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脑胶质瘤的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第8卷 短篇与病例报告
作者:李剑宏 唐荣华
单位:李剑宏(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脑血管病医院);唐荣华(同济医科大 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脑型血吸虫病出现颅内压增高并非少见,发病形式,临床表现酷似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颅CT貌似脑胶质瘤,现将我院3例误诊为脑胶质瘤病人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例1,男,41岁,农民。因左侧上下肢无力,麻木5月,伴头痛呕吐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增高,有感觉障碍,无病理反射,腰穿CSF检查压力1.75kPa,细胞数8×106/L,蛋白定量0.5g/L,脑电图示右侧颞顶区局灶性慢波,头颅CT示右侧颞顶大片不规则指状低密度阴影。右侧脑室轻度受压与移位。增强后低密度区未见强化。CT诊断:右顶叶胶质瘤,行开颅肿块切除术,术后病变组织活检证实为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头痛明显减轻,眼底水肿消退,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消失。
例2,男,30岁,农民,因发作性右口角及右上肢抽动并扩展到全身抽搐8月伴头痛。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上肢肌力Ⅳ-级,病理反射阴性,腰穿CSF压力1.45kPa,细胞数2×106/L,蛋白定量0.45g/L,脑电图示左额颞部高幅θ波活动,头颅CT示左颞叶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增强以后病变区无明显强化。CT诊断:左额叶胶质瘤,行开颅肿块切除术,术后B超提示血吸虫性肝脏病变。追问病史,患者来自血吸虫疫区,作多次免疫学检查:血吸虫抗体阳性。术后作脑组织活检为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及抗癫痫治疗,患者病情得以完全控制。
例3,男,37岁,农民。因头痛2月伴呕吐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颅神经无异常,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Ⅴ级,无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腰穿CSF压力1.6kPa,细胞数2×106/L,蛋白定量0.35g/L。头颅CT示右额叶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右侧脑室前角受压轻度变形,中线移位。增强后病变区无强化,边界仍然不清。CT诊断:右额部胶质瘤,开颅肿块切除术,作病变组织活检证实为脑型血吸虫病。术后查血吸虫抗体阳性。经吡喹酮治疗后头痛消失。
2.讨论
脑型血吸虫病临床症状复杂,容易误诊,本文3例误诊为脑胶质瘤原因分析如下。
(1)病史询问不详细,流行病学资料对脑型血吸虫病诊断帮助很大,但常被忽视。本文2例在病理切片证实后才了解患者曾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而1例在术后B超检查发现血吸虫性肝脏损害才考虑脑型血吸虫病。因此对貌似脑肿瘤的农村青年患者应注意是否有疫水接触史,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2)对本病认识不足,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开展,脑型血吸虫病逐渐少见。此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当患者以进行性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就诊,而CSF、脑电图、头颅CT扫描与颅内肿瘤极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3)CT对脑型血吸虫病诊断特异性差。毛世春等报告头部CT平扫时,虫卵肉芽肿为条片状,结节状,团块状混合密度或等密度块影。增强后该块影明显强化,肉芽肿周围及附近的白质水肿区和软化灶呈现大片低密度影象,形态不规则,伴脑室受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移位。但本文3例CT平扫示低密度病灶增强后不强化且有占位效应的特点,与脑胶质瘤相似。而CT扫描显示不同的影象改变可能与患者就诊时的病期不同相关,大片不规则低密度阴影可能系脑型血吸虫病灶周围较广泛的脑水肿影象属急性期改变。而慢性期虫卵肉芽肿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的强化块影。因此,作动态CT扫描对临床诊断脑型血吸虫病,减少误诊率有其重要意义。
(1999-11-30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