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初探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年第10卷第1期
秦燕春 李江
摘 要:为探讨突聋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特点,提供临床诊疗依据,本文对33例突聋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16项指标检测,对照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多数表现多项指标异常,提示突聋患者血液处于高血粘状态,是造成内耳循环障碍的原因之一,血液流变学检验不仅可作为诊断突聋的依据之一,在治疗上,应采取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措施。
关键词:聋 突发性 血液流变学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就其病因,诊断,预后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对突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突聋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突聋组:门诊和住院病人33例,经临床专科医师诊断为突聋。男19例,女14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43岁。
对照:50例正常健康人为我院随机选取,排除各种疾病,且近一周未使用任何药物。男28例,女22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1.8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空腹抽静脉血,全血及血浆粘度采用肝素抗凝血,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血,红细胞压积用EDTA-K2抗凝血。
1.2.2 全血,血浆粘度用北京普利生集团生产的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仪在摄氏37度条件下测定,血小板粘附率用GX—964体外血检形成,血小板粘附仪测定,纤维蛋白原用激光比浊法在ACL—2000型血凝分析仪上测定,血沉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用CD—1600血液分析仪测定。
1.2.3 参照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的规定标准(1),4小时内完成测试并将检测结果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突聋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 (X±s)
|
对照组 |
突聋组 |
P |
全血粘度(150s-1,mpa s) |
4.86±0.84 |
6.55±1.05 |
<0.01 |
全血粘度(60s-1,mpa s) |
5.94±0.57 |
7.63±0.94 |
<0.01 |
全血粘度(10s-1,mpa s) |
10.76±1.51 |
14.62±2.19 |
<0.01 |
血浆粘度(120s-1,mpa s) |
1.57±0.14 |
1.74±0.20 |
<0.01 |
红细胞压积(%) |
45.81±2.71 |
47.51±2.98 |
>0.05 |
血沉(mm/h) |
13.30±6.2 |
14.10±7.5 |
>0.05 |
全血还原粘度(10s-1) |
19.73±5.45 |
24.62±5.91 |
<0.05 |
全血,还原粘度(60s-1) |
8.94±1.78 |
10.21±2.03 |
<0.05 |
全血还原粘度(150s-1) |
6.49±1.75 |
7.66±1.38 |
<0.05 |
血沉方程K值 |
57.62±16.71 |
58.23±17.21 |
>0.05 |
红细胞聚集指数 |
4.92±1.21 |
5.51±1.05 |
<0.01 |
红细胞刚性指数 |
3.57±0.81 |
4.85±0.94 |
<0.01 |
红细胞变形指数 |
0.91±1.14 |
1.06±0.90 |
<0.05 |
红细胞电泳指数 |
12.45±2.41 |
17.23±3.01 |
<0.01 |
纤维蛋白原(g/1) |
2.75±0.83 |
3.45±0.91 |
<0.01 |
血小板粘附度(%) |
25.01±5.85 |
30.21±9.36 |
<0.01 |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病因至今尚未清楚,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内耳窗膜破裂等(2)病因有关。本资料表明,突聋病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除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外,大多数项目有显著性差异,处于高血粘状态,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差,聚集性较强,使得红细胞不易通过口径细小的毛细血管,血流缓慢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影响内耳听器官的营养供给,特别是脆弱的听毛细胞很容易因缺氧而引起损伤导致突聋的发生。王伯云等(3)采用精制栓蛇抗栓酶对突发性耳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学检查,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听阈均值变化,经t检验有明显效果。故认为对突聋患者治疗前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对推测病因,选择治疗药物及疗效的观察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单位:秦燕春(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昆明650101))
李江(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昆明650101))
参考文献:
[1]翁维良,廖福龙,吴云鹏.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9
[2]吴展元等.耳鼻咽喉科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158—164
[3]王伯云,骆小仲等.精制蝮 蛇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聋18例疗效观察,陕西医学杂志,1998,27(4):233