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肺炎诊治中出现的医疗事故
案情
例1 男,20岁。1973年1月13日上午因畏寒、体温40.5℃,痰中带血丝入院。白细胞5.5×109/L(5500/mm3),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8%,啫酸性细胞2%,血中查到疟原虫,诊断疟疾。给予抗疟治疗,体温持续在40℃,下午病人躁动,白细胞14.9×109/L(14900/mm3),中性粒细胞74$,淋巴细胞2%,啫酸粒细胞2%,单核细胞4%,并发现间日疟原虫。经物理降温用及肌注冬眠灵25mg和苯巴比妥钠无效,出现大小便失禁。当日20时30分血压下降,呼吸心搏停止。死后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右肺大叶性肺炎、休克型。
例2 男,57岁。1981年2月11日因咳嗽、血痰、胸痛1天入院。白细胞59.8×199/L(59800/mm3)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2%,单核细胞4%。胸部透视右肺及左肺部斑片状阴影,X线诊断肺结核。因无传染科转他院急诊室,呼吸心搏停止死亡。
例3 女,30岁。1975年3月3日因胸痛、咳嗽、血痰、发热3天入院。体检急性热病容,体温39.5℃,脉搏120/min,呼吸30/min,血压14.1/9.6kPa(106/72mmHg)胸廓对称,右侧呈浊音,两肺均可闻及干性罗音,以右侧为著。胸部透视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白细胞23.30×109/L(2300/mm3),中性粒细胞93%。尿蛋白(+++)。论断大叶性肺炎伴有轻度心衰。乃四四环素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及西地兰静注。第二天上午静脉滴注时出现寒颤、呼吸急促、紫绀,立即停止输液、吸氧、肌内注射鲁米那钠,止述症侯虽好转,但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两肺出现水泡音,继而神志不清,瞳孔略散大,血压9.31/5.3kPa(70/40mmHg)。15分钟内肌内注射肾上腺素2次共1.5mg,呼吸心搏停止。经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心内注射三联针无效死亡。
评析
例1入院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高,片面相信实验室检查,未能结合发病季节和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对血痰未引重视,也未作细致的体检,导致疟疾的片面诊断,贻误了肺炎治疗时隔时机,致使患者死于中毒性肺炎。例2忽视了临床症状与体片的阳性所见,也未分析病情,片面依赖放射科的诊断。一般结核发病不急,白细胞不会达到59.8×109/L(59800/mm3)。按本例的年龄及发病情况,应首先想到肺炎,特别是中毒性肺炎,在这种情况下搬动病人,极易引起年龄用计循环呼吸衰竭。例3对中毒性肺炎伴有感染性休克并发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治疗不充分;输液中出现反应时仅认为是过敏性休克,于短期内注射过量的肾腺素,对心机炎极为不利,且错误使用了呼吸抑制剂,而对抗休克、抗感染治疗不力,致使患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本文3例均为急性起病,病程仅1~3天,入院时均有发热、咳嗽、血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例2、例3X线检查肺内均有阴影,肺炎的临床症状不是比较典型的。疟疾的发作有其周期性热型、呼吸道症状则罕见。例1并无以上痢疾特下载,例2亦不具有肺结核慢性微热起病及结核吓毒症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如此之高,均说明为急性细菌性感染。本文3例均有血痰,但无原发心脏病和体循环静脉血栓病史,故肺梗塞可不考虑。例2年龄大,虽需排除肺部肿瘤,但当时病情进展很急,首先应积极抗炎处理,密切注意生命体征,不可妄予搬动,以免促成循环呼吸衰竭。
感染性肺炎中以细胞性肺炎为量多,在成人中约占80%。其余如过敏、物理、化学、免疫性因素皆可引起。近年来医院内引起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中,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明显减少,而革兰花氏阴性杆菌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啫肺军团杆菌则增多。
典型肺炎的诊断并为困难,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感染增多,致病菌发生变异,加上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以及并发症增多等因素,致使不典型病例增多。例如,X线示整叶病变者不多见,而以节段性改变较多,少数可呈团块状阴影改变。细菌性肺炎特别是肺炎双球菌性肺炎,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状,如果炎症波及心肌可引起心肌炎,波及心包可引起的心包炎,出现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下叶肺炎炎症可波及膈]胸膜,由于第Ⅶ~Ⅷ肋间神经同时分布于腹部,这些肋间神经受天炎症刺激可产生腹痛,常易误诊为急腹症。作者曾遇到1例腹痛入院拟诊为胃穿孔的患者,当术前再次体检时,发出错肺部罗音,而腹部体片转为不明显,胸片证实为肺炎,从而免除了不必要的手术。
200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