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必利与治胃灵合用治疗慢性便秘90例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1卷 临床经验交流
作者:林炎 陈淑銮 郑健萍
单位:广东番禺市何贤纪念医院(番禺 511400)
我们自1996年1月至1998年3月,对以便秘为主诉的病人用西沙必利和治胃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1)全部病例均来自消化内科门诊。(2)病史持续在3个月以上,排便次数<3次/周,粪量少,粪便坚硬,排便费力,有排空不尽感或肛门下坠感。(3)全部病例均作纤维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未发现器质性病变。(4)全部病例服药前均作肝功能及肝胆B超检查无异常。(5)所有病例就诊前均有长期或间断服用泻药(包括中西药)史。
1.2 一般资料:男34例,女56例。年龄20~52岁,其中20~30岁36例,31~40岁28例,41~52岁26例。病程3月~10年不等,其中3月~6月16例,7月~1年14例,1年~2年18例,3年~5年20例,5年以上22例。大便坚硬者22例,呈羊粪状38例,较硬者30例。伴肛门下坠感49例,伴排便不畅76例,伴腹胀46例,腹部隐痛36例,左下腹触及粪块或索条状物60例。伴痔疮35例,女性病人直肠指检发现子宫明显后倾者36例。90例病人中78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12例经钡灌肠检查。伴慢性胃炎病史35例,曾有腰部外伤病史1例,伴有神经衰弱病史18例,其余均未发现其它病史。
1.3 分型标准和分型:分为结肠无力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因结肠极少收缩而出现严重便秘,这种情况称为结肠无力型[1]。此型病人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张力低,结肠呈轻度扩张状,在全结肠检查过程中,基本上未见明显的肠蠕动。由于多种因素,粪便在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到阻碍,这种情况,称为肛门直肠的“出口梗阻型”[1]。此型病人在直肠指检时发现痔疮,女性病人则有明显的子宫后倾。除上述两型病例外称为“混合型”。本组结肠无力型28例,出口梗阻型36例,混合型26例。
1.4 治疗和观察: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治胃灵2片(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餐后服,疗程6周。对所有病例每周复诊1次,详细记录治疗反应。疗程结束后每周复诊1次,随访2个月,对服药3周无效者停药作为无效。
2 结 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以排便时间改变及大便性状改变为判断依据:(1)显效:大便变软,排便不费力,排便间隔时间为2天内;(2)有效:大便变软,排便不费力,排便时间提高1天以上;(3)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基本相同。
2.2 治疗结果:服药起效时间为2~4天,显效6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76.6%(69/90),有效率为17.78%(16/90),总有效率为94.44%(85/90),无效率为5.56%(5/90)。6例在服药第一天出现一过性肠鸣,不影响治疗。
2.3 随访:对显效及有效的85例停药后专科门诊随访2个月,病程稳定77例,8例病人停药1个月后症状反复,重复上述用药,仍有效。
3 讨 论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人群。结肠无力的病人,由于结肠张力低,结肠内粪便运行速度减慢,存留时间延长,水份在肠腔内过度吸收,使粪便干结而出现便秘。西沙必利(商品名普瑞博思)是一种新型促动力药,具有选择性地促进全胃肠动力的作用。国外已有报道,证明该药可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假性肠梗阻及便秘等,具有良好的疗效[2]。西沙必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胃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于一个适度水平,从而促进胃肠蠕动[3]。它除能加速胃排空外,还有增强小肠和大肠运动的作用,能增加便秘患者的肠蠕动,对改善或消除便秘非常有效。
便秘常伴发粪块嵌塞,即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中堆积坚硬的粪块。昆明积大治胃灵是一种复方片剂,主要包括无机药物的铝、铋盐和天然药物甘草甜素、鼠李皮等。此药具有轻泻通便、消除腹胀的作用,服后可使肠腔内干结的粪便软化而易于排出,与西沙必利合用,起到协同作用。此药价廉,服用方便,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AJPM,斯莫特,LMA.阿克曼主编.胃肠动力病学.科学出版社,1996,127∶150.
2 汪鸿志.西沙必利的全胃肠动力作用.中华消化杂志,1996,16(4)∶187.
3 李增烈.应用西沙必利的新经验.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55.
(1998 11 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