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东耸巍巍太行,西临滔滔黄河,北守雁门雄关,南望辽阔中原,构成了表里山河的壮丽画卷;这里,尧舜开天,禹王奠基,夏朝古都,关圣故里,上下五千年,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在这里激烈碰撞,形成了“三晋文化”。在这里,历代医家孜孜以求,不懈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就展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又名山西省中医药博物馆)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开馆,由中医药史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三个展厅构成,建筑面积共416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
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载体,博物馆汇集了山西省中医药文物精华,包括历代医史文物、各种珍贵中医古籍(涉及医经、本草、方书、临证、综合等),是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同时,还是山西省的中药材标本展示中心,也是山西省中药材相关科普、教学、培训和科研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既弘扬与传承中医药文化,展现山西中医药特色,同时又承载着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近年来,博物馆以其丰厚的馆藏和文化传播作用,先后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基地”等,对外展出活动频繁,培养校内志愿者百余名,累计接待来宾5万余人次、校外团体1600余个,成为山西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对山西中医药的发展和推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辛勤建馆:从零开始 寻根溯源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建成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和博物馆筹备工作小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馆长刘润兰介绍,自2014年始,她受命专职进行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她作为小组成员与筹备工作小组的同志们一起,多方调研考察省内省外中医药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和基础建设,半年内便架构起整个山西中医药发展史的结构脉络,制订出了博物馆的详细展陈设计方案。
“博物馆建馆之初,文物藏品寥寥无几,寻访文物、充实馆藏,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几年来,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在广泛调查、了解山西省中医药文物信息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成绩斐然。至2020年6月底,已有685件藏品被无偿捐赠给博物馆,另有近百件私人藏品常年在馆内义务展陈。
刘润兰介绍,博物馆成立之后,很多文物都是由社会各界无偿捐赠而来的。其中,祖籍山西平遥的王志华先生把自己祖上的147种573册古籍一次性无偿捐赠到博物馆,其中有些古籍非常珍贵,甚至在《中国医籍总目》中都没有收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愿意将私藏的珍贵文物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大型的捐赠活动,这也是博物馆丰富和完善馆藏的一个重要渠道。
2019年5月18日,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举行了社会捐赠接受仪式。国医大师王世民在捐赠仪式上指出:“博物馆的‘博’指大和多,‘博物’是指藏品丰富、多的意思。博物馆的藏品不仅仅是供鉴赏用的,它们更是历史的见证。很多藏品倾注了收藏者的心血,但是它们放在家里很难保存下来,因此有识之士常常将有重要价值的藏品捐至博物馆。博物馆要将这些捐赠品妥善保管并传承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
特色文物:品类繁盛 群英荟萃
中医药史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中医药文物、古今医籍、医药报刊等。展馆以山西中医药发展史为线索,串联起“医药的起源”“早期的医药”“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等板块,介绍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各历史时期中医药学突出的创造发明和著名中医药学家。
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华夏腹地,山川秀美,气候适宜,是中国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之一。展馆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医学的发展,从距今约180万年“西侯度”,吉县柿子滩崖岸上崇拜女娲、伏羲的岩画、岩刻,再到枣园农耕、西阴彩陶、陶寺观象台,展示了华夏民族逐渐告别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展厅复制展陈了原藏于山西应县木塔内的辽代彩绘《神农采药图》。神农氏,我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始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画面上神农在采药途中,身背药篓,左携药锄,右擎紫芝,肩披兽皮,腰围叶裳,系挂经卷,背负一长杖,杖首悬竹笠、拂尘及葫芦,凝神平视,行于山石之间。相传神农氏曾在山西长治老顶山“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
史载“尧治平阳,统天下四方”。他在位期间,关心民众疾苦,为民造福,派羲和、羲仲去管理历法与授时,并测定了一年的天数和四季。山西省襄汾县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所说的帝尧时期“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也还原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学说形成的社会背景。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黄河九曲连环,拥三晋于襟抱玉带之中,长城穿高山、越大漠,翻山越岭,绘就了边塞风云。汉魏故城,修典刻经,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创造了中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展厅介绍了唐以前山西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情况。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该书编成后不久即亡佚,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搜集整理,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十次而流传至今。清代名医徐大椿有云:“苟无叔和,焉有此书。”展厅中展示了王叔和编次《伤寒论》《金匮要略》书影。
