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肝素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影响的研究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年第9期第22卷 论著摘要
作者:谷伟 孙丽华 张祖贻 陈真如 季寿琪
单位:210006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谷伟、孙丽华);南京铁道医学院(张祖贻、陈真如、季寿琪)
肝素在临床上作为抗凝剂而广泛使用。然而很多证据显示,肝素还有非抗凝血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抗炎、免疫调节、抑制过敏反应等。我们通过抗原激发形成哮喘豚鼠模型,以肝素雾化吸入治疗,研究肝素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肝素抗哮喘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 健康豚鼠60只。雌雄不限,体重300~450 g,随机分为三组:哮喘模型组(A组,20只):用5 % 卵蛋白生理盐水注射于豚鼠后腿肌肉,每侧0.4 ml,同时腹腔注射1 ml。2周后将豚鼠置于面罩内,给与1%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20秒;肝素治疗组(B组,20只):模型制备同A组,吸入卵蛋白前30分钟,给与250 U/ml肝素雾化吸入(1 000 U/kg);对照组(C组,20只):给予生理盐水注射,2周后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在卵蛋白雾化吸入后17小时,每组随机取10只豚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将所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1 500 r/min,细胞成份悬浮于1 ml的Hank溶液中,光镜下计BALF中细胞总数,另将沉淀细胞成份即刻涂片,吹干进行Wright-Giemsa染色,高倍镜下至少计数300个细胞,计算出巨噬细胞(MΦ)、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嗜酸细胞(EOS)、上皮细胞(Ce)所占的百分数。另外10只豚鼠气管内灌注10 % 甲醛至肺表面膨胀,然后肺组织置于甲醛中固定1周,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用目镜测微尺随机选择0.4~0.8 mm范围内5~10个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光镜下计气管壁肥大细胞(MC)、N、单核细胞(M)、EOS。同时每组随机取2只豚鼠,取气管粘膜固定,乙醇脱水,环氧树脂包埋, 超薄切片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
1 哮喘模型组可见明显肺泡间质炎症、气道上皮脱落、管腔渗出 HE ×200
2 肝素治闻组粘膜膜损伤较轻,管腔炎性渗出很少 HE ×200
表1 三组大鼠BALF中各种细胞成份的变化(×107/L,±s)
组别 |
例数 |
细胞总数 |
巨噬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嗜酸细胞 |
上皮细胞 |
A组 |
10 |
78± 9 |
48±10 |
10.4±3.5 |
7.45±2.28 |
7.11±2.32 |
2.88±1.05 |
B组 |
10 |
66±10* |
43±9 |
7.7±2.9 |
4.48±1.66* |
4.19±2.03* |
1.52±0.88* |
C组 |
10 |
43±6** |
38±6 |
1.5±0.5** |
1.84±1.00** |
0.80±0.47** |
0.20±0.20** |
注:与A组比较P<0.01,P<0.001
表2 三组大鼠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壁细胞成份的变化(mm2,±s)
组别 |
例数 |
肥大细胞 |
单核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嗜酸细胞 |
A组 |
10 |
23±5 |
0.21±0.07 |
2.4±0.5 |
21.66±4.91 |
B组 |
10 |
29±3* |
0.23±0.06 |
2.5±0.6 |
6.44±2.21** |
C组 |
10 |
36±6** |
- |
- |
- |
注:与A组比较P<0.01,P<0.001 统计学处理:以±s表示。多样本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BALF中各种细胞成分的变化见表1;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壁细胞成份的变化见表2;光镜下病理变化和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改变见图1~4。
3 哮喘模型组上皮纤毛脱落,游离面可见基体 ×25000
4 肝素治疗组上皮纤毛稍有倒状 ×25000
讨论 肝素由于N-硫酸己糖胺结构与1,4,5-三磷酸肌醇(IP3)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特异地、竞争性地和IP3受体结合,从而干扰IP3介导的内源性Ca2+离子释放,减轻MC脱颗粒[1],本组实验显示,在肝素治疗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MC数量显著高于哮喘模型组,提示肝素可以抑制MC释放颗粒。
哮喘的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可用EOS释放的毒性蛋白来解释[2],EOS毒性蛋白在体内通过电荷依赖而非受体依赖增加气道高反应性[3]。本组实验发现,肝素治疗组在BALF中Ce数量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病理标本上,支气管粘膜上皮未见明显剥脱。电镜下,粘膜上皮未见明显纤毛断裂现象。可能和肝素由于硫酸根的存在,具有很强的负电荷,可以中和EOS毒性蛋白对上皮损伤作用有关。本组实验还观察到,肝素治疗组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EOS数量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其机制不很清楚,可能原因是肝素能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减少EOS在肺组织浸润[4]有关。
另外,在肝素治疗组BALF中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其具体机制不明,可能为肝素可抑制激活T细胞对乙酰肝素脂酶的分泌,从而抑制T细胞转运和由T细胞介导的迟发超敏反应[5]。
综上所述,肝素可抑制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上皮损伤,为其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Ghosh TK, Eis PS, Mullaney JM, et al. Competitive ,reversible and potent antagonism of inositol 1, 4, 5-triphosphate activated calcium release by heparin. J Biol Chem, 1988,263: 11075-11079.
2 Oddera S, Silvestri M, Balbe A, et al. Airway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epithelial damage, and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mild-moderate, stable asthma. Allergy, 1996 ,51:100-107.
3 谷伟.阳离子蛋白与气道高反应性.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18:154-156.
4 Hanss JG, Woods MA, Coyle AJ, et. al. The effect of heparin and related molecules on PAF induced bronchial hyperreactivity and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 the guinea-pig (abstract) . Am Rev Respir Dis, 1989,139:134.
5 Lider O, Mekori YA, Miller T, et. al. Inhibition of T lymphocyte heparanase by heparin prevents T cell migration and T cell mediated immunity. Eur J Immunol ,1990, 20: 493-499.
收稿:1998-12-23
修回:199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