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必然性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03-05
中医现代化新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中医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春天。因此, 社会上对中医的关注与讨论日益增多。人们按照西医现代化的模式与方法对中医理论及诊治做了长期、大量研究工作, 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医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并未找到真正适合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笔者从中医现代化的本质、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性、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以及中医现代化的意义出发, 探讨中医的发展与未来。
 
现代化的本质
现代化是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及其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的变化或改革的过程[1]。依照现代化研究的先锋人物之一的C.E.布莱克于1966年在《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一书中的认识, “现代化是在可能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寻求合理解释的创新意识中显示出来的”。现代化一定是历史的概念、发展的概念, 现代化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变革过程[2]。
 
现代化是现代人对事物认识的一次飞跃, 是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人类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生物, 16世纪晚期, 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 受此启发, 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经过400多年的发展, 望远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在其之后安东尼·列文虎克 (公元1632年-1723年) 发明“显微镜”, 看到了惊奇的“微观世界”, “两镜”的发现标志着人类的“现代化”开始启程。现代化的伟大进展基于文艺复兴, 那是人类的宏观视野和微观视野的一次革命性发展, 奠定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化是现代人类所有的知识的集大成者, 包括物理和化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国的和西方的, 百家争鸣, 水乳交融, 以实践为导向, 以兴趣为出发点, 以价值为标准, 用新的角度去琢磨这个世界。价值是唯一标准, 凡对人类有利, 皆被历史沉淀。
 
西方化[3]是以西方医学、科学以及文化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研究其他文化, 期望将其融入西医及西方文化体系。因此,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现代化本质是视野的变化。因此,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和原来的旧理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不是冲突的, 而是并行的, 不是替代关系, 而是并列关系。
 
中医的现代化
从宏观的角度看, 中医文化是中医5 000年来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医不是单一地从某一个角度认识事物的学科, 而是运用一切知识解释与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的大综合。中医是效用导向的“唯用观”, 是中国人所有关于健康、人体、生命、自然等知识的集大成者。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可以长久, 此之谓也”。
 
中医里面有一些类似西医的知识, 可以用西医的机制解释。例如中药黄连用西医机制解释其某些功效就很便于理解, 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 是痢疾“要药”。而西医从黄连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称黄连素[4] (又称盐酸小檗碱) , 具有抗炎、抗癌、抑菌、降脂、降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广泛运用于临床的消炎药、抗菌药。二者的联系性可以很明显的对接与解读。砒霜 (三氧化二砷, 或砷剂化合物) 是古今中外知名的毒品和药品, 中医用其“以毒攻毒”的特性治疗多种疾病, 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记载[5,6], 源于新的医学发现和进步, 西医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经历了史上3次高潮, 1865年德国医生首先使用砷剂治疗白血病, 但因疗效不稳定而被遗忘;1931年美国医生发现砷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较好, 做了详细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明确了砷剂降白血病细胞的特异作用, 但后来被新疗法取代;1970年代末对白血病的重新分类和基因诊断的新发现, 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成为独立亚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医生在从中医药寻找抗癌药的努力中, 重新发现了含砒霜的中药复方治疗白血病有效现象, 将三氧化二砷单体治疗白血病的异性锁定在治疗APL最有效, 引发了第3次高潮[7]。可见, 中医有一些知识, 确实与西医机理类似, 用西医的机制学解释应用, 更加清晰明确, 但是中医里有一些东西是西医学不可替代的, 比如说辨证论治的“证”, 是学问特别的角度, 乃是中医存在的根基所在, 是异于西医的根本价值。这些独特的部分才是我们最宝贵的。
 
要了解现代化, 首先要“再认识”中医的本质。王教授认为, 中医的本质是中国人在“肉眼”认识之下, 发明的一套认识人体、解决病痛的方案。是经过千万年的积累, 中国古人找到的观察人体、了解人体的独特的学术角度。从这个学术角度出发, 中医发现了非常重大的自然规律, 比如“寒”“热”“虚”“实”。这些自然规律是中医区别于西医, 并且不可被取代的根源。从这些自然规律出发, 中医开启了“辨证论治”, 而非“辨症论治”, 这是认识的质的飞跃, 使中医学从“症状”治病伸向了“病机”治病这一深广领域。
 
