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药 世称百草之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10-01
据李时珍老先生说,山西五台山处,有一味中药,当地人都管它叫“地方害”!
 
笔者大呼:这还了得!这样的中药还不应该像害虫一样人见人踹!不料,还真被笔者说中了……这味“可恶”的中药便是现在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滋补珍品——人参。
 
其中缘由还需笔者一一道来:古书上面,一般管人参称作上党人参,简称党参。因其产地在山西上党地区,故以此得名。
 
《神农本草经》里面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成为“地方害”呢?封建官僚主义害死个人啊!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参亦如此。皇上一句喝令:人参是个好东西!紧接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接踵而至,但老百姓苦了。
 
当地的老百姓每年必须挖很大数量的人参,给宫廷里面上贡,上贡的数量不够,地方官就要受到谴责,那么最后各级所施加的压力,最终都压在了老百姓头上,压在了药农的头上,所以当地就将人参视为一个地方害。
 
人参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涸泽而渔,人参的数量急剧下降,又加上后来山西五台山一带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所以到了明代后期,山西地区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参可采了!
 
《本草纲目》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辽东”就是今天的东北,这里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而“上党”却是今天的山西长治地区(长治居于太行山脉,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史称“上党”)。
 
但是根据《本草纲目》以及其他古籍如《潞州志》中有“紫团山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昔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产人参,名紫团参……”记载可知,伤寒论中所记载的人参,或者说古籍中的人参产自山西,但自明代已绝种。
 
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人们的贪欲,但老天从不断绝大家的希望,在神奇的北纬30°附近(山西五台山上党地区也在这一纬度附近),奇迹又出现了。
 
在长白山蓝天白云之下,黑土以上,有一片神奇的老林子,简称东北老林。当地人根据古籍的描述,找到了和上党人参相似的植物——长白山人参,也就是现在大家服用的人参。
 
古籍是这样描述的: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
 
《唐本草》:人参苗似五加而阴短,茎圆,有三四桠,桠头有五叶。
 
宋代苏颐《图趣本草》: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音贾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静,一梗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梗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梗,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所绘潞州人参的图山来看,中心生一茎,叶有长柄,轮生掌状复叶。
 
喜大普奔,人参再现!
 
长白山人参和上党人参一样,是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功效、形状类同,经鉴定为同一物种。依照现在教科书的介绍,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
 
世称百草之王。
 
那现在的党参又是何物?
 
清代有人不知是不明所以还是故意为之,用现在称之为“党参”的桔梗科植物冒“上党人参"之名混乱于世,世上便用了”党参“的名字。很多人误以为党参就是上党人参,其实,今之党参与古代的“上党人参”不是同一物种。
 
党参参属多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有白色乳汁,叶对生,呈卵形,花冠阔钟状。根长圆柱形,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从医药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参补元气,党参补中气。由此看出上党人参与党参真不是一回事。
 
那人参如此之好,可否常服久服?
 
大概20度年前,在美国的疾病目录当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病名,叫做“人参滥用综合征”,就是一些正气不虚的人,长时期不合理的使用人参,他们往往是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每天都服用人参,最后导致了血压升高或者出现了失眠、烦躁不安、便秘或者出血、水肿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就把它叫做人参滥用综合征。
 
另外,青少年长期服用含人参的药物,会造成性早熟。
 
后记,人参杀人无过,再好的药物也要合理使用,不过现在的人参质量参差不起,尤其是野山参再难遇到。所以市面上的大多为园参或者林下参,还望各位自己鉴别。
 
人参虽好,可不要贪吃哦~!
Tag标签: 人参(74)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