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通过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无形无质,正气有守护人体,防止邪气入侵作用。气滞、气逆等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时间久坐不运动会造成气血循环不畅;长期思虑过多或情志不畅,也容易造成体内气机运行停滞,代谢产物堆积增多。而刮痧能够疏通经脉,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引邪出表,进而达到排毒和通经脉的治疗效果。
刮痧手法
此外,刮痧的方向也有讲究。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刮时尽可能拉长刮拭距离。顺着动脉血液循环的方向刮,才能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部位也是有顺序的,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颈部刮痧,操作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操作顺序则一般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则操作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全身刮痧,操作顺序是头—颈—肩—上肢—背腰—胸腹—下肢。
刮痧器具
刮痧油可选专业刮痧油或精油、润肤乳,甚至清水也可以。刮痧油可在刮痧的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降低身体疼痛感。建议大家在刮痧时配合使用纯植物精油,保证润滑度的同时,还能将精油中富含的有效物质供给身体的组织器官。
刮痧部位
通常,内伤病可以选择背部刮痧,也就是身体正中间的督脉加上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人体所有脏腑的背俞穴都在背部。同时,背部刮痧也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可以根据后背的压痛点、结节点或是颜色变化明显处,来进行重点刮试。这样可以调整内部脏腑,让体内积聚的气结疏散开,身体内的毒素也能更好地代谢出去。
咽喉肿痛则可以选择在颈前部中间刮痧,有鼻塞流涕症状,也可以配合鼻翼两侧的上迎香穴,有显著效果。
出痧颜色
若出痧散在,颜色浅淡,说明病情较轻。若出痧较多,而且点大成块、颜色紫黑或有黑色血泡,则说明身体瘀堵比较严重了。正常人刮痧后出痧较少,多呈现为均匀、红色的痧象。经络越是长时间阻滞,气血越是运行不畅,刮痧时就会出现异常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暗红色甚或黑色的血斑、血泡等,出来的痧则越是紫黑明显,甚或伴有黑泡。这些毒素如果不排出,长期堆积在体内,很容易形成积块和增生、囊肿,或是出现三高、血管堵塞硬化等问题,进而影响健康。
刮痧禁忌
不是所有的人都容易出痧。如果有人在操作时很难刮出痧,甚至操作者用了很大力气,出痧也不太明显,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其身体经络比较通畅,身体比较健康。另一种情况是气血亏虚严重。
刮痧是从调动机体功能入手来解决身体问题,前提是人体的气血功能一定要充足,即属于实证范畴。对于正气虚所引起的体内瘀堵,先不必考虑刮痧,首先应该培补正气,待身体机能恢复后再做刮痧。这时如果还是硬要去刮痧,身体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出痧,就算勉强刮出点痧来,这些痧也会很久都褪不去,更无法代谢出体内的毒素。
从疾病种类的角度来讲,患伤风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风的人则非常不易出痧,如果强行刮试,则很容易损伤体表。刮痧后如果自身感觉身轻目明,睡眠变好,饮食增加,心情舒畅,则说明气血循环得到了疏通,是比较对症的。若是刮痧后感觉身体疲惫,局部疼痛或是过敏瘙痒,则说明不太适合刮痧,最好到正规医院寻求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