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肺结核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泰利必妥加抗痨药联合化疗对复治菌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泰利必妥加抗痨药联合化疗对复治菌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3期第22卷 临床研究

作者:陈永洪 常发辉 王纪明 何柏成 邵美芬

单位:陈永洪 常发辉 王纪明 何柏成:江苏杨中市结防所;邵美芬:江苏镇江市血防所

关键词:泰利必妥;肺结核;药物疗法

  泰利必妥是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独创开发的新喹诺酮类广谱口服抗菌药,它高效低毒,对结核菌有效。我们于1993-06~1997-12对本市结防所门诊收治的5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采用泰利必妥与抗痨方案联合抗结核治疗以探索该药对复治肺结核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择对象

  ①初治失败,规则化疗6个月痰菌仍阳性,治疗过程中病灶扩大或出现空洞,需要改变原化疗方案者。②复治失败,经标准化疗失败,又经短化规则治疗3个月,痰菌仍阳性病灶进展者。治疗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9岁。Ⅲ型结核46例(88.46%),Ⅳ型结核6例(11.54%)。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72岁,平均50岁,Ⅲ型25例(78.13%),Ⅳ型7例(21.87%)。

   1.2 治疗方案

  治疗组3HRZET/9HR对照组3HRZE/9HR其中异烟肼(H):0.3/d,利福平(R):0.45/d,吡嗪酰胺(Z):1.5/d,乙胺丁醇(E):0.75/d,泰利必妥(T):0.3/d。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月查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痰结核菌厚涂片(每月至少2次),全胸片观察空洞及病灶改变情况以及药物副反应。

  2 疗效标准及结果

  ①细菌学考核标准:疗程最后3个月痰涂片都是阳性为阴转。②X线检查与前相比:病灶:显吸即病灶吸收>1/2;吸收即病灶吸收<1/2;不变即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即病灶扩大或播散。③空洞:闭合即空洞完全关闭;缩小即空洞平均直径缩小1/2;不变即空洞平均直径缩小不足1/2;增大即空洞增大1/2或有新空洞。

  3 结果

  治疗组满疗程43例,坚持服药率82.7%,对照组满疗程25例,坚持服药率78.1%。治疗组满疗程时痰菌阴转36例(83.7%),而对照组为13例(52.0%),经统计学处理χ2=7.90,P<0.05,二组差异非常显著。病灶吸收和空洞变化情况见表1及表2,治疗组病灶吸收40例(93.02%),而对照组为17例(68.0%),(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4例虽然痰菌阳性,但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吸收),(χ2=7.30,P<0.05)。治疗组空洞缩小或闭合共32例(74.42%),而对照组11例(44.0%),(χ2=6.29,P<0.05)。二组病灶及空洞变化差异非常显著。

表1 两组满疗程时病灶吸收情况

组别

显吸

吸收

不变

恶化

合计
% % % %

治疗组

24

55.81

16

37.21

1

2.33

2

4.65

43

对照组

11

44.00

6

24.00

5

20.00

3

12.00

25

  经统计学处理χ2=7.30 P<0.05

表2 两组空洞闭合情况

组别

闭合

缩小

不变

增大

合计
% % % %

治疗组

13

30.23

19

44.19

6

13.95

5

11.63

43

对照组

5

20.00

6

24.00

12

48.00

2

8.00

25

  经统计学处理χ2=6.29 P<0.05

  4 讨论

  复治菌阳病大多为反复不规则治疗所致,多在耐药菌株产生,治疗难度较大,我所在使用规则化疗方案的同时,强化期加服泰利必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组方案接受率82.7%和对照接受率78.1%并无显著差异,即加用泰利必妥后并不增加治疗反应,病接受情况良好,而痰菌阴转率达到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52.0%);治疗组病灶吸收和空洞缩小或闭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反复治疗失败的病例和对多种耐药的复治病例,在抗痨治疗的强化期加用泰利必妥联合化疗可提高其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1998-07-29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肺结核患者好转期的家庭护理40例分析
焦点新闻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德国的治疗——COALL-92方案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三硫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例报告
·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现状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及治疗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声像图变化的意义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