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简单地说,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用疫苗及类毒素对易感人群(主要指婴幼儿和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甚至最终消除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的含义与一般说的预防接种(即打防疫针)不是一回事。预防接种是泛指利用人工制备的疫苗、类毒素等免疫制剂,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但是,为要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加强疾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等目的,必须实施计划免疫。可以认为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计划免疫更具有接种对象明确、人数清楚、科学性高、计划性强、节省疫苗、管理要求严格等特点,是比预防接种投资少、收效更大的一项工作。
当前,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用四苗防六病”。计划免疫是在各层次卫生部门的组织领导下进行预防接种,对7岁及以下的儿童有程序地用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麻疹疫苗及白百破混合疫苗的接种,以后适时再行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小儿麻痹、麻疹、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六病的免疫力。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其他一些危害儿童健康、可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等疫苗的接种,也陆续列入计划范畴。
计划免疫是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1974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扩大免疫规划(EPI)”,宣布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国合作发展这一计划。以后每年一次的世界卫生大会均将EPI放在优先地位,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主题是“免疫——每个儿童的一个机会”,将普及儿童的计划免疫作为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