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例小儿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4期第10卷
作者:万甫双
单位:安徽省繁昌县血防站,安徽 繁昌 241200
1 临床资料 7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入院时体温37.6~41.3℃,典型病例午后体温上升,下半夜下降,以间歇热为主,不规则热和驰张热次之,86%的病人在体温上升前有畏寒表现,出现寒颤11例。有轻度干咳,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32例,重症患儿痰中带有血丝,同时伴有胸痛或气促4例,肺部可见点状或云雾状阴影8例,出现皮疹5例,出现颜面浮肿1例。表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者58例,如纳差、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等。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者62例,以左叶为主,质软,轻压痛,同时伴有脾肿大者2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WBC增高明显61例,最高达45.6×109/L,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高者66例,最高达76%。由于患儿均在10岁以下,体重均未超30kg,吡喹酮(PQT)按140mg/kg体重总量6日疗法,服6天后体温仍高或反跳者,间隔1天后再给PQT70mg/kg体重2日疗法,有3例在第2疗程后体温仍未下降,加服第3疗程(同第2疗程剂量和用法),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用药1个疗程者38例,2个疗程者30例,3个疗程者3例,全组病例均治愈。
2 讨论 在PQT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29例,呕吐10例,皮疹5例,面部浮肿2例;类赫氏反应54例,其中30例治疗2个疗程的患儿在服药1~4小时出现类赫氏反应26例。本组PQT治疗过程中有30例出现发热反应,其中10例超过40.1℃,毒血症状较服药前加重,临床表现凶险,出现发热反应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较未出现发热反应的患儿显著延长,表明发热反应可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本组71例患儿中有46例在病原治疗前应用了地塞米松,出现发热反应14例,而25例未用地塞米松的出现发热反应的有16例,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在急性血吸虫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在病原治疗前适量使用激素可以显著减少发热反应,有利于患儿的预后和缩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