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加大对耕牛化疗力度的效果评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5卷 调查防制
作者:徐兴建 杨先祥 陈柳燕 任润香 戴裕海 王文梁 蔡宗大 何其林 施昌夫 谢绪发
单位:徐兴建 杨先祥 陈柳燕 任润香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70);戴裕海 湖北省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王文梁 潜江市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蔡宗大 何其林 潜江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施昌夫 谢绪发 潜江市熊口镇血防站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对中度流行区的目标是控制发病。我省实施项目工作以来,到1994年通过全省疾病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在中度流行区人群粪检阳性率1993年仅比1992年下降28.8%,其效果远不如高度流行区的理想(高度流行区下降49.1%)。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因为耕牛化疗覆盖率不高。按世行项目的技术实施细则,我省在中度流行区每年只对35%的耕牛治疗1次,这样可能由于对主要传染源牛的控制力度不够而影响防治效果。为探讨在中度流行区防治策略,特以加大对牛的化疗覆盖率,比较牛的化疗强度与控制发病效果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现场选择 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随机抽取中度流行程度的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现场。这2个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相似,实验组吴家垸村人口1340人,耕牛79头。对照组湾村人口946人,耕牛58头。两村各有5个自然村。
1.2 防治策略 在实验组连续2年每年秋季对牛的化疗复盖率由35%提高到75%,治疗方法按项目技术方案执行。而对于人群的查治各和易感环境的查灭螺均按项目中度流行区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对照组的人群和耕牛的查治病及查灭螺则全部按项目中度流行区实施细则执行。
1.3 基线调查及效果考核方法 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前和结束之后对人群采用粪便集卵孵化加Kato-Katz法定量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耕牛则采用粪便定量孵化法,阳性者作集卵计数。易感地带螺情和野粪调查采用随机加环境抽样方法进行,计算钉螺和野粪的阳性率。
2 结果
2.1 耕牛化疗及效果考核情况 实验组耕牛总头数1995年为79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2年共化疗81头,占当年耕牛总数的50%。对照组耕牛总数1995年为58头,2年共化疗40头,为当年耕牛总数的35%。经过2年的化疗,到1997年春季,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耕牛粪检阳性率比干预措施前的1995年分别下降77.52%和48.25%(表1)。
表1 耕牛不同化疗覆盖率干预前后粪检结果
Table 1 The Stoo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attle After Chemotherapy
组
Groups |
年份
Years |
检查头数
No.of
Examined Cattles |
阳性头数
No.of
Infection Rate |
阳性率(%)
Infection
Rate |
比干预前下降(%)
(1997/1995)
Decrease Rate |
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 |
1995 |
79 |
9 |
11.39 |
77.52 |
1997 |
78 |
2 |
2.56 |
对照组
Control |
1995 |
58 |
6 |
10.34 |
48.25 |
1997 |
56 |
3 |
5.35 |
2.2 人群化疗及效果考核情况 根据项目技术方案,中度流行区只对粪检阳性者治疗,经过2年实施,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粪检阳性率分别下降66.62%和49.45%,人群算术EPG分别下降69.51%和50.83%,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粪检阳性率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表2、表3)。
表2 试区干预措施前后人群粪检阳性率变化情况
Table 2 The Population Infection Rate of Stool Examination After Carrying Out Counter Measures
组别
Groups |
年份
Years |
粪检人数
No.of
Examined People |
阳性人数
No.of
Infection People |
阳性率(%)
Infection
Rate |
比干预前下降(%)
(1997/1995)
Decrease Rate |
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 |
1995 |
816 |
110 |
13.48 |
66.62 |
1997 |
866 |
39 |
4.5 |
对照组
Control |
1995 |
681 |
75 |
11.01 |
49.95 |
1997 |
635 |
35 |
5.51 |
表3 试区干预措施前后人群感染度变化情况
Table 3 Infectiosity of Population After Carrying out Counter-Measures in Test Regions
组别
Group |
年份
Year |
粪检
人数
No.of
Examined |
粪检阳性
人数
No.of
Infection |
卡氏法
阳性人数