杨维益教授[8]认为中医西化, 即固执地用西医生物医学的模式, 对中医进行研究和改造是致命错误, 不仅是研究思路方法的错误, 更是医学科学研究者情怀与境界的问题。在中医现代化的征程中, 西方化是中医极力避免的, 因为西医是科技, 中医是文化;西医是硬件, 中医是软件;这是两个维度的差异, 不可能相互转化。目前中西医发展的现状是:科技不断进步, 文化停滞不前;硬件完成了现代化, 软件尚未开始现代化。因此, 中医现代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医现代化是必须的, 但是, 中医现代化绝不是用现代化的理论替代中医的理论, 而是用现代化的语言体系、思维方式解释中医, 使其更容易被理解, 进而发展与创新出新的造福人类的理论与成果。例如, 茶叶, 在唐代《新修本草》与明代《本草纲目》有同样记载:味苦、甘, 微寒, 无毒, 甘则补而苦则泻, 由此可知, 茶是补、泻皆宜之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茶叶中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 功效属于复项范畴, 繁复的药效成分间含量的变化导致其功效之偏倚。古今之认识都是人类智慧、知识的结晶, 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 对人类有不同的裨益, 二者都应被人类了解、掌握。青蒿[9], 中医认为其味苦、辛, 寒, 归肝、胆经, “苦能燥湿”“寒能清热”, 而疟疾因湿热之邪所致, 属于半表半里的疾病, 属肝胆经的疾病, 青蒿的性味归经已经清楚地解释和解决了青蒿有治疟效果的问题, 正如《本草纲目》云其“治疟疾寒热”。西医通过试验方法验证青蒿对疟疾有治疗效果, 并进一步在实验室中发现青蒿对疟原虫有抑制效果。西医的科学试验、药理实验, 定性定量, 数据化的结论直白可观。因此, 可以看出中医架构在人的“肉眼”, 并未借助太多的工具, 而其建立的升降浮沉、性味归经、四气五味等理论认识, 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是观察人体独特的角度。两套方案各有所长。
 
中医现代化的必然性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 是从粗浅到精细, 从物质到功能的过程。换言之, 现代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已从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逐渐偏向对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献记载、被长期反复传播的经验进行真实性验证,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 对药物所含的化学活性成分进行提纯、分析和药效试验。西医偏重物质形态学, 现代化进程正蓬勃发展, 人类需要中医, 因此偏重功能信息的中医, 实现现代化既是历史的使命, 也是人类的福祉。从“青蒿素”实现高效人工合成的事实中, 我们可以相信, 中医的经验是真实的, 一定会被现代医学科技研究清楚, 更大程度地为人类谋福。
 
中医完成现代化是中医传承的任务, 是中医教育的需求。中医被许多人认为“玄而又玄”, 有学者[10]指出:中医“难学”问题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全国中医教育的普遍现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王彦晖教授曾引领学生思考历史上中医发展所遭遇的重大挫折:1929年民国政府提出“废止中医案”;至今, 将中西医之争视作“新旧之争”的言论仍不绝于耳。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中医发展必须传承、必须创新、必须与时俱进, 而绝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照搬。清代末年, 中医在中西医之争中惨败, 究其原因, 乃历代医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学科系统庞杂、混乱, 理论逻辑抽象、模糊等诸多问题。这个败仗不是个人的, 是整体的。我们为了使中医更便于后代人掌握, 应当区分中医理论中的逻辑思维、象思维, 阐明哪些是现代科学道理可以解释清晰的, 辨析出我们最独特的、最核心的学科特征为何等。我们的中医“现代化”不是去替代, 而是去整理、说明、阐释, 使其更好的发扬光大, 造福人类。
 
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
实际上, 自清末伊始, 中医一直在经历它的现代化历程。用藏象系统, 慢慢介入现代化的理论。用整体观、系统论等解释中医的体系。在现代化的征途中, 为了让这个理论更好学, 更能沟通, 更能被现代人理解, 所以中医在现代化。中医理论有其独特价值, 现代化决不是一味地抛弃原有的理论, 关键是找到真正适合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
 
首先要“归源”, 源头是我们独特的学术价值, 即“辨证论治”, 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独特的学术意义, 不可被替代的学术价值。所以要想真正继承中医, 首先是理解《伤寒论》, 继承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张仲景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提出“辨证论治”思想, 在书中, 张仲景提纲挈领地指出“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这是辨证论治有记载的最早的历史。所以说归源就是要认清中医独特的、珍贵的学术角度。中医的关键在哪里?象和证。象是诊断的基础, 而证是中医的灵魂。二者可谓是中医的一体两面, 正确的诊断才是治病的关键, 而诊即是通过“象”诊, 断是循着“辨证论治”来断。这是我们区别于西医的根本角度, 是最珍贵的。
 