王叔和,名熙,山西高平人,博通经方,熟谙养生之道,他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撰成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隋唐宋辽金元时期
从丝绸之路到文学诗篇,盛唐气象已是后人无法忘怀的梦幻。靖康之难,古老平阳府替代繁华汴京,成为中国北方的文化中心。赵城金藏、本草方书、针灸图经,平水书籍达金元两代雕印之巅峰。辽夏金元,学派争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碰撞中,中医学的发展达到我国医学史上的第二次高峰。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展厅不仅介绍了山西籍的诸多医家,还展示了精美的平阳刻印和永乐宫壁画中涉及医药的画面。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科学家往往涉猎中医药学并留下鲜明的足迹。展厅介绍了山西籍文士通医的代表,其中有唐朝宰相狄仁杰、初唐四杰之王勃、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首开校正医书先河之高若讷、四朝贤相文彦博、史学家司马光、一代文宗元好问、济生拔萃杜思敬等。
公元12至14世纪,金元两朝继宋代雕版之盛,均在山西平阳府设有刻书机构。平阳亦称平水,即今山西临汾。此地物产丰盛,历次战事甚少波及,又兼原汴京的一些书肆及雕印工匠陆续迁入,借天时地利,渐成当时北方的雕版印刷中心。官私刻书不仅数量多,规模大,雕印亦相当精美。展厅展示了现存的金代平阳坊刻本《黄帝内经·素问》、元代晦明轩张氏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等,书中插图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药和动植物木刻系列图谱。
明清时期
自明朝初年始,古槐移民带着积淀深厚的文化和技艺迁往长城内外、黄河南北。崛起后的晋商,将三晋文化带向四方,三晋医家亦随之迁徙各地,惠泽他乡。明清展厅介绍了山西的百年名店大宁堂、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清后期中医药革故纳新等内容。
大宁堂创始于1639年,至今380多年,是山西乃至中国影响广远的中药老字号之一,创始者是名医傅山的密友陈谧,因傅山在此坐堂行医而声名大振。当年,悬挂在药店门楣上的牌匾“大宁堂”三个大字是傅山所题。
傅山(1607—1684),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其手书医学册页藏于馆内。展板上除了介绍傅山生平,还展示了“傅山行医招贴”和傅山侄子傅仁开设的卫生馆。《茶余客话》载:“太原古晋阳城中,有先生卖药处,立牌‘卫生堂药饵’五字,乃先生绝笔也。”傅山取“卫生馆”之名,除养生之义外,亦有卫生保命和济世救民之意。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展厅主要介绍了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成立始末。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于1919年成立,宗旨为“改进中医及药学,使能成一高等有统系之学术”,创办的附属医校,即山西医学传习所。学会当时广泛向全国中医界邀聘名誉理事,所聘有丁福保、丁甘仁、张锡纯等,遍及14个省市,皆为当时名医。研究会除定期开展学术研究、开办医学传习所及医院(后改为山西川至医专与山西川至医院)外,还编辑出版《医学杂志》、各科教材及医学书籍多种,并担负山西省的卫生防疫工作,是当时国内历时最久、影响及贡献最大的中医学术团体。
文化传承:科普宣教 惠及大众
中药标本馆是博物馆里占地面积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馆,共收藏陈列山西药用植物标本、山西道地大宗中药材和中药材样本标本等17692份。
药用植物标本展厅共收集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山西省40个试点县采集的药用植物蜡叶标本147科,1600种,16000份。其中,展厅展陈植物腊叶标本只有700份,约占馆藏标本总量的4%。收集展示药用植物浸液标本274种。刘润兰介绍,山西共有95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任务,目前的馆藏标本仅来自山西的40个县,另有50多个县的标本还在陆陆续续的采集鉴定过程中,其采集规模可谓宏大。
展厅中每一份中药标本上都贴有相关采集信息的标签,如产地、采摘人、采摘时间、经度纬度、鉴定人等信息,参观者可以根据每一份标本具体的采摘信息来还原中药当初的生长环境,进而普查它的总量。每一份标本都有一个实物档案和相应的电子档案,档案中贮藏着标本的详细信息,与其说这是标本展览馆,不如说是标本档案馆。标本采集制作工作从2012年就开始了,整个中药资源普查过程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上山进行采集的,标本的制作过程可谓复杂,并且每一份标本都需要经过专业人员进行鉴定方可入藏。
山西道地药材展厅重点收集展示山西道地大宗中药材黄芪、地黄、党参、连翘、柴胡、远志、黄芩等。其中有一株“百年野生黄芪”,是由五台山白申怀老先生捐赠。此株黄芪高约2米,根头地上茎多达20株,最粗处直径约30厘米,中部直径约6厘米,最细处直径约1厘米,表面以黄褐色为主,断面粉性强,质地疏松,具有典型的“金井玉栏”特征。经博物馆王兵老师鉴定为山西地道药材野生蒙古黄芪,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年龄最长的黄芪(70年以上),其品相完好,具有较高的收藏、科研价值。现博物馆已将其定为“植物类中药的镇馆之宝”之一。
中药材样本展厅收集展示根茎类、花叶全草类、种子果实类、皮木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1426种。建立贵细中药材、矿物类中药材、茎木皮类中药材、花类中药材、动物类中药材等专柜专区13个。中药材样本展厅是老百姓最爱参观的地方,常用的中药在这里都可以见到,每年节假日都有很多市民来参观。同时,该展厅也是医学生学习的地方,中药课上,老师会带着学生在馆内上课,让学生对中药材的认识更加形象、直观,真正地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更紧密、深入地结合起来。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每年都会策划一些文化展览活动,如中药标本展、中药植物标本工艺画创作大赛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博物馆本着“为今天收藏昨天,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举办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文创作品展及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征集物品展。此次活动共征集到作品78件(套),分为书法、绘画、其他文艺类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社会团体、机构、民间组织、个人等参加了本次活动,其中更有来自湖北武汉一线医务人员的作品参展。
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窗口,通过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普及中医药知识,力图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中医药文化。山西省中医药博物馆对于山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也将继续发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成为山西省的中医药文化名片。(张亦舒 秦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