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癌—附40例分析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1卷 临床经验交流
作者:陈乐琳
单位: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 317500)
肝胆解剖关系十分密切,胆系病变会造成肝脏损害,肝脏损害又常伴有胆系感染和胆石症的形成。近年来发现肝硬化病人胆石症发生率明显增高。本文对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200例的胆石症发生率及有关状况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日常门诊及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其中肝硬化组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25~78岁,平均51.5岁。肝硬化组代偿期120例,失代偿期80例。对照组200例,男140例,女60例,年龄25~30岁,平均52.5岁。
1.2 诊断标准:依据《内科学》一书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1],根据其典型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B超、CT等检查情况,对肝硬化及胆石症进行诊断,并分期。
1.3 方法:应用日本产Aloka-62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在空腹12小时后做肝胆检查。凡在胆囊或胆管内发现强光团反射,并伴有典型声影者即诊断为胆石症。
2 结 果
2.1: 肝硬化组发生胆石症44例,发生率为22%;对照组胆石症10例,发生率为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胆石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肝硬化失代偿期80例,发生胆石症24例,发生率30%;代偿期120例,发生胆石症20例,发生率16.67%,经统计学处理,失代偿期与代偿期胆石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胆石症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程度、腹水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其发生情况见附表。
附表 肝损害程度及腹水情况与胆石症的发生
患者情况 |
观察例数 |
胆石症数 |
发生率% |
TB>17.1μmol/L |
24 |
16 |
66.0 |
TB≤17.1μmol/L |
20 |
4 |
20.0 |
ALB<3.5g/L |
16 |
10 |
62.0 |
ALB<3.5g/L |
28 |
6 |
21.4 |
ALT>80u |
34 |
20 |
55.6 |
ALT≤80u |
10 |
3 |
30.0 |
腹水>1000ml |
16 |
9 |
56.2 |
腹水<1000ml |
28 |
4 |
14.3 |
3 讨 论
3.1 近年来有关肝硬化并发胆石症常有报道,国内为19.3%,国外为29.3%[2]。尸检发现肝硬化胆石症发生率为14.8%,无肝硬化者为6.11%[3]。本文结果、肝硬化胆石症发生率略高于国内报道,无肝硬化组略低于上述报道。根据附表分析,TB越高,ALB越低,ALT越高,腹水越重,则胆石症发生率越高。朱玲报道[4],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有利于胆色素结石形成。许多作者采用低蛋白、低脂肪饮食在各种动物体内成功地诱发胆色素结石,其机理尚未明确,可能是:(1)减少胆汁中葡萄糖内脂的含量,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促进胆汁中结合胆红素水解,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增加,增加了与钙离子结合的机会;(2)降低机体抗损伤能力,胆管上皮再生不良,增加了胆管狭窄和胆道感染的机会;(3)改变了胆汁中粘蛋白的质。
3.2 近年来有报道,肝硬化患者胆汁分泌是正常人的2倍,可能与慢性溶血有关。慢性溶血使胆红素产生过多,增加了胆汁中结合胆红素的排出量。因肝硬化时脾功能亢进,产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细胞膜改变,红细胞生成期缩短,红细胞破坏增加,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增加与胆汁中钙结合形成结石核心[5]。
3.3 胆系感染,肝硬化时肝组织枯否氏细胞减少,腹水形成,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趋化作用减弱,均可造成胆系感染。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的最适pH值为6.8~7.2,和胆汁中pH值相近,使胆汁中直接胆红素被水解为游离胆红素与钙结合,形成胆石或胆泥。另外由于胆系慢性炎症,壁充血水肿,粘膜缺血坏死脱落,为结石提供了核心。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0.
2 胡翔鹄.胆道结石的成因及预防.中华医学杂志,1987,67∶518.
3 顾倬云,王彦生.胆结石的发生频率调查.中华消化杂志,1986,6(2)∶114.
4 朱玲.胆结石与饮食的关系探讨.医师进修杂志,1996,19(2)∶114.
5 陆敬辉.肝硬化病人的胆结石发病率摘要.国外医学(消化分册),1989,4∶428.
(1999 07 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