中医“理论”的关键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是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在医学的体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医的宇宙观。中医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 形成了元气论。王彦晖教授认为, 元气学说的优势在于“通天下一气”, 此理虽然模糊但应用范围很广, 可以在很多难以解释定义的概念里加以应用, 以获得人类追求的“效用”价值, 这正是我们古人高明之处。王彦晖教授指出, 元气学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其对脉学的指导作用, 如果学者不理解元气为何物, 临床上就不理解把脉的真正内涵, 就不会真正读懂脉, 而脉的背后正是是气, 包括气的虚实、气的走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又云:“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 寒热, 是中国人独特的思想, 从这对哲学关系上, 我们可以把握到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我们是从宏观的角度——即“关系”, 去把握这个世界, 去解决我们每日面临的种种问题, 不关心物质的“本体”是什么, 只关心物质之间是何“关系”。万物皆可化阴阳、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谈论一事务必要提到其对立是何, 方才把其中的理说透、说通, 不然纵然口若悬河, 竟不知其物何云, 所以中医做学问的方向是“效用”导向, 而非“机制”导向, 目标是人类怎么在这个天地间存活, 怎么和天地万物同呼吸, 共永存。所以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研究的人和自然, 人和人, 人和社会的种种“关系”, 中国文明是人类社会四大源生文明之一, 屹立东方, 从未中断, 至今仍焕发出蓬勃生机, 中医文化作为中国文明中独特的分支, 至今仍在造福人类、仍需积极探索自身发展。
 
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中医象思维[11], 来源于中国传统象思维。《尚书洪范》有云:“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 五行学说是中医象思维的代表。象者, 可阅者也, 由观察而得;类者, 象与象之对比、联系与贯通, 即义理, 由思维而得, 直接以事物具体、直观的外在特征或现象 (象) 揭示其普遍、抽象的内在联系或本质 (义) 的取象比类法[12]是中医的认知方法。这些文化内涵是中医最珍贵的思维体系, 到目前为止, 无法被替代。故而, 中医现代化的起点是追本溯源, 理清中医的思维。
 
继而是超越, 现代化就是要在完全把握中医价值基础上完成以现代人的思维再认识中医体系。使理论更加清晰, 逻辑性加强, 更易于学习掌握, 中医现代化要“现代话”, 王彦晖教授指出:对接、沟通, 中医才有新的生命。中医现代化应该是继承了5 000年中医传统的“现代化”, 而不是中医的西医化。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本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导致了中西医结合理念走入误区, 故未产生重大突破[6]。中医现代化的关键要务, 其一是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中医的理论, 梳清理论体系, 明确学科核心与外缘, 使其更易于掌握理解, 提高中医整体疗效;其二是发明发现新的理论或应用, 造福人类健康。
 
中医的源头是“效用导向”, 取象比类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观察与思维、实践与理论的直接沟通与融合;西医是机制导向, 观察-假说-实验-理论-实践, 经过实验法验证并非意味着中医理论属于假说[13], 因此, 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 还应沿着效用导向, 而不是盲目地复制西医的机制导向。机制导向下, 让中医学融入到西医学体系, 彻底丢掉中医学的内容和形式, 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现代化的目的是使中医界整体疗效有所提高, 并且尽可能的跨过疗效, 从理论方面沟通西医, 沟通其他学科。中医和西医应该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前提下, 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形成统一的、超越中西医学的、更加完美的新的医学体系[14]。
 
中医现代化的意义
王彦晖教授指出:未来的医学当不分中医和西医, 医学就是为人类做贡献的。目前大势所趋, 不可阻挡, 必定不会是“有你无我, 有我无你”的状态, 而是中医和西医共同进步的相互依存, 必定是可以整合到一起, 作为“医学”这门学科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15]。
 
正如樊代明院士近年来推介的“整合医学”[16]一样, 整合医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 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 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 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
 
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有着高度概括与精辟评价:“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样的赞许不仅是荣耀, 更是责任。中医人脚下的路是颠簸的, 未来的方向亦可能曲折, 但是中医之“魂”不灭。中医现代化最终的方向, 一定是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53
[2]胡鞍钢.中国现代化之路 (1949-2014)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6 (2) :1-17
[3]王振华.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10 (5) :18-23
[4]左茹, 曹雪滨, 张文生.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环球中医药, 2017, 7 (7) :568-570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622
[6]杨云松.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历史解析和未来发展.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 (12) :4208-4210
[7]李永明.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三次高潮和创新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37 (4) :401
[8] 杨维益.中医学——宏观调控的功能医学.香港:秋海棠文化企业, 2001:95
[9]严金海, 徐静, 黄毅.从青蒿素的发现看中药的发展方向.医学与哲学, 2013, 34 (34A) :4-7
[10]张瑞, 王庆宪.中医教育事业的困惑、症结与出路.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版) , 2008, 29 (4) :57-58
[11]王彦晖.象症辨证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关键.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 (10) :1299-1302
[12] 王振华.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10 (50) :18-23
[13]李水贤, 谢莉青, 董国英, 等.中西医比较与中医现代化思路.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 (18) :8-10
[14]杨云松.关于中医现代化及传统中医未来发展的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3) :920-922
[15]王彦晖, 王玉洁.论“阴平阳秘”的多维度认识及其应用.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3) :907-910
[16]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医学争鸣, 2012, 3 (2) :3-12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宛金 周莎 王彦晖 奚胜艳 王玉洁 李鹏飞 张阳扬 王双生 苏京平 翟向阳 刘曼青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