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鲤养生保健经验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0-04-02
李鲤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2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李鲤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心脑血管病、肝胆病及内科疑难病,在学术上注重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整体观念的运用与研究。根据自身临床实践,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创立寓补于消法。李鲤教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非常重视中医养生,共涉及心理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4个方面。笔者跟随李鲤教授学习多年,现将其养生保健经验总结如下。
 
1 养生保健指导思想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认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者,沿、顺也;人者,居天地之中,督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顺中以为常,是为自然,无违自然之道,内得以保身而全形,外可侍亲而终其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养生的意义不只局限于祛病延年,还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扶助正气,增强国民体质;二是减少病痛,降低医疗费用;三是心身俱养,应对社会变革。中医养生强调的是形与神俱。养生学是指采取一定措施预防疾病发生的系统理论,强调健康状态下的调养,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可由普通个体自行实施。
 
李鲤教授强调养生应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指出中医治未病包含“预防”的思想[1]:一是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指在未病之前做好准备,以防疾病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在发病之初尽早干预,以防疾病的发展或传变。李鲤教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平时养生,强调未病之人养生,防患于未然。

李鲤养生保健经验
 
2 养生保健经验
2.1 心理养生
一般认为心理养生可分为浅层次心理养生和深层次心理养生,其定义的界限在于主动养生与潜意识状态。浅层次的心理养生包括静坐、调息等,是主动的调养过程;深层次的心理养生,亦可称为潜意识的养生,顺其自然,和中而治,有良好的处事态度,如乐观、从容、淡泊等。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由此体现了心理养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劳动中要注意缓解精神紧张、减轻脑力负荷,更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李鲤教授认为,无论是患病之人还是未患病之人,都应注意心理养生。李鲤教授认为人的精神风貌应当始终朝气蓬勃,首先是端正心态,其次时时把握“平意”,即心境思虑和谐适度,最后要胸怀宽阔,豁达大度。李鲤教授平时重视道德修养,充满仁爱,心地善良,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乐趣,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李鲤教授还强调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调节情志,避免过度。李鲤教授对于心理养生推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认为人应调和情绪,排除杂念,思想应安闲清静,防止情绪剧烈波动,培养知足常乐的品质。李鲤教授认为一个人如能以“恬淡虚无”的胸怀对待名利,无患于得失,精神者当守于内,不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李鲤教授还指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处,“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人生难免处处称心如意,保持心态平衡、心境平和,这样既可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又可防备突然的外界刺激对人体造成伤害。
 
2.2 饮食养生
食疗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又可协助药物发挥效能。李鲤教授平时教导我们常人也要注重饮食养生,而对于许多疾病治疗的中后期,经常倡导患者结合食疗方法,既增强了疗效,弥补了药物治疗之不足,又方便了患者,并节省开支,患者依从性高[2]。
 
(1)常人饮食养生
①饮食有节:饮食要定时定量,吃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的冷热要适度,吃饭要细嚼慢咽,坚持饭后漱口和散步。②三因制宜。体质不同,饮食有别:阳虚者宜补阳,应多食羊肉、鸡肉、韭菜等;阴虚者宜滋阴,应多食蜂蜜桑椹、银耳等;气虚者宜补气,可多食糯米、山药、土豆等;血虚者宜养血,应多食动物肝脏、红枣、桂圆等。季节不同,饮食各异:春季饮食应注重补益,不可多食收敛固涩之品,以免影响阳气升发,宜多食用韭菜、山药、大蒜、荸荠、菠菜等;夏季暑湿,饮食应注重清暑化湿,多食西瓜、西红柿、绿豆、芡实、薏苡仁、冬瓜等;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多吃梨、银耳、猪肺、白果、柠檬等;冬季要注重顾护阳气,常用食物有羊肉、鸡肉、栗子、核桃、桂圆、白薯等。
 
(2)病人饮食养生
①小公鸡汤扶正助阳,体虚者适之。李鲤教授在临床中对于辨证属虚、寒、阴证者,尤其对于脏腑辨证属脾、肾、肺亏损,或气血辨证属气虚血虚者,经辨证施治一个阶段,病情好转,饮食增进后,告诉患者配合食用小公鸡汤以助药力,恢复体力,从而缩短病程。②羊肉养血温阳,妇人多宜。李鲤教授在治疗育龄期妇女月经病时,只要不是偏热偏实或发于夏季者,经常嘱其服食羊肉汤。李鲤教授常说,《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讨论产后三病,第一个治疗妇科病的处方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并指出其治疗范围包括产后腹中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羊肉乃血肉有情之物,性温而散寒,味甘而大补气血,体现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疗原则。③幼多食栗,老服核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对营养的要求较多。因其有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较成人弱。因此,李鲤教授强调小儿之体培补脾土尤为重要。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除了注重补土益肾外,在治疗后期常告知患儿家长,可买栗子常食,也可制作栗子粥服食。栗子味甘、性平,入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可补中培土,养胃益脾。老年人普遍存在脏腑功能衰弱、阴阳失调、气血虚弱、气血瘀滞的病理特点,在饮食调养方面李鲤教授认为可适量服食核桃。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是食疗的佳品,无论是配药使用,还是单独生食、水煮、烧菜,均有补气养血、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本草新编》认为:“核桃仁味苦、甘,气平,苦重于甘,阴中阳也,无毒,入手厥阴经。主瘀血血闭,血结血燥,癥瘕邪气,杀小虫而除卒暴,通润大便,活血通经止痛。苦以破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在日常生活中,可劝老年人适当服食核桃仁
 
2.3 运动养生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舞蹈舒筋活络、流通气血、防病祛病,随后各种导引运动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运动风格,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无论哪一种传统运动,均以中医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指导运动的动、静、虚、实,达到形与神协调统一。自古名医多长寿,当代名中医中也不乏年至耄耋者,纵观其养生之道,多将运动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李鲤教授认同“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但同时强调在运动养生中要掌握一定的度,以“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为标准,达到锻炼后不觉疲劳的状态;其次,认为应动静结合以调形养神,指出形宜动,要运动形体;神宜静,要静养神气。在运动中动静结合,形神皆养,才能使气血和顺而“形与神俱”,达到强身延年的目的。
 
2.4 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调摄的具体应用。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养生,《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懂得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做到食有节制、生活规律,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李鲤教授认为养生之要,当以睡眠为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阳气的消长盛衰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李鲤教授强调保养人体阳气,要顺应四时昼夜更替、阴阳变化来调整作息时间,认为规律的作息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合夜至鸡鸣”,此阴气用事,阳归于阴而寐;“鸡鸣至平旦”,此阳因而动,出于阴则寤,人当应之。李鲤教授常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证作息时间规律,夜间22∶00左右当入睡,子时阴气最盛而阳气始生,卧则阳藏于阴,而不至损耗过度,人身之阳得以休养,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和学习。
 
3 小结
李鲤教授注重养生保健在疾病治疗、预防中的作用,其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认为中医养生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常人、病人均应注重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形神皆养,起居顺应四时昼夜更替,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参考文献
[1]孙晋营.治未病道法自然[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2):3.
[2]李鲤.临证保和心鉴[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常学辉 李元正
河南中医药大学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