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可作为评估颈椎病疗效的实验指标之一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9年第5期第7卷 临床报道
作者:欧阳八四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3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颈椎病
中图分类法: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205(1999)04-0039-02
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因其病变特点,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临床采用的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程度、症状量表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的改变等方面加以评定的方法,由于各自的缺陷而难以形成共识。近年来由于颈椎病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的确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增加了一个实验指标,笔者的观察表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作为评定颈椎病疗效的实验指标之一。
1 观察方法
笔者在两个不同时期分别以短刺加电针、牵引加短刺为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84例,男35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8岁,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15年;按颈椎病分型,颈型9例,神经根型42例,椎动脉型17例,交感神经型9例,混合型7例;治疗结束后按痊愈、显效、好转、无效评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测定一次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指标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与体征均消失,正常学习工作。显效:症状缓解,体征基本消失,无功能障碍。好转:主要症状减轻,体征亦有改善,但劳累后症状易复发。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未有改善者甚则加重者。将痊愈与显效归为临床治愈范围。
3 观察结果
3.1 临床治疗结果 痊愈32例,占38.10%;显效29例,占34.52%;好转18例,占21.43%;无效5例,占5.95%。
3.2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见表1~表4)
表1 治疗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s)
项 目 |
治疗前 |
治疗后 |
P值 |
高切速全血粘度(比) |
5.57±0.31 |
4.70±0.27 |
<0.05 |
低切速全血粘度(比) |
9.46±0.52 |
8.02±0.42 |
<0.01 |
血 浆 粘 度(比) |
1.70±0.10 |
1.50±0.06 |
<0.05 |
血 球 压 积(%) |
45.21±3.25 |
41.70±3.17 |
>0.05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
21.99±1.97 |
18.10±1.62 |
<0.05 |
血 沉(mm/h) |
16.68±1.14 |
14.60±1.07 |
>0.05 |
纤维蛋白原 (g%) |
0.44±0.03 |
0.31±0.02 |
<0.01 |
4 分析讨论
颈椎病的发生主要缘于外伤及退变,椎体的增生、纤维环的老化等改变了原来颈椎的静力平衡系统,从而引起其周边的神经根、肌肉、韧带的水肿、紧张及增厚变粗,动力平衡系统亦为之失衡。反复的刺激,改变了局部的微循环,使局部组织处于激惹状态,增加了交感神经的张力。这种机械性的卡压和化学性的刺激是引起颈椎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主要原因。从而也符合中医对其的认识—筋脉不坚、外邪侵袭,导致经脉痹阻。
表2 临床治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s)
项 目 |
治疗前 |
治疗后 |
P值 |
高切速全血粘度(比) |
5.56±0.32 |
4.32±0.26 |
<0.01 |
低切速全血粘度(比) |
9.47±0.52 |
7.71±0.40 |
<0.01 |
血 浆 粘 度(比) |
1.71±0.10 |
1.45±0.06 |
<0.01 |
血 球 压 积(%) |
45.18±3.24 |
40.85±3.08 |
>0.05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
21.11±1.98 |
17.48±1.60 |
<0.05 |
血 沉(mm/h) |
16.83±1.15 |
14.80±1.10 |
>0.05 |
纤维蛋白原 (g/%) |
0.44±0.03 |
0.29±0.02 |
<0.01 |
表3 临床好转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s)
项 目 |
治疗前 |
治疗后 |
P值 |
高切速全血粘度(比) |
5.24±0.29 |
5.18±0.28 |
>0.05 |
低切速全血粘度(比) |
9.41±0.48 |
8.24±0.43 |
<0.05 |
血 浆 粘 度(比) |
1.67±0.09 |
1.61±0.08 |
>0.05 |
血 球 压 积(%) |
45.60±3.26 |
43.69±3.16 |
>0.05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
21.75±1.96 |
19.48±1.71 |
>0.05 |
血 沉(mm/h) |
16.28±1.13 |
14.09±1.06 |
>0.05 |
纤维蛋白原 (g/%) |
0.43±0.03 |
0.33±0.02 |
<0.05 |
表4 临床无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s)
项 目 |
治疗前 |
治疗后 |
P值 |
高切速全血粘度(比) |
5.66±0.30 |
6.49±0.33 |
>0.05 |
低切速全血粘度(比) |
9.54±0.53 |
9.96±0.51 |
>0.05 |
血 浆 粘 度(比) |
1.69±0.09 |
1.73±0.08 |
>0.05 |
血 球 压 积(%) |
44.41±3.24 |
49.61±3.17 |
>0.05 |
红细胞电泳时间(s) |
21.38±1.95 |
20.71±1.82 |
>0.05 |
血 沉(mm/h) |
16.31±1.41 |
13.96±1.05 |
>0.05 |
纤维蛋白原 (g/%) |
0.47±0.04 |
0.49±0.04 |
>0.05 |
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很多,而改善其某一影响因素,均能改变血液的流变特性。从上述总的观察结果来看,颈椎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使得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有所增加,使血细胞处于相对分散状态(红细胞电脉时间结果P<0.05),但对总的细胞体积与数量改变不大(血细胞压积结果P>0.05)。从低切变的全血粘度显著降低来看,说明此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加,减少了其间的聚集反应;而从血浆粘度的降低及纤维蛋白原的减少来看,治疗降低了血清中的脂质等成份,并使纤维蛋白原部分分解,减少了它们形成网状结构的机会。这些结果也提示了中医活血通络作用对人体理化方面的改变之一是降低了血液的粘滞性。
从临床治疗不同结果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上可以看出,临床治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最佳,典型地反应了临床结果与它的一致性。而无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也提示了临床效果与之的一致性。当然这其中的改变并否一成不变,如痊愈等病人血球压积及血沉的改变结果P>0.05;好转病例的纤维蛋白原、低切速下全血粘度比等均明显改善(P<0.05)。在临床中,我们尚不能绝对地认为改善了血液流变性就治愈了疾病(个别无效病例的某一指标改变亦有显著意义P<0.05),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提示了人体血液粘滞性的改变,可使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变。由于血液流变性与颈椎病的相关性,从笔者较为有限统计结果来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可作为评估颈椎病疗效的依据之一。尤其是对于临床治愈病例。作者简介:欧阳八四(1964-),男(汉族),江苏省丹阳市人,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