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复杂有机整体,即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二者对立统一的结果。健康人被称为“平人”(《素问·调经论》)或“阴阳和平之人”(《灵枢·通天》),其标志是“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实现的前提于外是要做到天人合一,正邪相安;于内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在各自履职尽责的同时,还要相互协调配合,相适相谐,不致出偏,达成各局部环节的平衡,如藏泻、气血、营卫、升降、寒热、燥湿等,进而达到整体平衡。兹择其升降、寒热、燥湿三个方面的平衡加以梳理阐述。
升降平衡
气,是一种具有很强活力、呈弥散流动状态的精微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可以说生命活动取决于气的不断运动而致的各种变化,而气的运动形式又无外乎升降出入。这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均有着充分的体现,甚而成为生命活动的标志,即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的升与降、出与入是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运动。无论是呼吸的吐故纳新,还是饮食物的摄入和排泄,都必须是有出有入,有升有降,一切功能活动都是在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过程中完成的。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主要有脾与胃、肝与肺、心与肾。其中脾与胃为升降之中轴,肝与肺为升降之轮,心与肾为升降之根本。
脾升胃降
二者共居中州,脾主升清,运精微与津液上达;胃主降浊,降食糜与糟粕下行。作为后天之本,“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升胃降对于人体全身气机的调节起中轴枢转的作用,黄元御对此有着深刻而形象的认识,谓“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火金不滞。”近代医家彭子益承此意进一步论证:“中气左旋则木火左升,中气右转则金水右降,转者由上而下,旋者由下而上。中气为轴,四维为轮。”即中土脾升胃降为一身太极的枢纽,在此枢纽的升降带动下,肝木、肺金、心火、肾水四维均绕其周而旋转,共同完成人体生命的气化圆运动。
肝升肺降
根据自然规律及人体肝、肺的功能特点,《素问·刺禁论》揭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气机升降规律。一方面,东方属木,万物之所始生,以肝配木,具有春阳升发之气,故肝从左而升;西方属金,万物之所收敛,以肺配金,具有肃杀收敛之性,故肺气从右而降。如王冰言:“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叶天士也说:“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另一方面,“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左为阳、主升,右为阴、主降,从而形成了一个肝升肺降的循环,对于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及指导临床治疗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降肾升
从阴阳交感的观点看,天地之气居上者应降,在下者当升;人体中五脏之气居上者应降,居下者当升。如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此即谓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即“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慎斋遗书》)。这种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关系,其意义并不局限在两脏间的功能协调,更是全身气机升降的动力,此如朱丹溪言:“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
“阴升阳降”是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气的共同运行规律。正如《医源》说:“天地之道,阴阳而已;阴阳之道,升降而已……一身之内,非阳伤则阴损。阳伤者不升,阴损者不降。不降不升,而生生之机息矣。”此外须知,气机升降并非垂直状态,而是类似于太极圆转的升降。唯此才有可能于旋转之中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升降相因,相互协调,相反相成。
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其形式可见:①升降不及,如脾虚则清气不升,而可见头晕、便溏;肺虚则宣肃无权,而可见呼吸少气、咳嗽喘促等。再如大肠传导无力,则糟粕停滞而便秘。②升降太过,如六腑通降太过,就会出现腹泻及尿频量多,甚至滑脱不禁等症。再如肝气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形成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而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③升降逆乱,即升降反作,如脾虚气陷而为泄泻、脱肛;胃气不降,上逆发为嗳气、呕吐;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则为心肾不交发为心烦失眠、遗精腰酸等病变。升降失常的调理,则是根据辨证结论,结合药物的升降浮沉加以纠正。
寒热平衡
自然界的寒热,取决于阳气的盛衰,即阳盛则热,阳衰则寒。人体亦是这样。阳气之于人,“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能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津化液,固护肌表,抵御阴寒,为生发之根本。
尽管如此,调适寒温还是需要阳气与阴液二者通过相互制约、调节来完成,否则就会出现寒热的异常。由此说来,寒热其实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具体说来,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无力制阳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
保持寒热平衡,须利用药物之寒热加以纠正,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神农本草经》)。
燥湿平衡
燥与湿是阴阳变化的两种形式,是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医门法律》说:“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湿即弥散状态的水,其形成自然取决于水之多少,水多则湿,水少则燥;同时也取决于水之利用情况,与其气化与输布过程直接相关。
在正常状态下,燥湿相济,保持不干不润的动态平衡,病则盈亏失调,互为影响,可以转化,也可相兼。其病理特点为“燥胜则干”“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表现为阴血津液的亏耗不足,湿表现为津液不能输化而停留。由于水津分布不均,病变中有时甚至还可呈现“燥中有湿,湿中有燥”(《读医随笔》)的错杂局面。
脏腑因功能不同,对燥湿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湿气通于脾,外来之湿主要对脾产生影响而易见湿困脾;燥气通于肺,外界之燥主要对肺产生影响而多见燥伤肺。因此,脾湿、肺燥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病理状态。此外,因于受纳、腐熟的需要,胃则喜湿恶燥;因主藏精而“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为刚脏而喜柔润等。
保持燥湿平衡,须根据所居之处,燥则润之,如润肺、柔肝、滋肾等;湿则除之,自外来者宜化湿,居中焦者宜燥湿,停中、下二焦者宜利湿等。
在中医学看来,疾病的发生是正邪失调造成阴阳失衡的结果,即所谓阴阳失衡,百病由生,而疾病的治疗则是通过干预措施纠偏,恢复阴阳平衡的过程,其关键是要始终把握制衡,调理好气机的升降出入,调节好体内的温度、湿度。其总体要求是“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朱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