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温灸膏是湖南中医药研究院詹永康教授带头的学术团队历时8年共同研发而成,是构建在中医经络学、阴阳学说基础上的治疗方法。由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等组成,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镇痛之功效。临床适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本试验采用角叉菜致足拓肿胀大鼠、醋酸炎症小鼠及竣甲基纤维素钠炎症大鼠模型,观察其对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总结如下。
代温灸膏对角叉菜致大鼠足拓肿胀的影响
取雄性SD清洁级大鼠60只,体质量(162.4士11.2)g,随机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贴橡胶膏布40cm2/kg),骨通贴膏组(贴骨通贴膏40cm2/kg,为临床剂量的4倍),代温灸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贴代温灸膏20、40、80cm2/kg,分别相当于临床有效剂量的2、4、8倍)。大鼠于胸、腹部及左右膝关节处去毛,贴1/4膏药于腹部模拟上脘穴,贴1/4膏药于腹部模拟气海穴,贴1/4膏药于左右关节模拟关节诸穴。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贴药1次,连续贴药3天,第3天测定每鼠右后足拓厚度为致炎前足拓厚度。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各组每鼠右后足拓皮下注射1%角叉菜混悬液0.05ml,随后每隔1小时测定足拓厚度1次。用游标卡尺测量踝关节下0.5cm处,足拓中央厚度,连续6次计算肿胀率,并加以比较。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代温灸膏中、高剂量组,大鼠足拓肿胀率在2~5小时内明显降低,表明代温灸膏对角叉菜致大鼠足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雌性昆明种小鼠72只,体质量(19.8士1.0)g,随机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自然生活)、基质对照组(贴橡胶膏布100cm2/kg),骨通贴膏组(贴骨通贴膏为临床剂量的10倍)代温灸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贴代温灸膏50、100、200cm2/kg,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5、10、20倍)。小鼠于胸部、腹部及其两侧去毛,贴1/4膏药于胸部模拟上脘穴,各组大鼠贴膏药30min后,立即腹腔注入0.7%冰醋酸0.2ml/20g,20min后在腹腔注射后,于尾静脉注射依文思兰后,取腹腔洗涤液测定SD值,以SD值代表毛细血管通透性。(说明)由于小鼠尾静脉注射时,有9只没有成功,故成功的动物数只有69只。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代温灸膏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也有降低趋势,表明代温灸膏能抑制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对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取雄性SD清洁级大鼠60只,体质量(215.7士14.3)g,随机分成6组,分组给药与剂量同2.1。大鼠于胸部、腹部及其两侧去毛,贴1/4膏药于胸部模拟上脘穴,贴1/4膏药于胸部模拟气海穴,贴1/4膏药贴左右侧腹部模拟阿是穴。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每天按剂量要求,贴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各组每鼠腹腔注射竣甲基纤维素钠溶液4ml,3小时后处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冲洗腹腔,计数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和白细胞抑制率。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代温灸膏高剂量组大鼠白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代温灸膏对竣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引起的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讨论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生活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其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致炎因子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组织坏死和变态反应因子。监测炎症的试验方法,早期采用急性关节肿胀法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法;中期主要采用白细胞游走实验法,晚期主要采用棉球肉芽肿法。本试验结果可见,代温灸膏对早中期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明其作用迅速,突出了它作为以药膏代替针灸的设计理念,值得推广。(彭彼灵 李勇敏 彭淑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