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绪与哮喘发作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8年第12期第21卷 论著摘要
作者:王琳 蔡映云 黄雁西 徐瑞芳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心身性疾病已引起医务人员和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Williams分析87例不同年龄哮喘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发现有心理因素参与或诱发哮喘者达70%[1]。我们的研究报告83例哮喘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与哮喘发作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法 83例非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门诊哮喘患者,不伴有其它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年龄在18岁以上。男49例,女34例。全部病例符合1997年4月全国第二届哮喘会议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2]。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与哮喘患者通过交谈法如实填写。问卷内容如下:(1)患者的一般情况;(2)哮喘发作情况:起病年龄,每周发作次数,每月夜间发作次数。测峰流速并计算峰流速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评定哮喘分期和病情轻重度。(3)心理情绪和哮喘发作的关系。询问患者首次发作及后续发作前有关心理情绪变化。凡首次或后续发作中有心理情绪变化参与者,则根据诱发哮喘的次数多少,在10种常见诱因中排序。并进一步描述心理情绪变化的具体情况由医务人员判断属于愤怒、恐惧、焦虑、抑郁或兴奋中何种情绪变化。
结果 83例哮喘患者中心理情绪变化参与哮喘发作者35例,占42%。其中首次发作以心理情绪为诱因者5例占(6%),以其它因素为诱因者72例,诱因不详6例。另外30例(36%)均在后续发作中有心理情绪因素诱发哮喘。心理情绪在10种发作诱因中排序第1位8例,第2位9例,第3位1例,第4位9例,第5位3例,第6位5例。心理情绪作为哮喘的发作诱因以焦虑最多(23例次),其后依次为愤怒(20例次)、抑郁(13例次)、恐惧(9例次)、兴奋(5例次)。
按性别、年龄、在业(学)情况、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起病年龄、病情严重度、峰流速占预计值%8种因素分组比较心理情绪诱发哮喘例数并作χ2检验。结果显示心理情绪诱发哮喘者女性多于男性(P<0.01),低收入组多于高收入组(P<0.01),高龄组多于低龄组(P<0.05),低文化程度组多于高文化程度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讨论 心理情绪变化作为哮喘诱因或促发因素,其普遍性及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认为首次发作以心理情绪为诱因者较少,多在后续发作中出现,与本组资料一致。心理情绪诱发哮喘多在哮喘长期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发生。可能因大脑皮质兴奋作用于丘脑,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分泌乙酰胆碱,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而导致发作。因此除常规治疗外,应注重对哮喘患者的心理疏导,防止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哮喘[3]。
因此对这些患者尤应注意从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关心和开导。
参考文献
1 王金道,刘勇,郭念峰. 临床疾病心理学. 北京: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40-14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61-265.
3 崔祥宾,王鸣歧,萨腾三. 实用肺脏病学. 上海.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37-342.
(收稿:1998-03-23 修回:199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