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 推三关 揉一窝风 推拿手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5-31
有的小儿白天一切正常,在夜间却常常高声啼哭,俗称“夜哭郎”。有的是夜晚时哭时止,有的啼哭持续不止甚至通宵达旦,有的小儿半夜定时啼哭,以上统称为夜啼
 
排除饥饿、尿布潮湿等原因,以及发热、扁桃体过大等原发性疾病外,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滞则胃不和而啼,是以寒、热、惊、滞为主要病因病机。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儿踏踏实实睡觉呢?中医推拿疗小儿无名夜啼效果立竿见影。
 
小儿夜啼,基础推拿手法是清心经10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除了上述基础手法以外,应随着夜啼不同的伴随症状而增加推拿穴位。

小儿夜啼 推三关 揉一窝风 推拿手法
 
脾胃虚寒
 
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南宋御医陈文中《陈氏小儿病源方论》中的《养子十法》篇提出“脾胃要温”。脾胃属土,喜温畏寒。若是由于养护不当,小儿腹部受寒;又或者是用冷乳哺食,导致寒邪内侵,则表现为夜间啼哭,尤其下半夜哭得厉害,面色发青发白,手脚较凉,喜欢俯卧,腹部发凉,弯腰蜷腿哭闹,不吮乳,常常伴有大便稀软不成形。推拿时增加以下穴位。
 
推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拇指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50~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注意推动的方向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揉一窝风
 
位置: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称揉一窝风。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心热受惊
 
母亲在孕期过多食用辛辣肥甘制品,或者过多食用烧烤之物,使胎儿胎中受热;或者出生后养护不当,生怕孩子受凉感冒,穿衣过多过严,火热之气结于心脾,心火太盛,虽入夜但阴不能潜阳,致内热烦躁不安而啼哭。小儿表现为入夜啼哭,尤其上半夜哭得厉害,面色、嘴唇都发红,烦躁不安,口鼻出气热,一惊一乍,喜欢仰卧,见灯光啼哭得更厉害。大便干结,小便颜色深。推拿时宜增加以下穴位。
 
揉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惊骇恐惧
 
心主惊而藏神。小儿脏腑稚嫩,神气不足,心神也较成人怯弱。《诸病源候论》指出“小儿神气软弱”。《万氏家藏育婴秘诀》言小儿“或见未识之人,或闻鸡鸣犬吠,或见牛马禽兽,嬉戏惊吓,或闻人之叫呼,雷霆统炮之声,未有不惊动者也”。惊吓会导致宝宝精神不安,引发夜啼腹泻癫痫等,表现为睡梦中惊醒而啼哭,面色发红或泛青,心神不宁,惊恐不安,睡中易醒,梦中啼哭,呈恐惧状,紧紧的依偎在母亲怀里才能安静。可增加以下穴位。
 
掐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
 
操作:拇指指甲掐,掐5~10次。
 
要领:掐法操作时将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边缘,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穴位。掐的时候深浅适宜,逐渐用力,以不刺破皮肤为宜。
 
掐精宁
 
位置:在手背4、5掌骨之间。
 
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
 
操作:拇指甲掐,掐5~10次。
 
要领:掐法操作时将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边缘,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穴位。掐的时候深浅适宜,逐渐用力,以不刺破皮肤为宜。
 
乳食积滞
 
婴儿乳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乳食积滞而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而入夜啼哭。小儿表现为夜间啼哭,厌食吐乳,打嗝酸臭,腹部胀满疼痛,手、腹部较热,睡卧不安稳,大便酸臭,舌苔厚腻。这种类型的夜啼宜增加以下穴位。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
 
顺运内八卦
 
位置:在掌心内劳宫四周。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
 
操作:用拇指侧面或中指指端运,顺时针方向为顺运,逆时针方向为逆运。此处为顺运。运100~200次。(程凯)
Tag标签:

上一篇:小儿睡惊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