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恐水恐风症状的狂犬病一例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8年第2期第16卷 病例报告
作者:陈菊梅
单位:410003 长沙,解放军第163医院
男,29岁。因畏寒、鼻塞、头痛呕吐、右上肢进行性活动障碍1天入院。入院前2天因畏寒鼻塞,在某医院就诊:胸片正常,血常规:白细胞14.6×109/L,中性0.84,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肌内注射,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右上肢进行性活动障碍。既往健康。1月前被狗咬伤右手拇指背侧,同时被狗咬伤者3人。狗被当场打死后煮食。食狗肉者数人及被狗咬伤的另外2人均未见发病。患者被狗咬伤后肌内注射免疫血清1支,狂犬病疫苗2支。体检:T38℃,BP 16/8 kPa,神清,皮肤潮湿多汗,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右上肢外观无特殊,触痛明显,肌张力正常,肌力Ⅱ级,关节活动不受限。初诊为病毒性脑炎。次日头痛加重,呕吐频繁。瞳孔:左2.5 mm,右2.0 mm,颈项有抵抗感。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白细胞:110×106/L,红细胞20×106/L,分类:多核白细胞0.39,淋巴0.61,蛋白定性+,定量1080 mmol/L,糖4.1 mmol/L,氯化物203 mmol/L。眼底:左侧视乳头水肿,视乳头上方呈火焰状渗血;右眼底正常,疑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虽经积极对症治疗,病情仍迅速恶化、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尸检:脑重1 480克,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有少数中性、单核细胞浸润。脑实质内部分神经细胞核固缩或消失,弥漫性胶质细胞增生,有的呈结节样增生,病变以延脑、桥脑、海马基底神经节最明显。海马回及小脑蒲金野组织中细胞变性坏死,胞浆内找到嗜酸性包涵体(Negri小体)。病理诊断:狂犬病病毒性脑炎。
讨论 本例尸检时在小脑及海马回组织中找到了最具特异性而有诊断价值的Negri小体,故狂犬病的诊断无疑。本例发病前被“健康”狗咬伤,发病后始终无恐水恐风等典型狂犬病症状。目前养狗似呈时尚,貌似健康的狗亦可带病毒传播狂犬病,应提高对狂犬病的警惕性,熟悉其复杂多样的临床特点,恐水恐风症状并非诊断狂犬病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