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帝内经》中阳气与神关系的思考
笔者通过统计,检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阳气”二字连续者出现151处,“神”出现192处,从而可以看出“阳气”与“神”在《内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张景岳亦言:“凡精血之生,皆为阳气,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阳强则寿,阳衰则夭”[1]。由此可见,阳气与神均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故笔者围绕《内经》中阳气与神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指出二者的关系为临床中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意义。
阳气与神的体用关系
阴之阳,异名同类尔。阳气的蓄积状态即为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阳气为化神的物质基础,神为阳气作用的效应。两者为体用关系。
1.《内经》中的阳气
《内经》中阳气,有一部分指自然界之气,有一部分指人体之气。其基本涵义有三: (1) 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 (2) 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 (3) 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在此基础上,推出阳气的基本概念: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2]。可见,阳气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功能属性。
《灵枢·百病始生》曰:“气有定舍,因处为名”。这里本义指邪气伤人有一定的部位,根据不同病位而确定其病名。引申而言,对于“阳气”同样适用:人体之气由于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不同,则有着各自的运动形式和功能特点,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称——一身之气分布到了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脏腑之气或经络之气即脏腑的功能或经络的功能[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体,均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阴阳内外相合互用的整体。而在阴阳互用的关系中,阳气起主导的作用[4]。《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认为阴阳之间贵在“阳密”,阴阳平衡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外护;“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动阴应”可见阳气促进阴气的生长,阳气的运动变化决定阴气的运动变化。《内经》认为阳气对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生老病死起到主导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出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2.《内经》中的神
《内经》中出现神的频次颇多,除了单纯的“神”字外,还有“神气”“神机”“神明”等多种表达形式,后世医家对其含义的解释也是甚多,《黄帝内经研究大成》[5]将各种“神”含义概括为: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概括、人的精神活动3种。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类经》释言:“莫之为而为者,谓之不测,故曰神,此以天道言也”,其指神乃自然界事物自身的变化规律。《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张介宾在《类经》中注曰:“物之根于中者,以神为主,而其知觉运动,即神机之所发也,故神去则机亦随而息矣”。由此可见,神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内在的神机,神机丧失则生命活动消矣。
《内经》中神的主要含义是指人的精神、神志活动,将其分为五神与七情五志,正如《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神、魂、魄”及“意、志、思、虑、智”由五藏所藏所主,是五藏功能活动的体现。心藏神,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张介宾注《素问·举痛论》说:“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魂与魄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意与志是人所独有的精神活动。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活动为基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也就是神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体现。
3.神乃阳气作用之效应
《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这里的两精本指“父精”“母血”,引申可指阳气与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阳气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活动的效应则为“神”——有藏于五藏的五藏神,有表现于外的生命征象[6]。
《内经》中所提的阳气大多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发散等作用的气,阳气无形,需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表现才可得知其客观存在,阳气即脏腑的功能;《内经》中所提的神大部分是指人体生命、精神、思维活动及其外在表现,是人体脏腑功能的主宰,阳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而神是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主宰,同时神又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张介宾有云:“神即气也”,“气者,神之使”,“气为阳,阳主神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可以认为是相通的,“神”即“阳气”。《内经》中的阳气有正气之意,有卫外抗邪之功。《灵枢·小针解》云:“神者,正气也”。神有正气之意,说明神与阳气的抗邪能力密切相关。阳气的强弱取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状态,《淮南子·原道训》云:“神为生之制”,神旺则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则阳气强盛,亦抗邪能力也强,不易发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神衰则阳气弱,抗邪能力差,容易发病,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阳气与神之间是体用关系,阳气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体,神为阳气与脏腑相互作用的效应,为用。故两者能相互为用,关系密切。
阳气与神互相为用
阳气乃神化生的基础,神乃阳气作用的效应,两者互相为用。两者的相互为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阳气对神的作用,包括阳气化神、运神、养神3个方面;二是神对阳气的作用,表现有神志御神、情志御神和思维御神3个方面。
1.阳气对神的作用
1.1阳气化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素问·六微旨大论》曰:“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由此可知,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阳气充足,气化转化功能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人的生命活动也就是神的外在表现。神化生的物质基础是血液或水谷之精气,《灵枢·平人绝谷》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神化生的前提条件是五藏不虚。《灵枢·天年》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血(或水谷精气)与五藏,均归属阴精类的物质,人体要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协调状态,需“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即阳气要蛰藏,则能上清下温,才能“精神乃治”,如膀胱和肾,膀胱为壬水,寒水,主表;肾为癸水,温泉,主里;外寒内温,寒主收引,热主外透,如此阳气方得守。肾气丸中的泽泻配附子有此义,泽泻清膀胱热,附子温肾阳。再者,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充盈,阳根就能深藏而不外泄,阳根深藏,肾气坚固,“精神乃治”这就是所谓的“阴平阳秘”。张景岳的左归丸即是此义。因此说阳气具有化神的作用。如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甘草类型皆治心阳不足之神不化;另有四逆辈,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则通过温先天之阳而上济于心,以温养阳神。再如人体夏天出现“多汗”征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之一,是人体“神”外脱的表现,可用生脉散或来复汤敛其阳气外脱。《内经》谓之“阳加于阴谓之汗也”,亦为阳气化神的表现之一。总之,神的化生是阴精与阳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阳气起主导作用。
