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 2000年第9期第12卷 临床报道
作者:罗凤萍 李伯群 张颖
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 450003
自1992~1998年,我们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牵引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门诊患者,符合青岛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5~67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6年,平均5年。有慢性劳损史者30例,有外伤史者10例,有受寒史者8例,原因不明者6例。临床表现,5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肌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手指麻木,握力差查体椎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中医辨证属血瘀气滞型者43例,风寒阻络型13例。
1.2 影像学检查 56例均摄颈椎正、侧、斜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孔变小22例,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14例,项韧带钙化4例,关节突及钩椎关节改变6例。其中10例行颈CT扫描,显示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及不同范围的椎间盘退变。
1.3 中医辨证标准 ①血瘀气滞型:有外伤或劳损史,颈肩及上肢疼痛,发僵或麻木,痛有定处拒按。严重者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涩。②风寒阻络型:有外感风寒病史,颈肩疼痛麻木,遇冷加重,舌质红或紫、苔白,脉沉紧。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自拟颈宁汤药用黄芪15g、葛根20g、威灵仙15g、桑枝15g、乌梅20g、川芎20g、伸筋草20g、独活15g、鸡血藤30g、防风10g、白芍20g、地龙15g、桑寄生15g。血瘀气滞型重用鸡血藤、川芎、加红花、当归;风寒阻络型重用防风、独活,加制川乌。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2.2 牵引治疗 采用DP-11经气导平仪(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生产)仰卧位牵引,重量为2~2.5kg,每天1次,每次时间为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影像学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有影像学改善。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功能有所改善,影像学改善或无明显变化。无效:症状、体征、影像学均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56例,治疗时间最长42天,最短10天,平均23天。均于治疗1个完整疗程后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结果临床治愈28例,占50%;显效15例,占26.79%;有效10例,占17.86%;无效3例,占5.35%;总有效率94.65%。其中1个疗程治愈8例,2个疗程治愈14例,3个疗程治愈6例。对28例治愈者进行1年以上随访,3例复发,经重复上法治疗再次治愈。
4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各种病变影响,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致使局部循环障碍,组织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化学刺激所致〔2〕,或血液呈浓、粘、凝聚状态,使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引发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而发病〔3〕。根据其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属血瘀气滞型和风寒阻络型,治当以活血化瘀通经、祛风散寒止痛为原则。颈宁汤方中川芎、鸡血藤、地龙、桑寄生活血化瘀通经强筋骨;葛根、白芍、乌梅行血解肌养筋脉;桑枝、伸筋草通经络上达肩背;独活、防风、威灵仙祛风除寒湿;佐黄芪益气助血运行。结合颈部经气导平仪牵引治疗,可疏通全身经络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神经根的刺激〔4〕,减少血管阻力,使局部组织及再生能力增强。两种方法协同应用,能去除病因,解除压迫及痉挛,消除炎症,改善病变区血液供应,可提高疗效。
5 参考文献
1,孙宇,陈琪福。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 1993;31(8):472
2,姜杰,施杞。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机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9;7(1):53
3,万超,王拥军。神经根痛的生化机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9;7(4):58
4,孙武,石桂梅。轻松枕加牵引治疗颈椎病。陕西中医 1999;20(12):561
(2000-03-06收稿 2000-05-15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