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宁加化疗、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6期
张树才 刘桂梅 胡范斌 范晓方 杨新杰 顾艳斐 吴卫华 王群会
摘 要 目的:观察博宁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应用博宁治疗及放射治疗对照研究。结果:40例博宁治疗组患者骨痛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达50.0%。其中,单用博宁组有效率为84.6%,博宁合并放疗组有效率为91.6%,博宁合并化疗组有效率为86.7%,三组间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40例单纯放射治疗的骨转移患者止痛总有效率为82.5%,显效率为35.0%。博宁应用中除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外,无明显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结论:博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双膦酸盐制剂,可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中。
关键词:肺癌 骨转移 博宁 放射治疗
肺癌发展的不同阶段约50%的患者可发生全身骨转移,因骨转移而引起的剧烈骨痛、功能障碍及可能出现的病理性骨折等都会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姑息性放疗,同位素治疗及化疗和麻醉止痛治疗是既往治疗骨转移的主要方法,但因放射野过小,副反应大及成瘾性等问题,使疗效均不甚满意。近几年来,由于双膦酸盐药物的开发和利用,使多发性骨转移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明显的止痛效果已受到广泛关注。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应用深圳海王药业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双膦酸盐制剂-博宁(帕米膦酸二钠)对4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了观察,同时对40例单用放射治疗的骨转移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共80例,均为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25~86岁,平均55.5岁。疗前KPS评分为50~80分,中位65分。病理学分型:腺癌44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14例。所有80例患者均存在经ECT骨扫描、CT及MRI证实的单发性或多发性骨转移,单发18例,占22.5%,多发性62例,占77.5%,临床上均存在Ⅰ~Ⅲ级的骨痛症状及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障碍。80例患者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博宁治疗及放射治疗。博宁治疗组中13例单用博宁治疗,12例配合放疗,余15例均配合化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博宁治疗组博宁60~9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维持4小时以上,2周后追加博宁30~60mg,静滴。
1.2.2 单纯放疗组常规剂量照射:DT200cGy/次,总量DT3000~4000cGy/3~4周。大剂量照射:DT300~500cGy/次,2~3次/每周,3~4周。放疗剂量DT2000~4000cGy。
1.3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3.1疼痛分级 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可耐受,不需用药物止痛。Ⅱ级:疼痛较重,影响休息,一般镇痛药能奏效。Ⅲ级: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需要麻醉药止痛。
1.3.2疗效评价指标显效:疼痛减轻二个级别以上。有效:疼痛减轻一个级别者。无效:疼痛减轻,但在疗程中,又恢复至原有状态。疼痛未减轻或加重者。
1.3.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钙、磷及心电图等。治疗的第0、7、14、21天,分别记录疼痛程度情况,治疗结束后根据最终疼痛的改善情况来判断疗效。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40例博宁组患者应用博宁后止痛效果见表1。止痛总有效率为87.5%,博宁单用组与放疗、化疗合用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博宁不同治疗方案对肺癌骨转移骨痛缓解情况例(%)
分组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单用博宁组 |
13 |
6 |
5 |
2 |
11(84.6) |
合用化疗组 |
15 |
7 |
6 |
2 |
13(86.7) |
合用放疗组 |
12 |
7 |
4 |
1 |
11(91.6) |
总计 |
40 |
20 |
15 |
5 |
35(87.5) |
40例单纯放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2.5%,其中常规剂量照射与大剂量照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同时与博宁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也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放疗组与博宁组对肺癌骨转移骨痛缓解情况例(%)
分组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博宁治疗组 |
40 |
20 |
15 |
5 |
35(87.5) |
放射治疗组 |
40 |
14 |
19 |
7 |
33(82.5) |
2.2 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40例博宁治疗组患者及20例单纯放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无明显高血钙发生,治疗后其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3 毒副反应
40例博宁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仅5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腹部不适等,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无血象变化,心、肝、肾功能无损害。40例单纯放疗组患者治疗后有9例出现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16例出现乏力,另有发热2例,血象下降3例。
3 讨论
肺癌骨转移是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机制为全身或局部体液因子刺激破骨细胞,引起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骨质溶解加快。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控制溶骨性骨破坏及止痛效果较理想的药物。帕米膦酸二钠是新一代双膦酸盐药物,其对骨转移的作用机制主要为[1]:1)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转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2)药物吸附于骨小梁表面,直接阻挡破骨细胞对骨的溶解破坏;3)药物被骨骼中破骨细胞吸收后滞留在细胞浆中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其对骨质的吸收作用;4)抑制破骨细胞合成释放前列腺素、乳酸等致痛介质和炎性介质。博宁(帕米膦酸二钠)是一种国产双膦酸盐制剂,其对骨转移的作用除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外,还可作用于甲状旁腺相关肽、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及生长因子等,因此,对于以成骨型骨破坏较多的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及以溶骨型骨破坏为主的肺鳞癌骨转移疗效均较明显。本文报告4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博宁治疗止痛总有效率达87.5%,其中,显效率为50.0%,对鳞、腺及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均较满意,尤其对于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更为明显,但多发性及单发性骨转移的止痛效果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其结果与既往报道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相似[2~4]。
此外,本文对单用博宁组及博宁合并放疗和化疗组患者分别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相似,相互间无明显差异。提示单用博宁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其止痛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另对4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了单纯放疗的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其止痛总有效率为82.5%,与博宁组无明显差异,但其治疗副反应明显增多,且受到照射剂量及多发骨转移放射野过小的影响,疗效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放疗对骨转移癌有明确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可明显延缓病变的进展,因此,作者认为尽管单独应用博宁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疗效较高,但因其主要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为主,不具备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不影响肿瘤本身的发展过程,故尚需与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在缓解骨痛的同时,对原发肿瘤及骨转移癌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博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除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外,仅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未见其他明显毒副反应。提示博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早期、重复、多疗程应用及联合放疗和化疗可明显改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肿瘤内科(北京市 101149)
参考文献
1 Rubengs RD, Fogelman I. Bone metastas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135~ 41, Springer- Verlage 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
2 张力,管忠震,何有兼.帕米膦酸二钠与氯甲膦酸二钠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癌症,化疗专辑,1997;16(6):430
3 Burckhardt P. Disodium pamidronate (APD)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cy related disorders. 120~ 33, Hans Huber Publishers Toronto Lewiston N Y Bem stuttgart
4 Fitton A, Mctavish D. Pamidronate: a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resorptive bone disease. Drug, 1991;4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