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内热失音症验案
王某,女,47岁,1988年3月24日诊。诉咽干、音哑2天。于2天前因气愤郁怒后,自觉咽喉内有异物,欲咯不出,喉中枯燥而堵塞,继则声响沙哑,说话困难,发音不清,心烦,失眠,便干便难,3天解1次。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白微燥。
确诊:失音(肝郁化热,腑气不通)。
治则:清热润燥,通腑泻热。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20g,麦冬15g,天冬15g,射干15g,丹皮12g,栀子12g,白芍15g,金银花12g,连翘15g,生地黄20g,贝母12g,大黄18g。3剂。水煎服。
3月28日诊:上药服后大便晓畅,喉中异物感和口干症状根本消失,发音较前明晰,但声响稍有沙哑,医治同原方去大黄,再进3剂,稳固疗效。
按:失音乃蕴热于里,腑气不通,肝郁化热,外热与内热亙结,热郁更甚。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热邪上逆,凝结肺系于喉,声欲出而不达则失音,虽失音但能转运舌本,医治用沙参、麦冬、天冬、贝母、金银花、生地,清肺经热邪而润燥;白芍、丹皮、生地、栀子,平肝清热解郁;大黄通腑泻热,腑气通,郁解热清,声响沙哑消失。
痰浊瘀血失语症验案
马某,女,60岁,1982年9月15日就诊。代诉不会说话数小时,于今日拂晓睡醒后欲言不得,虽牵强说话,只能发单词,声响卑微而不清楚,其他无殊。脉沉弦无力,舌质红,苔薄白。
确诊:失语(痰浊瘀血,阻滞脑络)。
治则:活血化瘀,化痰开窍。
处方: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丹参15g,田三七6g,半夏10g,胆南星10g,郁金12g,僵蚕12g,菖蒲12g,天竺黄12g,远志10g。2剂。水煎服。1日2煎,分3次服,加服复方丹七片,每次5片,每日3次。
9月16日复诊:声响较前日有力明晰。原方继服3剂。
9月20日复诊:中药停用,继服丹七片以善这以后,2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全部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