No.of
Infection
with Katz |
其中
粪阴卡阳
No.of Both
Negative in
Hatching and
Positive in Katz |
算术
EPG
EPG |
比干预前
下降(%)
(1997/1995)
Decrease
Rate |
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 |
1995 |
816 |
96 |
24 |
14 |
119.75 |
69.51 |
1997 |
866 |
39 |
4 |
0 |
36.65 |
对照组
Control |
1995 |
681 |
68 |
23 |
7 |
115.13 |
50.83 |
1997 |
635 |
35 |
5 |
0 |
56.6 |
2.3 耕牛野粪调查情况 干预措施前后对耕牛野粪调查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耕牛野粪阳性率分别下降70.63%和50.05%(表4)。
表4 试区干预措施前后耕牛野粪调查结果
Table 4 The Results of Stool Examination in the Fields
年份
Yesrs |
实 验 组
Experiment Groups |
对 照 组
Control |
调查处数
No.of
Investigated
Places |
阳性处数
No.of
Positive
Places |
阳性率(%)
Infection
Rate |
调查处数
No.of
Investigated
Places |
阳性处数
No.of
Positive
Places |
阳性率(%)
Infection
Rate |
1995 |
64 |
7 |
10.93 |
67 |
6 |
8.95 |
1997 |
64 |
2 |
3.12 |
67 |
3 |
4.47 |
比干预前下降Decrease Rate
(%)
(1997/1995) |
70.63 |
50.05 |
2.4 试区螺情调查情况 在试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螺情调查结果显示,活螺平均密度实验组下降54.6%,对照组下降51.2%。钉螺阳性率实验组100%下降,对照组下降49.4%(表5)。
表5 试区干预措施前后钉螺调查结果
Table 5 The Comparasion of Snail Survey Results in 1995 and 1997
组别
Groups
Rate |
年份
Years |
调查面积
(亩)
Investigated
Area
(Mu) |
调查框数
(框)
No.of
Investigated
Frames |
活螺平均密度
(只/0.11m2)
Average Density
of Alive Snails
(in/0.11m2) |
解剖螺数
(只)
No.of
Anatomise
Snails
(Pieces) |
钉螺阳性
率(%)
Infection
of Snails
(%) |
实验组
Experimental
Groups |
1995 |
153 |
580 |
0.97 |
568 |
0.88 |
1997 |
153 |
580 |
0.44 |
255 |
0 |
比干预前下降Decrease Rate (%) |
54.64 |
100 |
对照组
Control |
1995 |
100 |
550 |
0.86 |
473 |
0.85 |
1997 |
100 |
550 |
0.42 |
231 |
0.43 |
比干预前下降Decrease Rate (%) |
51.16 |
49.41 |
3 讨论
3.1 在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的防治对策研究,国 内外以往开展过多种优化组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研究〔2~4〕,但多数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群的查治并结合易感环境的改造等方面进行干预,并且研究现场一般选择流行程度较重的地区进行研究工作。因此,一旦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重度流行的程度将显著下降。这种防治对策的效果是众所周知的。 但在中度流行区,为排除其它干预措施的混杂因素,仅对湖沼地区的主要传染源耕牛加大化疗覆盖率的干预措施,而对人群和钉螺均采用常规防治的对策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通过2年的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2 在中度流行区,由于耕牛的病原学检查工作量大,在现场难以全面实施。世行血防贷款项目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项目技术方案中,要求对中度流行区的耕牛不作病原学检查而直接对35%的耕牛进行化疗,这一防治措施是可行的。但全省2年的实施结果显示,中度流行区的防治效果不如高度流行区。本研究将耕牛化疗覆盖率由35%加大到50%,结果显示,耕牛阳性率在实验组由干预措施前的11.39%下降到干预措施后的2.56%,比干预前下降77.52%,从耕牛的阳性率的下降幅度来看。实验组可以由中度流行区降到低度流行区。而对照组尽管比干预前下降48.25%,但其阳性率仍保持中度流行区的范围内。
3.3 试区在实验组由于加大了耕牛的化疗覆盖率,不仅耕牛的粪检阳性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而且耕牛的野粪阳性率亦明显下降,尤以钉螺阳性率下降为突出。由此表明,适当加大对耕牛传染源的化疗覆盖率,对降低传播程度是非常有效的。
*本研究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血防项目资助(编号JRMC6-28)
4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张绍基、姜庆五、宁安等.对血吸虫病化疗策略改进的几点思考.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8(1):44.
3.汪天平、吕大兵、肖祥等.建立控制牧场防治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8(1):29.
4.WHO.The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1993.
收稿日期:1998年4月1日 修回日期:1998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