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某,男,57岁,已婚,广西岑溪人,体育教师。
门诊号001351。于1984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反复发生19年,复发十天。现病史:患者1965年曾发作类似症状一次,持续时间长,此后曾反复发作,发作时颈腰不适。本月2日中午睡醒时,突发头晕脑胀,眼花目眩,视物转动,羞明畏光,胸闷心慌,恶心欲呕,不能起床,动则症状加重,胃纳不佳,腰部胀痛,双下肢酸软不能站立。曾在本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门诊,诊为“眩晕待查”,给服“脑络通”等药,症状无改善,仍觉头目眩晕、颈项不能转侧,不能起床,由家人用自行车扶持来中医门诊。既往史:1972年发现高血压(140/100mmHg),经常服降压药,无颈部外伤史;曾检查眼底为“眼底动脉硬化”。舌象:舌紫黯苔薄黄有裂纹。脉象:沉细涩。查体及实验室报告;BP(血压):130/92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耳鼻咽喉科电测听诊断:双耳听力基本正常,短增敏感试验(SISl)阳性。脑血流图报告:脑血管紧张度增高,弹性减退。ERA报告:耳蜗电图大致正常。CT检查报告:片序1—4,颅脑CT平扫+增强,OM线O~10mm、2~10 cm层面,头颅蛛网膜下腔增宽,以双额部明显,双侧裂池宽深,右侧侧脑室前角较对侧略扩大,脑质未发现病变,颅骨正常。印象:轻度脑萎缩。
中医辨证:眩晕(肝火上扰、痰浊壅阻、气滞血瘀)。治疗原则:平肝泻火,涤痰化浊,行气活血。
药用:川连3g,吴茱萸1.5g,枳壳15g,法夏10g,竹茹10g,生姜3片(自备),天麻6g,川芎10g,桃仁10g(打),红花6g,当归10g。予3剂。
同月15日二诊:自谓服上药3剂后,诸症大减,卧床变换体位已无不适,已能自行扶单车来诊,舌象仍紫黯嫩苔黄腻。脉象沉弦。守上方去法夏、竹茹、生姜,加丹参15g、浙贝10g(打)、生牡蛎30g(先煎)。予5剂。此后症状逐渐消失,病情隐定仍守上法上方,共服32剂。有时或加北芪、白术、杞子,龙齿,地龙、苡仁等各一,二味。自1985年1月11日起,因症状完全消失,舌红苔薄白,脉缓。为巩固疗效,每隔 2—3周追踪治疗1次,均守上方,直至1985年4月24日止,停止服药,追踪访问至 2011年发稿时无复发。
【功效】平肝泻火,涤痰化浊,行气活血。
【组方原理】高血压病指经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加,在我国已超过一亿。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改善病人预后,降低并发症,减少闰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但目前知晓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即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属中医所谓的“眩晕”“中风”等范畴。
关于眩晕证状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经》,如“上气不足,脑为之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运”。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中,旋转不定,以致不能变换体位,不能站立,严重的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临床上,眩晕有虚实之分。作者认为,本例患者病因比较复杂,既有肝火上扰,亦有痰浊壅阻的原因,但其主因应是肝郁气滞,血脉瘀阻。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病变由生,既可出现久郁化火而上炎,也可引起血脉阻滞,血行不利,而造成血瘀。因此,治疗上除用泻火平肝与涤痰除浊之中药外,尚投入较多的活血祛瘀之品,这是本例在治法上与其他眩晕病治疗上的不同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