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疗效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探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年第3期第9卷 经验交流
作者:张佐伦 徐宝山 张兴凯 王大川
单位:张佐伦 王大川 山东省立医院骨科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徐宝山 现为苏州医学院博士生;张兴凯 上海市瑞金医院骨科
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国内外均有报道〔1~5〕,术后近、远期疗效变坏已引起重视。但对术后疗效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作者就本院前路手术治疗的CSM患者长期随访情况作一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78~1987年我院行前路手术治疗CSM近200例,126例资料详尽,并经过至少两次随访。其中男86例,女40例,手术时年龄36~66岁,平均51.2岁。单纯CSM 78例(48.8%),脊髓-神经根型48例(30%)。病程2个月~8年,平均1.3年。30例术前行脑脊液常规检查。
1.2 手术方法
均用环锯行前路减压+植骨术,椎体后缘潜行减压,19例切除了纤维化增厚的后纵韧带。手术节段:单节段20例,两节段48例,三节段41例,四节段17例。其中2~4节段者70例采用了开槽式前路减压术。均用自体髂骨植骨,1984年前用圆柱状或长方形骨块,1984年后使用双凹形植骨块90例。
1.3 随访方法
门诊复查与信访相结合,复查时均行X线和CT检查。术后3个月随访120例,术后1年随访82例,2~3年102例,5~6年78例,10年以上随访88例(门诊复查30例,信访58例)。随访期平均13.1年。用CSM 40分法〔6〕评分,改善率(Rr)=(术后分-术前分)/(40分-术前分),分为5级〔2〕:优,Rr≥80%;良,Rr≥50%;有效,Rr≥5%;无效,Rr<5%;恶化,症状加重。本次随访较上次随访评分降低4分或以上为疗效变坏,升高4分或以上为继续好转,升高或降低幅度在4分以内为基本不变。
2 结果
门诊复查与信访所得结果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故合并分析。有效率均在90%以上。疗效与术后时间的关系见表1。与上次随访相比,疗效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见表2。
表1 疗效与术后时间的关系
随访时间 |
例数 |
疗效 |
优良率
(%) |
有效率
(%) |
平均恢复率
(%) |
优(%) |
良(%) |
有效(%) |
无效(%) |
恶化(%) |
术后3个月 |
120 |
30.0 |
37.5 |
22.5 |
7.5 |
2.5 |
67.5 |
90.0 |
56.7 |
术后1年 |
82 |
43.9 |
32.9 |
14.6 |
6.1 |
2.4 |
76.8 |
91.5 |
64.9 |
术后2~3年 |
102 |
59.8 |
28.4 |
6.3 |
4.9 |
0.9 |
87.3 |
94.1 |
75.0 |
术后5~6年 |
78 |
69.2 |
20.5 |
5.1 |
3.8 |
1.3 |
89.7 |
94.9 |
77.4 |
术后10年以上 |
88 |
53.4 |
28.4 |
9.1 |
7.9 |
1.1 |
81.8 |
90.9 |
67.8 |
3年内疗效变坏23例(评分降低4分或以上)。其中相邻节段间盘突出6例,二次手术后均改善;相邻节段不稳定2例;相邻节段黄韧带肥厚2例;减压不彻底8例,均因症状不严重而行非手术治疗;另5例为信访,自述疗效变坏,原因未定。
表2 与上次复查相比疗效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随访时间
(术后年) |
随访例数 |
继续好转
例数(%) |
基本不变
例数(%) |
变坏
例数(%) |
1年 |
82 |
26(31.7) |
41(50.0) |
15(18.3) |
2~3年 |
102 |
18(17.6) |
61(59.8) |
23(22.6) |
5~6年 |
78 |
6(7.7) |
69(88.5) |
3(3.8) |
10年以上 |
88 |
1(1.0) |
68(77.2) |
19(21.8) |
术后5~6年随访时疗效变坏3例。1例为相邻节段间盘突出,另2例为信访。术后10年以上随访时变坏19例。其中7例为减压融合区边缘骨质再增生,脊髓再受压(图1)。3例为相邻节段间盘突出(图2),其中2例再手术治疗症状有明显改进。1例为黄韧带肥厚。因症状不重未行手术治疗。另8例为信访,自述疗效变坏,原因不明。
图1 CSM前路减压植骨术后11年,CT片示植骨区骨质增生致椎管狭窄,矢状径5mm
图2 CSM前路减压植骨术后13年症状复发,MRI示C3~C6融合,C2~3及C6~7间盘突出,同水平黄韧带肥厚,脊髓受压
3 讨论
3.1 疗效随时间的变化
疗效在术后3年内有上升趋势,继续好转的概率逐年下降。近期变坏者也多发生在术后3年内。术后3~6年处于较稳定状态。术后6年以后疗效变坏的概率增加,继续好转的机率极小。
3.2 疗效变坏的原因
近期变坏的主要原因是融合区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另一原因是减压不彻底,脊髓受压未彻底解除,功能部分恢复,仍处于部分受压状态。远期变坏的原因:①融合区相邻节段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致脊髓再受压。由于融合区相邻节段应力增加,融合节段越多,其发生率越高。②减压融合区边缘骨质再增生,致脊髓受挤压变形并突入减压区剩余空隙内。骨质再增生的原因可能是植骨块位于椎体前中部(植骨块后留有约5mm空隙),减压融合区失去了椎体后方骨质(尤其是皮质骨),后方力学强度降低,加上前、后纵韧带等稳定结构破坏,融合节段内部承受异常应力,造成生物力学紊乱,机体发挥保护代偿机制以获得稳定,从而逐渐骨质再增生。尤其在减压椎体两侧剩余骨质较多,或减压向椎体一侧偏斜时,边缘再增生骨质更易压迫脊髓。另外,脊髓本身也可发生萎缩等变化,但年龄增加不是远期变坏的主要原因。
4 参考文献
[1] Goto S,Mochizuki M,Kita T,et al.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anterior surgery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52 cases.Clin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3,291:142.
[2] 殷华符,王立舜,陈仲强,等.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中华骨科杂志,1991,3:177.
[3] Hamburger C,Lanksch W,Oeckler R,et al.The treatment of CSM by ventral discectomy.Long-term results on 121 patients.Neurosurgery Rev,1994,17:247.
[4] Teramoto T,Ohmori K,Takatsu T,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the anterior cervical spondylodesis.Neurosurgery,1994,35(1):64.
[5] Saunders RL,Bernini PM,Shirreffs JT,et al.Central corpectomy for CSM:A consecutive serie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evaluation.J Neurosurg,1991,74:163.
[6]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收稿日期:1998-07-06 修回日期:199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