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结”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查其经络之虚实。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结虽久,犹可解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解结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一种指导思想,通过望、问、触诊及经络穴位诊法,明确腧穴或病灶处的邻近或远端皮下组织有无明显的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并对此进行治疗,起到通调经络阴阳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些“结”与筋结点、激痛点有何异同?其分布有无规律?临床上如何做到解结?笔者根据搜集的资料及现有的临床报道,浅谈对“解结”的认识。
1 “结”与筋结点、激痛点
筋结点的概念是建立在经筋理论体系上的,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经筋聚合、联结的部位即为筋结点,筋结点散布于经筋所过之处的肌肉、肌腱、组织、关节、韧带、骨骼等,被认为是已机械化的纤维组织经过长期的反复劳损形成的结节、粘连及条索,包括钙化的骨性赘生物[1]。筋结点的主要特征即为“结节”,可通过问诊和触诊来确定,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的“结”狭义上可理解为筋结点。
激痛点是指骨骼肌内结节处大量高度异常的敏感小点,并在此处可触摸到一条紧绷的肌带[2]。激痛点理论是由TRAVELL J等[3]于1942年提出,认为激痛点主要分布于肌腹及肌肉附着区域,分别称为“附着性激痛点”和“中央性激痛点”。早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冷喷与牵拉,后期又加入压力放松术、按摩、物理治疗、经皮电神经刺激、激痛点注射及近年来的干针等疗法[4]。可见,激痛点的主要特征与中医“以痛为腧”“阿是穴”较为相似,其与筋结点都可触及条索、结节,但筋结点的分布更为广泛。筋结点是在生理功能基础上赋予病理意义,而激痛点主要是病理意义。
2 “结”的分布特点及规律
十二经筋在人体走向为向心性,起点在四肢末端,沿躯体纵向轴终止于头面、胸腹部。经筋在循行过程中聚合联结在关节、筋肉丰厚之处,就成了筋结点的所在。筋结点又称为结筋病灶,往往在韧带薄弱处或韧带在骨骼的附着处等,有别于腧穴,故以邻近腧穴名加“次”而命名,如肾俞次、承山次等[5]。寻找筋结点时,主要通过循、扪、切、按的手法,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先点后线,由线至面,再至拮抗面整体的顺序,沿经筋或经脉进行逐一寻查[6]。所触及的各种筋性结节及结节处异常感觉,均可作为治疗点。
临床上不同的病证,其筋结点分布及选取也有一定规律性。如偏头痛可在头维穴、颈项部沿风府、天柱、完骨、风池、颈百劳及颈夹脊穴等穴查找结节[7];天宗次治疗乳腺增生[8];心俞、肝俞处结节治疗失眠[9]。目前,特定的筋结点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大多数根据经验在一定部位或范围内寻找。
3 “解结”的方法
“解结”本是比喻善用针者,去除沉疴有法,《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此“横络”亦有解释为血络,因此,“解结”亦被指是刺络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10]。笔者认为,广义的“结”可泛指可触及的筋结点、可望及的血瘀之络,以及一切阻碍经络气血运行的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临床上报道的“解结”方法,是在结节局部采用毫针、长圆针、电针、针刀及手法按摩、刺络放血、刮痧疗法等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如颈肩腰肌劳损、关节周围炎、椎间盘突出等,亦有报道应用于内科疾病,如偏头痛、失眠、筋性疼痛、乳腺增生及妇科慢性盆腔痛等[7,8,9,11,12]。经过“解结”治疗后,可感觉到结节抽动后消失或变软,疼痛减轻,症状好转。由此可见,“解结”主要是对局部软组织的松解,对慢性无菌性炎症有防止粘连、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解结”中的“结”包含了经筋系统理论中的筋结点,但在临床治疗中其含义又有延伸。“解结”本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指导思想,但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已经演变为多种外治方法均能实现的治疗过程。然而在目前的报道中,不同病证与“结”出现部位的相关性和规律性总结尚少,其适应证也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梁慧 杜忠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