1.2阳气运神
《灵枢·小针解》曰:“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灵枢·邪客》曰:“神去则死矣”。可见阳气具有运神的作用。
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神随气行是五藏神正常的功能表现,神不随气行,则发生位移之象,如《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的情志影响心神,使神离开了心。神随气行遵循着“因时之序”的法则[7]。《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此乃顺阳气也,阳出则出,阳藏则藏,暮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若扰筋骨则逆阳精耗,见雾露则寒湿具侵,反此三时,则形乃困薄,形与神俱,形神一体观,可见阳气运行不畅,则形困神乏,因此阳气运行的异常则会导致神志病:阳气过盛,“气有余便是火”,火热之邪则会耗伤津液,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藏神,亦会影响神志,而产生神志疾病;阳气过衰,则无以运神,亦可导致神志病,《景岳全书·中兴论》曰:“气为阳,阳主神也”,气以生神,气盛则神安,气衰则神病。张介宾对《灵枢·天年》中“人生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的注释为:“夫形,阴也;神气,阳也,神气去而形犹存,此正阳常不足之结局也”(《景岳全书·传忠录阳不足再辨》),进一步说明了阳气虚弱可致神异常。
在《内经》的其他篇章中,还述及阳气运行不畅或虚而导致“神”活动异常。如《素问·疟论》曰:“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素问·厥论》曰:“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又如《素问·脉解》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素问·著至教论》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素问·病能》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灵枢·行针》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多阳者多喜”。因此可通过泄阳气而调神。如《灵枢·癫狂病》曰:“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又如《素问·刺疟》曰:“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此泄阳气泄的是郁热,积热,用栀子豉汤,凉膈散”。基于阳气对神的作用,鲁明源[8]认为阳气不足和阳气不通则会导致抑郁症,治疗上以温通阳气为主。
1.3阳气养神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有营养神志的作用。对此,王冰注:“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张介宾注:“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张志聪注:“阳气者,水谷之精也,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总之,阳气可以通过气化作用,内化为精微,来充养神气,可使其精明,功能正常[9]。因此,当阳气出现异常,则出现“神”的异常。《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除此还会出现“起居如惊”和“薄厥”等病证。阳气的“养神”功能,除了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论述,在其他篇章中也论及。《素问·腹中论》曰:“阳气虚,虚则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气竭绝,令人善忘”;《灵枢·天年》曰:“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灵枢·口问》曰:“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木生于东,升之过半,则阳魂生焉。魂者,乃血中温气之渐灵者。积温化热,春木全升,木化为火,则魂化为神。所以,魂是阳神的始基。对于阳神不足的人,多温养木气,或者温养心阳,阳气充足,自能养神。温养木气者,如“桂枝甘草”类型的,温养心阳,如“四逆辈”,当然后世的四味回阳饮、黑锡丹,还有现代的参附汤、参附龙骨牡蛎汤都有此义。
后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论及阳气不养神的病理变化,曰:“亡其阳,谵语”[10]43、“阳气衰者为狂”[10]106。
2.神对阳气的作用:
神御阳气神对阳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神御阳气。明代汪绮石在其《理虚元鉴》一书中云:“夫心主血而藏神者也,肾主志而藏精也,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故人体脏腑形体官窍的技能活动及精气血等物质的新陈代谢,都必须受到神的调控与主宰,而阳气主宰人体的脏腑功能,精神神志活动过极对五脏功能有影响,亦是损伤了阳气。
《内经》对神御阳气早就有相关的论述。
有神志对阳气控御作用的论述。如《灵枢·行针》曰:“神动而气先行”。因此,《灵枢·周痹》曰:“神归之则热”。神聚而阳气聚而发热。又如《素问·调经论》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高士宗云:“肾志有余则水气盛,故腹胀飧泄,肾志不足则生阳内虚,故厥”[11]408。
有情志对阳气控御作用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夫志者,气之帅也”[12]。“狂言”乃阳热不从汗解,故而失肾藏之志,此为志失导致气散。又如《素问·痿论》曰:“悲哀太甚……则阳气内动”。
有思维活动对阳气控御作用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曰:“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为之苦”。高士宗云:“此承大寒入髓之奇病”,故“数谋虑,则伤胆之阳气”[11]324。
基于神对阳气的控御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养生重要的一点在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保养人体的“真阳之气”。
综上所述,阳气与神在生理、病理方面均关系密切。
小结
阳气和神关系密切,均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阳气为化神之体,神为阳气之用的效应,两者互相为用。阳气具有化神、养神和运神的作用,神对阳气具有控御作用。阳气和神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整理研究,并深入挖掘其在临床上治疗神志病、情志病和治未病的指导作用,以望其对相关性疾病的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明·张景岳.传忠录·阳不足再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60
[2]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 (2) :140-142
[3]孙广仁,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77
[4]赵江滨, 唐迪佑, 刘力红.略论“阴阳自和”.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 (6) :2078-2080
[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1129-1131
[6] 王庆其.内经选读.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69
[7] 徐勤磊, 周国琪, 包巨太, 等.再论《黄帝内经》“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 24 (7) :877-878, 883
[8]鲁明源.《内经》重阳思想对抑郁症治疗的启示.江苏中医药, 2011, 43 (3) :9-11
[9]明·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13
[10] 伤寒杂病论.冯学功, 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11] 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12] 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1982:341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蔡华珠 林丹红 纪立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