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家乡生活、医药物资十分缺乏,族亲中有人肚胀长疮,让乡村郎中开几剂草药土方,还要步行一小时到邻镇抓药,十分不便。
尤其到了过年,平时见惯了地瓜、木薯、萝卜干、腌芥菜的胃肠,一下子来了鸡、鸭、塘鱼、猪油等荤货,多有腹胀肚塞、积食难化的症状。于是,逢年过节时,家中的“土药柜”就会“大显身手”。
老三婶多年养莲育枳,她的老屋天井里常年攀附着一棚绿藤,家乡俗称为消苷枳。此物刚结果时为绿色,成熟期果实为灰褐色,会自动果熟蒂落,晒干后呈黑褐色。其外观像青橄榄,但外壳不是椭圆形,而是像丝瓜一般有凹凸的菱形线条。此物入药,有清热利尿、消除积食、活血舒筋、祛风等功效。
童年时的我们,常不管老三婶同意不同意、家中有人没人,一旦看到地上有落子,便闯进去,争着捡进口袋。一些胆子大、调皮的,还持竹篙将仍青涩的消苷枳打下来。有时遇到老三婶或老三叔,他们也只是笑笑说“等成熟更好”。
消苷枳果实拿回家后,用石头捣碎剥皮去壳,取果仁,在向阳的地方放上竹筐或垫上一块布,将果仁暴晒后研碎成散,装于土陶罐,以备急需。
同样,老三婶养的莲叶、金银花,还有田埂上野生的蛇舌草、龙胆、车前草、虎耳草等,都常被连根拔起,晒干后分罐而装,放进“土药柜”中备用。
想想那些年的“土药柜”,真是乡人的“万宝柜”。 (谢文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