 1 3

  3 讨论  在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解除骨赘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纠正椎体错位,消除颈部肌肉痉挛 ,恢复椎体内外平衡,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尤其颈椎病患者大多年迈,病程长,症状多 ,手术治疗从安全性及疗效两方面来看均非首选方法;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节段,解 剖生理功能复杂,有重要的血管及神经组织毗邻,本身较易引起外伤及劳损,手法治疗不当 或频繁手法复位治疗,均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非手术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有其特殊地 位,非手术疗法从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来看似首推牵引治疗。

  观察证明,不同角度牵引显效率明显高于垂直位牵引,尤应结合临床表现,对照颈椎X线片 选择最佳角度。如直线型的牵引角度多采用直立或前倾,反弓型的牵引角度为直立或后仰, 对成角型则采用直立牵引辅以按压手法或间隙牵引[3]。对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牵引 ,其牵引角度亦不同,如神经根型多采用颈前屈20~30°角,颈型采用颈前屈20°以下,脊 髓型采用颈后仰10°~15°角,椎动脉型采用5°以下等。如果症状不减轻可分别调整牵引 角度,通过牵引后数分钟患首即可感觉舒适,医生可按此确定角度,依此法治疗神经根型颈 椎病常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总之颈椎病治疗一定要结合临床,牵引角度尤需重视。

  作者简介:高翔(1965-),男(汉族),浙江嘉兴,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李世民.颈椎病516例体位角度牵引治疗报告.全国第三届颈椎病学术研讨会 论文汇编,1991,183

  [2] 杨克勤主编.颈椎病.北京:民卫生出版社,1988,65

  [3] 李晶.颈椎病牵引的力学实验及临床运用.全国第三届颈椎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 991,14

收稿日期:1999-08-27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评估颈椎病疗效的实验指标之一
焦点新闻
·如何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
·颈椎手术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颈椎病患者应保持什么样的睡眠体位?
·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分析
·活血通下汤治疗骨折患者便秘
·脊髓损伤病人的便秘
·脊髓型颈椎病与性功能障碍
·失血、内毒素所致的MODS大鼠胃肠道激素的变化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