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一症,多见于身体亏虚的中老年患者。就笔者临床所见,近年来,耳鸣的发病似有年轻化趋势。白领人群、管理阶层中的部分人士,因工作压力较大,睡眠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又整天与电脑为伍,因耳鸣来就诊之人日渐增多。
耳鸣产生的原因
耳鸣之声,在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为一侧耳鸣,有的则为两侧耳鸣。有的表现为绵绵的蝉鸣之音,有的表现为低沉的“隆隆”“嗡嗡”之声,有的阵发为高亢的机器轰鸣声。耳鸣重者,整日持续不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耳鸣轻者,疲劳或睡眠障碍时,偶有发生,似无大碍。造成耳鸣的原因很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不同。病理性因素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接收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微弱声音就会变得清晰可闻。
二是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自身产生的微弱声音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
三是来自于其他原因的耳鸣。如一些肾病患者,会使耳朵听觉器官附近的血管发生异常变化,使得血液供应和流通不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年老体衰血液质量较差者也会出现耳鸣。因耳周血管的血流不畅而产生的声音,也会被听得一清二楚而形成耳鸣。
导致耳鸣的非病理性因素也很多,甚至有可能仅仅由于一小片耵聍(即耳屎)接触到鼓膜而引起耳鸣。较为常见的是因过于劳累、睡眠障碍、噪声干扰、压力过大、年迈体弱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听神经的“异常放电”而出现耳鸣。
耳鸣的程度分类
按耳鸣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中医学对耳鸣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耳鸣是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常与耳聋合并出现,多发于中老年人,故有“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之说。古代医籍中对耳鸣的论述很多,如《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明代医籍《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耳为肾之窍,耳由肾所主,其又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其中,由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火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其病理机制各不相同。
实证耳鸣
风邪外袭:风邪外袭,耳内经气痞塞不宣,清窍不利,故见耳鸣,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治疗当以控制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虚证耳鸣
肾阳亏虚:耳鸣而伴有腰酸、畏寒、肢冷等症。常服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中成药或有一定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