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瘦弱老人扶着拐杖,立在屋外,焦灼忧伤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长长的茅草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飘落在池塘里,落在地上的茅草又被顽皮的小孩抢先抱起跑进竹林去了。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想到刚刚经历战乱的痛苦经历,长夜难眠,感慨万千的老人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并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愿望。
这位老人就是唐朝诗圣杜甫,这首诗记录了刚刚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旅居成都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那么这首诗里的茅草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它就是许多人非常熟悉的长在田间地头的植物:白茅,由于它的茎叶柔韧结实,所以常被古代普通老百姓用来盖房,还记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吗?当然这种造价低的“建筑材料”是抵挡不了狂风怒号的。
白茅是遍布在田间地头的野草,春天来临的时候白茅生出又尖又细的草芽,夏季白茅开花了,盛放的穗状花序上密生轻软的白色丝状柔毛,随风摇曳。等到白茅花开尽的时候就可以采挖地下又细又长的根茎,剥去须根膜鞘,这就是白茅根,它白嫩鲜脆,味道甘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许多人有过把它当零食的经历。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季,大人常从菜市场的青草摊上买来白茅根熬水给我们喝,白茅根汤淡淡的,加了冰糖倒也好喝。发烧时喝、流鼻血的时候喝、平时上火也喝,白茅根汤好像是夏季的专属“灵丹妙药”。后来发现把甘蔗削皮,切成小块与白茅根一起熬汤相得益彰,既生津止渴又清热下火。当然也可以用白茅根炖瘦肉或排骨汤,也是一道解暑佳肴。
白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其叶如矛,故称之茅。李时珍曰:“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编撰的《救荒本草》中就有记载白茅:“《本草》名茅根,一名兰根,一名茹根,其芽一名茅针……生楚地山谷,今田野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布地如针;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根性寒,茅针性平,花性温,俱味甘,无毒”。这里的茅根即白茅,书里还记载白茅可以用于救饥:“ 采嫩芽,剥取嫩穰食,甚益小儿。及取根咂食,甜味。久服利人,服食此,可断榖。”这里的芽实际是白茅初生未放的花序,原来白茅除了根茎可以食用,芽苞也可食用呢; “断榖”亦称“辟榖”,即不食五谷,可见白茅根在灾荒年代的重要作用。
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认为:“白茅根色白中空,故能入肺清热以宁嗽定喘;为其味甘,且鲜者嚼之多液,故能入胃滋阴以生津止渴,并治肺胃有热,咳血,吐血,衄血,小便下血,然必用鲜者其效方著。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用茅根汤治疗的医案,茅根汤:用鲜白茅根去净皮及节间细根,洗净切细斤许,和凉水三斤煮沸,口渴当茶温饮之。以治虚热、实热、外感之热皆宜用。治因热小便不利,积成水肿,尤有奇效。
秋燥来袭,燥邪易伤肺,所以立秋后是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肺胃有热伤津,口干舌燥了,白茅根可以凉血清热,生津止渴。梨子是秋天最好的水果了,梨性凉,微寒,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把白茅根与雪梨、冰糖等一起炖汤,也是一道秋季适宜的饮品呢。
白茅根
【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9~30g,鲜品30~60g。
【摘录】《中国药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