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又名河鲀、吹肚鱼,为鲀科之弓斑东方鲀等。其肉入药,性味甘温,有毒,入足厥阴肝经,主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去痔杀虫,其眼、卵、肝油亦可外用。
河豚之毒集中在卵巢、卵、肝血,鱼白(精巢)、鱼肉无毒。河豚毒素是微量即可致死的神经毒素,极微量有镇静、局麻、解痉功用。现代研究认为,河豚肉是营养极高的河海美味,其少数品种河豚是无毒的,养殖后毒大减,经严格规范处理后可安全食用。时下,中国、日本等此类菜馆日渐增多,盛况好似千年的文人情怀又激荡起来。
河豚剧烈毒性与奇鲜美味之千年博弈,引来不少文人墨客赞其美味,有宋代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梅尧臣的“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宋代周承勋的“中带西子胸前酥。(西子乳即河豚腹部及鱼白)”宋代辛弃疾的“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人们难以抵挡河豚的美味诱惑,即便这意味着一定的危险。宋代范成大的《河豚叹》曰“为口忘计身,饕死何足哭。” 宋代李曾伯亦有“我生有命悬乎天,饱死终胜饥垂涎”的感慨。传说“苏轼拼死吃河豚”和“也值一死”是古代吃货的独白。宋代范成大的《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世间尤物美恶并”,为关于河豚美味的讨论画上句号。
此《河豚图》款识为宋代苏轼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下图款识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将此全诗上下句各作一图以呼应贯穿。(刘景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