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古时,“芪”字写作“耆”,《本草纲目》解释说:“耆,长者,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元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颊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症,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 《本草正义》亦云:“黄芪,性温能升阳,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效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临床中黄芪应用广泛,可以调补人体表里内外一身之气虚者。如《华佗神方》中治盗汗神方(黄芪、牡蛎、龙骨各20克,麻黄根、地骨皮、桑白皮各10克,人参6克,大枣7枚,水煎服),对于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者,有良好的康复保健之效。 《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黄芪60克,白术、防风各30克,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用开水泡服10克),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对于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或体弱易感冒者,经常服用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胃气虚,时有低热,气短自汗,体倦肢软,以及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颇有效验。 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作用,对因疾病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使血压下降,并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黄芪还有利尿和消除尿蛋白的作用,对治疗慢性肾炎有益。(赵广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